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雅琳
摘要: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強調“能力本位” 原則,這一原則落實到教學過程中,就要對課程進行改革,學生在完成任務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知識,提高能力和素質,最終具備良好的職業(yè)道德與做人做事的綜合能力。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在于培養(yǎng)學生熟練運用語言的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際等綜合能力。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方法難以實現(xiàn)教學目標,因此,英語類課程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本文以民航英語口語課程為例,探討如何對英語課程進行有效的教學改革。
關鍵詞:能力本位;民航英語口語;教學模式改革
在突出以能力為本位的職業(yè)院校整體教改的大背景下,英語教學是否需要改革,怎樣改革,這些問題值得每一位英語教師認真思考。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嚴格按照教材中語言本身的知識點進行教學,很少去思考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因此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往往是為了完成教學而教學,忽視了語言運用能力及職業(yè)素質的培養(yǎng)。
一、民航英語口語課程目標設計
課程的首要目標是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在民航地勤服務各個崗位的英語交際能力。了解并掌握民航服務英語的基本內容與相關的語言知識及民航地面服務所需的相關英語知識,包括:票務服務、登機服務、安檢服務、候機服務、特殊旅客服務等內容。
(1)能力目標:具備票務服務的英語交際能力;具備登機服務的英語交際能力;具備安檢服務的英語交際能力;具備候機服務的英語交際能力;具備特殊旅客服務的英語交際能力等。
(2)知識目標:掌握航空服務專業(yè)中地勤服務涉及的相關行業(yè)背景知識,即行業(yè)英語任務中所涉及的行業(yè)必備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yè)知識;具有必備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熟練掌握英語聽、說、讀、寫、譯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尤其是涉及聽說能力培養(yǎng)的相關知識;掌握一定的航空服務常用語句,并熟練運用;了解旅游相關的基本理論和專業(yè)知識,具有較豐富的社會人文科學知識;熟悉有關客源國家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知識。
(3)素質目標: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文化修養(yǎng)、禮儀風范、愛崗敬業(yè)精神、責任意識和誠信品質;具有主動服務意識和較強的親和力;具有團結協(xié)作精神、團隊意識、組織協(xié)調能力;具備旅游服務與管理等崗位工作的能力;具有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公關交際能力、應變能力,能分析和處理工作中發(fā)生的各種實際問題;能正確面對困難、挫折和處理突發(fā)事件,具有承受困難、挫折和失敗的心理素質。
二、民航英語口語課程教學模式
這門課程的主導思想是:以崗位工作的各項要素為基礎,以典型工作任務為導向整合能力目標,素質目標和知識點組織教學內容,注重學生知識運用和解決問題、自我發(fā)展能力的培養(yǎng);以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的教學方式,替代原有的以課堂知識講授引領的教學形式;強調學生職業(yè)崗位工作任務的勝任度。
(1) 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
教師在講授第一堂課之前,一定要對教材,教學目標有一個清晰完整的認識和把握。和企業(yè)人員共同研究探討,從培養(yǎng)工作環(huán)境中的實際能力出發(fā),結合教材,設計出若干情景任務。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堂課的總體設計思路要本著以下兩點:1、面向全課程 2. 盡可能讓學生參與(做事)。
教師要想在課堂內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實際工作語言運用的能力和素質這一目標,課下就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明確每次課的教學目標,并由此設計出典型工作任務,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完成任務掌握語言技能。課堂模式具體步驟可參照以下方式,導入工作情景——具體任務布置——落實任務(教師適度指導)——作品展示——師生評價——對比學習范文——模仿范文——師生再次評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將成為課堂的中心,每次上課學生都將轉變?yōu)閺氖旅窈骄唧w工作任務的角色。
(2) 課后學習任務的改革
以往的英語口語教學重視課上的學習時間,課下大多布置圍繞本堂課內容的對話作業(yè),課上檢查學習效果。這種模式仍然是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學習的教學模式。改革后的教學模式要求學生課前課后都要活躍起來,教師要調動學生參與教學,完成任務的積極性。在民航英語口語授課前,除了教師要做大量教學任務準備之外,學生也要提前做好角色轉換準備。教師要提前告知學生下次課學生們的工作角色和工作任務,并要求學生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圖書館等途徑查閱相關文字視頻資料,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工作場景對話模擬嘗試。當課堂上教師再次布置任務時,學生才有所準備,并在接下來的師生評價環(huán)節(jié)中體會主動學習帶來的成就感。此外,課下也要將上一堂課學習的內容及時有效進行復習,學生可以嘗試多種工作場景模擬活動,如錄制視頻材料,拍攝情景劇等。課堂上師生點評,課外企業(yè)人員進行點評和指導。點評過程中除了對語言能力本身進行點評之外,還要結合崗位要求中的綜合能力素質,如工作態(tài)度,肢體語言,合作意識等。
(3) 考試模式的改革
民航英語口語課程為考查課,采取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每次課前課上課后準備任務并執(zhí)行任務的過程表現(xiàn)將量化到期末考核的成績當中。最終的期末考核課采取以小組為單位團隊合作完成的視頻文件,通過視頻學生將本學期獲得的能力展現(xiàn)出來。在評審視頻時,學生期末考核中的視頻材料要發(fā)給企業(yè)人員進行評價,采用學校企業(yè)共同評價考核的模式。
課程的考核不能僅僅從語言技能上進行評價,要以職業(yè)能力勝任度來進行綜合評價,包括職業(yè)態(tài)度、團隊精神、語言文明、應變能力、主動服務意識、公關交際能力,心理素質等。
三、民航英語口語課程改革總結
在課程的教學模式改革中,教師明確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問題,學生知道學什么和怎么學的問題。教師的任務是怎樣設計出讓學生愿意學的具體工作任務。考核評價過程由教師主導一切的模式轉換成同學之間互評和教師企業(yè)人員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將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 戴士弘.職教院校整體教改[M].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2.
[2] 楊健.任務型教學在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 才智, 2011(25).
[2] 董明.大學英語課堂“生生互動”模式初探[J].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8(5).
[3] 陸剛蘭.論高職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J]. 中國成人教育, 2008(12).
[4] 黎光明.要重視高職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教育[J]. 當代教育論壇, 2007(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