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花
摘要:學生是天真無邪的,好動愛玩是他們的天性,但學生厭學是當今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令教師和家長感到非常棘手的問題,也是班級管理中的一個難點。只要教師能對癥下藥,耐心細致地做好厭學心理的輔導,并得到家長的積極配合,就可以調節(jié)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排除他們的心理障礙,有效矯治其厭學心理。
關鍵詞:厭學 關愛 鼓勵 配合 交流
學生是天真無邪的,好動愛玩是他們的天性,但現(xiàn)在的學生普遍存在厭學心理,這是有原因的。
我班有一個學生叫恩樂,他是一個很內向的學生,課堂上很少回答問題,但是學習成績一直不錯。他課下也不愿意與其他學生交往,連上街買東西都不愿意去。
今年開學第一天,他就沒來上學。作為班主任,我自然要管這事,恰好他母親也到學校找我。原來恩樂為了躲避上學,竟到他爺爺家藏了起來。
我與他母親好不容易把他帶回了學校?;仡櫼郧皫状嗡辉敢馍蠈W的情況,我反思自己的做法是否有問題,因為前幾次他母親把他帶回學校后,我就直接把他帶進教室。這次,我沒有把他帶進教室就算,而是把他帶到辦公室做了一次誠懇的談話。
然后,我針對他的性格,將他的座位安排在幾個熱情、活潑的同學之間,并讓這幾個學生在學習上、生活上帶動他,與他一起玩、一起學習。
這樣,沒過幾天,恩樂就變得開朗起來,居然也會主動舉手回答問題了,課下也與同學一起玩游戲了,臉上有了發(fā)自內心的笑容。
學生厭學是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是令教師和家長感到非常棘手的問題,也是班級管理中的一個難點。導致學生厭學的原因有許多,有社會方面的原因,有學校方面的原因,有家庭方面的原因,有學生個人方面的原因等。作為班主任,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幫助厭學的學生。
一、放下架子,做學生的朋友
首先,要注意觀察學生的日常生活習慣和言談舉止,多與學生談心,放下所謂“尊嚴”的架子,蹲下身子和他們進行交流,多鼓勵、多方面去引導他,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時刻注意學生的細微變化,放大學生的優(yōu)點,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二、教師要抓住教育的時機
教師要有有一雙“發(fā)現(xiàn)的眼睛”。有時和風細雨的教育,沒有說教,不帶強迫,就能讓學生放下思想包袱,輕松地接受教師的觀點。課堂中適時鼓勵、表揚,善于發(fā)現(xiàn)其長處并由衷地欣賞,少一點責備的目光,多一些欣賞鼓勵,從各方面尋求閃光點給予肯定,使學生每次學習都有充足的信心和愉悅,不斷地向學生提出合適的期望目標。
三、教師要對學生一視同仁
教師要尊重學生,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不體罰或變向體罰學生。教師可以開展一系列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活動以幫助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熱愛學習。而對于那些情感饑渴者,教師更應付出無私的愛,要想辦法建設班集體這一溫暖的大環(huán)境,讓他們生活在情感豐富的學習生活中,緊緊吸引住學生。
四、及時與家長交流溝通
此外,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和學生在校表現(xiàn),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互相配合,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要與家長進行交流,希望家長能夠配合進行教育,多與孩子溝通,多鼓勵孩子去外面走走。
轉化學生心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不斷、反復的過程,只要教師能對癥下藥,耐心細致地做好厭學心理的輔導,并得到家長的積極配合,就可以調節(jié)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排除他們的心理障礙,有效矯治其厭學心理,讓其以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心理對待學習和生活。但我相信:只要我們用愛心、耐心、信心去教育學生,那么就會有收獲。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雖然這條路比較漫長,但我堅信: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