李杰
圖文并茂是思品教材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特別是低年級的教材尤為突出。一幅幅色彩鮮艷、生動的插圖足以能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編者安排較多的插圖,是更具小學生的年齡特征采取寓教于圖的方法,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再則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因此,作為思品課教師,應該深鉆教材,領會編者的意圖,充分利用插圖進行教學。
一、插圖的思想內(nèi)容
每幅插圖都有一定的含義,教學中應要求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通過啟發(fā)、問答、討論等形式,引導學生領會插圖含義,讓學生動腦筋給插圖取名,以此來提高道德認識的目的。如《我們播種春天》一課的插圖,教師啟發(fā)學生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然后再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打算,最后觀看書中插圖看看書上的小朋友是怎樣對待小樹的,并且說說自己是怎樣對待小樹的?讓孩子們明白一個道理,要保護小樹,小樹是我們?nèi)祟惖暮门笥?,小樹就像小孩子一樣,需要爸爸媽媽的呵護!從而養(yǎng)成從小就環(huán)保的好習慣,知道要多植樹造林,美化環(huán)境!于是,小朋友們給每一幅圖畫起名,植樹的那副就叫“植樹總動員”,愛護小樹的那副就叫“我是環(huán)保小衛(wèi)士”。當然還有許多,比如《春節(jié)里不休息的人》,同學們通過插圖了解了有許多無私文獻的人們,對他們肅然起敬,懂得感恩,于是給交警的那幅圖起名叫“生命守護神”,給醫(yī)生護士起名叫“白衣天使”……從這些取名中可知學生已看懂圖意,提高了道德認識,基本領會了編者的意圖。
二、挖掘插圖的情感因素
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方針和素質(zhì)教育觀都要求我們要關注道德情感領域,道德情感是解決學生由知到行的關鍵,而思品課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圖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因此,思品教師應抓住少年兒童容易動情的特點,注意充分挖掘圖中的情感因素去點燃學生情感的火花,從而達到提高道德認識、強化道德意志的目的。如《我們生活在集體中》一課的校園生活插圖,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思考,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一種這是一個團結(jié)互助溫暖的班集體感受,從而產(chǎn)生一種希望生活在這種可愛的班集體中的想法。在老師啟發(fā)引導下而產(chǎn)生團結(jié)起來共同努力,建設一個美好班集體的強烈愿望。這種道德情感的體驗,可以使學生的道德認識得到提高,得到升華。再如《春節(jié)知多少》一課中,學生通過插圖了解了在舉國同慶,家家團圓的日子里,有無數(shù)的人們在為這份團圓,這份慶祝,這份祥和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付出了自己的時間,甘為孺子牛,醫(yī)生、護士、交警、電視工作者……他們是我們這個世界上最可愛的人。孩子們心中也有了小小的愿望,我長大也要做這樣的人,做最可愛的人。
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中心地位
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是辯證統(tǒng)一的,兩者的關系密切,相輔相成的,只有協(xié)調(diào)一致,才能確保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成為主角。優(yōu)秀的教師,應充當一個樂隊指揮的角色,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把握好學生,保持“樂隊”和諧,糾正錯誤音調(diào),加速學習過程。既然課堂教學的中心是學生,故教學任務應主要由學生來完成,教授的全部內(nèi)容均要落實到一個相對獨立的主題身上。比如,在執(zhí)教《六一大行動》中,為了讓學生將愛心傳遞,我讓學生自主提出想法,然后付諸實施,并且我也加入幫忙,我們一起給災區(qū)的小朋友捐贈了圖書、學習用品、衣物,還有零花錢,我?guī)е⒆觽兊洁]局郵寄,讓他們有了只有幫助別人才是最開心的感受,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水準。在《廢舊物品用處大》一課中,我先是帶來了一個易拉罐做的汽車模型,學生羨慕極了,于是我引入本節(jié)課的主題,廢舊物品用處大,讓學生借助書中插圖,試著做一做,然后展示成果,教育學生學會廢物利用,懂得勤儉節(jié)約,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傳承中華的美德!
總之,只要我們思品課教師做好以上幾個方面,就能較好地駕馭每一課堂,從而取得最佳教學效果。讓插圖在課堂上火起來,活起來,靈起來,走出去,讓現(xiàn)實生活在孩子的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憧憬美好的明天,看到美好的未來,從而培養(yǎng)出擁有正確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未來一代接班人。插圖是孩子的凈化心靈的天使,廣大教師們,請好好利用思想品德課的插圖吧,就讓插圖的光芒照亮每個孩子的心吧!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