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數學以其嚴密的思維讓絕大多數人從小就對它情有獨鐘。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就有許多同學對數學產生畏懼感。特別是上了高中以后,因其內容增多,不論是數學的抽象性還是理論性都增強了,導致許多學生難以從心里一下子就接受它:函數的理論、立體幾何的想象、三角函數的轉換等等。這就讓學生有一種難以適應的困惑。那么,如何才能讓高中生學生學會學習以提高數學成績呢?
應該說,每一個進入高中學習的學生都很想把數學學好,但是,學生僅僅想學好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會學”。如何讓學生會學才是關鍵。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習慣主要體現為學習的主動性,能自主地制定學習計劃,積極地思考,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學習等等。
2.擬定計劃
計劃的制定能讓學習目的明確,合理安排學習時間,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做到心里有數,不至于亂了手腳。它也是學生積極學習和堅持學習的內在力量。學生在制定計劃的時候一定要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如知識的掌握程度,家庭的實際。這樣就可以讓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不會用其它客觀因素來為自己找借口,也能磨練自己的學習意志。
3.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是提高課堂學習效果的基礎,也是更牢固掌握知識的基礎。預習不僅能發(fā)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yǎng)學習興趣,提高自學能力,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從而更好地把握教材。在上課時,學生也能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點,突破難點,把自己真正的不懂之處盡可能在課堂上得到解決。
4.學會聽課
很多人認為聽課是誰都會的事情,只要老師講解,我認真聽,不就會了嗎?其實不然。聽課也應講究方法。要明白什么要詳細聽,什么要略聽,什么要重點聽,哪些知識還要做好記錄。如在學習《導數及其應用研究》一節(jié)時,我們聽課時就應著重聽老師講授“導數的運算”及其在研究函數中的應用,特別是應該深入理解和正確運用極限的概念、法則是本章學習的基礎。如何把實際問題轉化成求解最大(或?。┲档臄祵W模型。只要學生明白了這些,聽課效率自然就會更高。
5.及時復習
復習是鞏固所學知識,提高效率的重要一個步驟。復習不僅僅要復習上一節(jié)課的內容(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則等等)的鞏固,還應對整個知識體系的理解與記憶,新舊知識的聯系,做到“溫故而知新”。
6.解決疑難,精益求精
這是指對獨立完成作業(yè)過程中暴露出來的知識理解的錯誤,或由于思維受阻遺漏解答,通過點撥使思路暢通,補遺解答的過程。解決疑難一定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做錯的作業(yè)再做一遍。對錯誤的地方,沒弄清楚要反復思考,實在解決不了的,要請教老師和同學,并要經常把易錯的地方拿出來復習強化,作適當的重復性練習,把向老師或同學求教來的東西消化變成自己的知識,長期堅持使對所學知識由“熟”到“活”。
7.學會小結
小結是學生通過積極思考,達到全面系統(tǒng)深刻地掌握知識和發(fā)展認識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小結要在系統(tǒng)復習的基礎上以教材為依據,參照筆記與有關資料,通過分析、綜合、類比、概括,揭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以達到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的目的。如對“三角函數”這一章節(jié)的小節(jié),我們可以這樣簡單小結:是否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數(正弦、余弦、正切)的定義;是否能利用單位圓中的三角函數線推導出特殊π/2±a,π±a的正弦、余弦、正切的誘導公式,是否能畫出y=sinx,y=cosx,y=tanx的圖象,是否了解三角函數的周期性;是否理解正弦函數、余弦函數在區(qū)間[0,2π]的性質,理解正切函數在區(qū)間(-π/2,π/2)的單調性;是否理解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是否了解函數y=Asin(ωx+φ)的物理意義并能畫出它的圖像,了解參數A,ω,φ對函數圖像變化的影響;是否了解三角函數是描述周期變化現象的重要函數模型,會用三角函數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學會多問幾個“是否”,把不懂的再復習一下,就一定能把知識落到實處。
(作者單位:江西省于都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