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茹
摘要:當前教育要的本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生存能力,促進其全面和諧發(fā)展,教師授課時要遵循合作探究式的教學原則,堅持讓學生進行真切體驗,建立和諧互動的原則,在課堂的導入激趣、新授知識和成果形成等環(huán)節(jié)做到激發(fā)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運用一些教學策略,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本文從以上三方面作了詳細表述。
關鍵詞:互動體驗式 合作探究 和諧互動 導入激趣 信息加工 實驗活動
新課程改革要求從課堂開始進行教學改進,從知識、技能為主的授課方式轉變?yōu)橐匀说陌l(fā)展為本,課堂讓學生充分參與進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體驗中鍛煉,在體驗中成長,從而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促使其健康發(fā)展。當前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生存能力,促進其人性的全面和諧發(fā)展。教師要創(chuàng)設和諧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上敢想、敢說,激活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火花,激發(fā)其潛能,最終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那么,如何在新課改背景下構建高中思想政治課互動體驗高效課堂教學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構建高中思想政治課互動體驗高效式課堂應該遵循的原則
(一)師生合作探究式原則確立
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課主要是“填鴨式”為主,教師只管講,而學生只管聽和記,這種被動而機械的學習方式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差,效率很低。在新課改的形式下,探究合作已成為現(xiàn)代課堂中學習的主要學習方式。教師要鼓勵學生勇于質疑和敢于質疑,最終在創(chuàng)新合作中進步,在探究中發(fā)展進步。因為高中思想政治課不僅是接受新知識的過程,還是探索人類社會奧秘的過程,需要學生具有質疑、創(chuàng)新能力。筆者認為只有在合作探究中,學生才會形成較強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才能形成正確的思想觀點,并運用成為自覺的道德行為。
(二)堅持讓學生進行真切體驗的原則確立
學生學習政治成功的關鍵在于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真切而深刻地體驗,這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重要目標。只有通過真切體驗,學生才會深刻領會知識,也才能內(nèi)化為能力。這就決定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都應從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情緒感染,從而完成深刻的思想教育。進行新課程改革,提高學生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實效,就在于一定要把理論的講解與學生的實際結合起來,并切實地在講授中讓學生產(chǎn)生共鳴。
(三)確立學生和諧互動的原則
西方有諺:你可以把牛牽到河邊,但你無法強迫牛喝水。所以要想用教育的方法影響學生,一定要讓其有接受的態(tài)度和積極的情感,這是教學的關鍵。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課教學實效性不強,在于其忽視了學生為主體,忽視了師生和諧互動的原則。教師可以通過師生互動,營造一個和諧人際氛圍,友好交流,合作辯論,平等對話,讓學生在激昂的情緒下主動地動口、動手、動腦,在互動活動中學習和發(fā)展。教師和學生一定要把授課過程中的師生互動作為教學過程的中心,這才是互動體驗式高效課堂的基本要求,也是發(fā)揮其功效的根本所在。
二、構建高中思想政治課互動體驗高效式課堂的步驟
(一)導入激趣——設置問題情境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的導入環(huán)節(jié)至關重要,需要設置問題情境,運用多種方法進行激趣,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其很快參與到課堂中。教師要把激發(fā)學生的最佳學習狀態(tài)作為追求的目標,所以教師應該從課堂的一開始就要以真摯飽滿的情感投入到教學中去,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打造學生感興趣的教學環(huán)境,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吊起其求知的胃口。導入的方法有很多,教師可以通過語言描繪,也可以通過實物演示,還以通過音樂、錄像和猜謎等各種方式進行導入,開啟學生智慧的大門,使其一開始就是滿懷期待,注意力高度集中,從而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二)新授知識——引導信息加工
高中政治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之后,進入新授知識環(huán)節(jié),給學生提供大量的學習資料,可以是教師給出的,也可以是學生收集上來的。然后以小組探究為主要方式,全體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運用多種思維方式去分析材料,整理思路,概括出答案,從而得出自己的結論,掌握學習的能力。教師要把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學習的自主學習、自我發(fā)展和自我提升作為課堂的教學重點。只要教師用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學生都會積極地去適應,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發(fā)展的內(nèi)在需要也會逐步融合進來。教師的角色要產(chǎn)生本質的變化,也就是從教授知識轉化為信息收集、加工和引導學生使用者,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當學生在小組探究活動中運到困難,教師一定要給予及時點撥,從而使教學形成一種相互協(xié)作的創(chuàng)新高效課堂。
(三)成果形成——實驗活動見真知
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學會了知識,并具有了初步運用能力之后,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設計各種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自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幫助學生舉一反三。高中政治課的很多內(nèi)容都和生活息息相關,是可以拿到課堂來進行實踐活動課的。比如筆者在講授完“金融活動與金融意識”后,設計出一個家庭投資理財方案,讓學生堅持了一段時間,這樣學生不但學到了有關金融的知識,而且將其運用到了生活中去,并且嘗到了“知識就是財富”的真理,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理財能力和動手動腦能力,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毅力,增強了學生的家庭責任感。
由此可知,三個階段是層層遞進的深化關系,是相輔相成,互為基礎,互相滲透的,教師也可以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不同而進行相應的調整。它是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對學生自我意識的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注重能力提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策略的選擇
高中政治教師一定要注重教材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的結合,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加深對社會保障機制的原則認識,倡導合作學習,促進學生學習過程的深化,讓學生樂于學習,合作共進。教師要對需要反復推敲才能準確把握的內(nèi)容進行反復探究,以使學生熟練掌握。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形成一種積極向上、和諧生動的學習氣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綜上所述,構建高中思想政治課互動體驗高效教學課堂,是新課改的要求,更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授課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遵循合作探究式原則,堅持讓學生進行真切體驗及確立與學生和諧互動的原則,在導入激趣、新授知識、成果形成等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的主動性,運用探究式學習方法,讓學生真切體驗,學會舉一反三,活學活用。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