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瑩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以小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小學語文教材為載體,在時間有限的課堂教學中,通過師生、生生互動合作,共同達成課堂教學目標的的過程。然而,在具體實施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讓教師遭遇一些棘手問題。
有一種現(xiàn)象,曾經是最讓我頭疼的一個現(xiàn)象——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好似泥牛入海,學生沒有回應。
每次我提問一個問題,面帶微笑地問學生:“哪位同學來說一說呢?”可是,沒有一個學生回應。開始我以為,是不是自己太嚴肅,學生不敢回答呢?于是,每次上課我都對學生做到盡量甜蜜的微笑,然而,我終于笑不起來了,因為無論我怎么和氣,還是沒人回答,或者只有那么一兩個經常回答問題,其他學生就好像是在看戲一樣。那么,是不是我不受學生喜歡呢?顯然也不是,因為只要一下課,就會聚攏在我身邊說這說那。有一次下課時,我故意生氣地對他們說:“你們上課要是不回答我提的問題,你們下課了就別找我說話?!苯酉聛淼膸滋谜n好一點,學生回答問題得多了,可惜好景不長,沒幾天語文課堂又成了我一個人的舞臺。再到后來,我上課問完問題就開始憋一肚子火,弄得課也沒心情講下去。更甚者,因為我經常黑著臉,學生非但不回答問題,而且看也不看我了,都低著頭。為此,我差點得了“恐課癥”。
針對這種現(xiàn)象,我專門抽出一堂課對學生進行了耐心地調查,問題就是:“你為什么上課不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呢?”我將這個問題寫在了黑板上,讓學生將自己上課不回答問題的原因寫在紙上,并且不用署名。這種方法效果還是不錯,有的同學竟然寫了很多,歸結出來有以下幾個原因。
1.教師問的問題確實不會回答。
2.雖然會回答,但是不知道對不對,害怕回答錯了挨訓。
3.以前自己舉手,老師沒有叫他回答,所以干脆就不舉手了。
4.教師問的問題太難,心里清楚,可是不知道怎么說。
5.回答問題沒有意思,反正老師最后自己會說出來,抄抄答案就行了。
針對學生提出的原因,我對自己在課堂上的提問,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課前精心設計
課上準備提出的問題,盡量讓讓學生能夠知道從何處下手,一想就通。例如,在學習寫人的篇目時,以前讓學生讀完課文,我就會問:“文中的主人公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聽了這個問題,就開始瞪著大眼看我,而不知道去書中結合內容尋找思考答案?,F(xiàn)在上課我是這樣問的:“結合課文中的具體句子或詞語,說一說主人公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聽了這個問題,就知道低著頭去書中尋找。
二、鼓勵學生上課積極大膽地回答問題
我對學生說:“只要你心中有了答案,就大膽的舉起手回答,老師絕對不會因為你回答錯了而批評你。況且,你不對老師說出你心中的答案,得不到老師的指導,怎么能夠知道對還是不對呢?”我還對學生說:“上課回答積極回答問題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兒,一方面你可以知道心中所想的答案是否正確,另一方面,如果你回答正確了,那么別的不知道答案的同學也就會了,這樣你還做了一件樂于助人的好事兒?!睂W生聽了我的這些話,不但放下了心中的顧慮,而且還以為自己在做好事兒呢。
三、采取回答有獎措施,激發(fā)學生回答問題的爭勝心
為此,我專門尋找了許多有趣小貼畫,每張小貼畫上面都是小學生非常喜歡的卡通動畫形象。我對學生說:“只要你上課回答對一個問題,就可以得到一張非常有趣的小貼花。每得到一張小貼畫,說明你又解決了一道問題,又成功了一次。你可以將得到的小貼畫貼在你回答的問題的旁邊,當一節(jié)課上完或者一篇課文講完的時候,同學們可以互相比一比,誰得到的最多,就說明誰最愛動腦筋,這就是你熱愛學習的證據?!睉撜f,這種辦法是我覺得最成功的一種辦法。學生回答問題的情緒高漲,積極熱情,都爭著搶著回答問題。然而,問題又出現(xiàn)了,舉手的學生太多了,叫哪個學生回答?叫這個不叫那個,學生就不高興,說老師偏心,有的竟然當堂就哭起來。后來,我就給學生按座位排上了學號,當我提出一個問題的時候,如果1號學生不會回答或者回答錯了,那么2號學生就可以舉手回答,以此類推。如果本堂課回答問題回答到20號同學的時候下課了,那么下節(jié)課就從21號開始,循環(huán)輪回。這樣,回答問題的不公平性就迎刃而解了。我的這個方法,無論我教哪個班的學生,都屢試不爽。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