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艷
高中數學學科是高中課程的一門基礎性學科,無論是學生將來學文或者是學理是必須都要學習的。從目前來看,因為高中數學學科的難度較初中階段有了很大的提升,再加上學生的基礎和學習能力、思考問題的方式的差異,導致學生在高中數學學習上存在很大的差異,最終致使大部分學生嚴重偏科,數學成績較差,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要縮小這種差異,就需從導致差異的原因即培養(yǎng)興趣、增強信心、改變方法、拓展思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方面入手。
一、高中學生生數學成績相對較差的主要原因
1.上高中前數學基礎就很差,導致惡性循環(huán)。一部分學生數學成績較差可追朔到初中,甚至小學。這部分學生對數學沒有感覺,計算能力很差,數學思想及理解力也都很差。有的乘除法計算、乘法公式、分式的運算、乘方等經常出錯還不熟練,初中的開方運算、二次根式、解一元二次方程、函數等等重要且典型的知識點和方法都沒有打好基礎。
2.高中入學起始階段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事實上,就高中知識和初中知識相比較,大部分學科在知識的內容和難度上都有了一定的變化,而學生往往意識不到這樣的變化,不能夠及時地就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進行有效的調整,這就導致學生學習上掉隊。而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在廣度和難度上有很大區(qū)別。一部分學生在初中學習時隨隨便便聽聽課,做做題,數學成績就頂呱呱。到了高一,這部分學生繼續(xù)沿用初中數學的學習方法。有的學生每節(jié)課忙于抄板書記筆記,而教師講解的內容就囫圇吞棗了。如一名學生筆記很清楚,也很全,但沒有一道題是明白的,試問這樣的筆記要它何用?課下各科作業(yè)多,而史地政等任務易于完成,就優(yōu)先了,數學等理科作業(yè)需要動腦筋的就次之,或抄襲,或完不成。久而久之惡性循環(huán),于是這部分學生對數學失去了興趣和信心。
3.高中會考影響學生的精力分配。高中階段學生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要通過會考,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學業(yè)水平測試,一般來說這項考試在學生進入高二階段就要一科科來應對了,學生為了準備好會考,從而拿到高中畢業(yè)證往往對一些他們認為浪費時間的科目如數學,階段性地選擇放棄,從而使學生在知識上出現斷檔,會考后再想投入學習數學,發(fā)現跟不上了,就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
4.在家里缺乏學習的環(huán)境。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是需要大量的時間投入作為保證的,這就意味著學生在家里的學習時間要得到充分的保證。但是,現在很多學生家里缺乏使學生安心學習的氛圍。部分學生自制力較差,由于家庭破裂或是父母忙于事業(yè)疏忽了對孩子的教育和管理,這部分學生心理與普通學生不同,心理比較灰暗,對任何事情都沒有信心和興趣,也沒有責任感,學習上得過且過。于是他們的學習成績較差,數學成績更差。
5.數學教師的原因導致學生成績差。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痹趯W習上如果學生不喜歡這位任課教師,這門學科的學習成績往往就較差,數學學科也不例外。因為不喜歡教師,而不學數學的學生不僅在小學有,在高中也存在。甚至一部分學生因為別的學生不喜歡這個任課教師,自己為了所謂的“義氣”也開始不喜歡這個教師,也開始討厭數學。
6.學生自身的惰性?,F在的學生,因為很多都家庭條件較為優(yōu)越,缺乏上進心和吃苦的精神,安于現狀、喜歡享受,漸漸就養(yǎng)成了懶散的壞習慣,學習上缺乏主動性,不能主動動腦筋思考,主動去問教師,主動復習預習,主動總結、歸納。從而使數學成績越來越差。
二、調整方法,促進學生數學成績的提升
新課改下,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既然通過對學生的研究,我們大致找到了造成學生數學成績差的原因,那么我們就應該對癥下藥,來改變我們的教學方法,進而提升學生的成績。結合自己的教育實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這幾方面著手。
1.抓好初高中銜接、夯實基礎。知識是成體系的,只有使學生構建出完整的知識體系,學生才能夠有相對堅實的基礎,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才會少一些。結合部分學生數學基礎差和初高中數學知識難度差異也大的特點,我們在學生進入高中階段后盡可能地先不要講新知識,而是搞一段初高中的銜接,既能夠夯實學生基礎,也能夠從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入門的難度。
2.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數學的習慣。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學好數學的保證。我們要抓好細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首先規(guī)范學生的聽課習慣,上課之前準備好課本、草稿紙、同步練習、筆記本,教學中需要補充記錄時提醒學生做好筆記。并讓學生注意多聽講,頭腦清醒,思路保持與教師的教學進度一致。及時提醒不認真聽課的學生。課下布置的作業(yè)要求學生及時完成,教師盡量在第二天課上講解學生作業(yè)中的問題。要求學生將錯題整理在錯題本上,以便日后復習。
3.提高興趣。興趣是學習的源動力。要讓學生學好數學首先要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他們轉變觀念,認識到“數學很有趣,數學不難學”。
4.增強自信。增強學生的自信,有利于發(fā)掘出學生學習數學的潛能。要讓學生聽完課,對方法、知識點有比較清晰、準確的認知,即學生學會了,他的自信自然就有了。
5.加強計算練習。數學計算是數學學科的基礎,良好的計算習慣是學生提高數學成績,保證少犯錯誤的前提,因此,在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和重視學生的計算訓練,增強對學生迅速、準確地運算的能力培養(yǎng)。
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給我們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在時代的需求下,結合學生的實際,想辦法激勵他們積極爭取、努力向上、銳意進行改革,認真總結經驗,一定能使學生愉快地學好數學。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