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銘玲
護士疼痛知識水平對患者疼痛控制滿意的影響
黎銘玲
目的 探究護士的疼痛知識水平, 能夠對患者疼痛控制滿意度造成怎樣影響。方法 采取護士疼痛相關知識的培訓課題實施方法, 通過以問卷方式, 了解在培訓前后, 患者對疼痛控制滿意度、疼痛程度變化進行調查。結果 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比較, 發(fā)現(xiàn)患者在過去24 h內疼痛程度, 直到調查時, 大部分患者對疼痛護理、疼痛患者、護理反應速度都表示滿意, 在照顧的滿意程度上, 相比培訓之前提高。而患者對醫(yī)生的疼痛處理在滿意度上沒有變化。對護士所講解的藥物副作用、病情講解、疼痛控制、止痛方法的滿意度, 相比之前有所提高。結論 護士在通過疼痛知識的相關培訓后, 提高了患者在疼痛控制上的滿意率。
護士;疼痛知識水平;疼痛控制;滿意
疼痛是一種機體感覺, 通常伴有隱匿、現(xiàn)存組織損傷,在情緒上產生感受。術后患者中有48%~78%的患者有嚴重疼痛, 可只有19.8%的患者對鎮(zhèn)痛方法滿意;有35.5%患者表示疼痛時醫(yī)護者未及時予以鎮(zhèn)痛, 31.5%的患者表示疼痛抑制時間過長。由此可見, 對疼痛控制的措施, 尚需要及時改進。國際上已經將麻醉師為主的疼痛管理模式, 轉為護士為主。護理人士與患者之間經常接觸, 能夠更加直接展開疼痛控制, 在疼痛管理中, 評估包括患者疼痛情況、病情、止痛措施、疼痛相關知識宣傳, 是疼痛管理的主要內容。優(yōu)秀的疼痛管理, 是疼痛緩解與否的保障。護士的疼痛知識水平,直接關乎疼痛管理的實施質量, 也要將患者對疼痛管理的滿意率作為考核標準。
1. 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本院2012年1月~10月的手術患者?;颊吣挲g18~75歲, 平均年齡為(42.3±0.85)歲;患者認知正常, 能用語言交流。
1. 2 方法 疼痛管理調查患者滿意度問卷根據國際疼痛調查表修改而成, 用于對患者對疼痛滿意度的調查, 從以往的實際實施中可見, 此調查表信息量較為符合現(xiàn)狀。其中包括患者的職業(yè)、文化、醫(yī)療形式;調查問卷第二部分則是對患者的疼痛控制滿意率、疼痛程度進行調查。
在調查中對疼痛有0~10分, 共11點, 從無痛感到劇痛。從此份調查表中, 可以讓醫(yī)護人員掌握目前病痛管理情況,易于被理解[1]。分值越高, 表示疼痛感越為嚴重。
1. 3 護士實施疼痛知識培訓的內容 對護士實施疼痛知識的相關培訓, 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疼痛管時的水平, 對以往疼痛管理中的不足之處進行改良, 以此來改善疼痛管理治療,提高患者滿意率。此次培訓在護理部門的支持下進行, 實施規(guī)范化培訓, 每周培訓2次, 4周的培訓課程。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所得數據納入SPSS17.0軟件中, 對其進行分析和錄入。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此次調查中顯示, 患者對培訓后護士的疼痛緩解、幫助時護士反應、疼痛護理滿意度等, 相比培訓前皆有所提高。只有對醫(yī)生在采取疼痛緩解時, 滿意率有所下滑。通過對前后進行對比, 從結果中顯示, 護理人員在培訓前后, 患者滿意率有所提高, 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醫(yī)生對患者實施疼痛緩解的滿意率無變化, 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患者的疼痛程度明顯有變化, 患者對護理人員對疼痛的控制、疼痛知識的講解、止疼藥副作用講解、病情告知講解、非藥物止痛方法講解等滿意程度, 相比護士未培訓之時, 有顯著提高。見表1。
表1 患者疼痛程度比較
從本次調查研究中表明, 所有患者都認為自己有過程度不同的疼痛感, 有半數以上患者經歷的嚴重疼痛為6分以上,而這與國外許多研究結果不謀而合。由此可見, 隨著鎮(zhèn)痛藥物的不斷出現(xiàn), 鎮(zhèn)痛技術不斷的提升, 對疼痛的治療手段也在不斷改良, 可依然有患者在承受嚴重疼痛。減輕患者疼痛困擾, 實施疼痛管理至關重要。世界衛(wèi)生組織中提出, 所有醫(yī)務人員都應該有疼痛管理意識, 疾病治療的最終目的, 就是緩解患者疼痛, 或消除疼痛。疼痛管理不再是輔助性治療,而是為疾病治療中的整體。
疼痛相關知識的培訓, 是目前提升醫(yī)護人員疼痛相關知識水平的重要途徑, 改變對疼痛管理的態(tài)度, 并將疼痛治療、緩解, 作為臨床實踐內容之一。從相關研究中表明, 接受過疼痛相關知識培訓的醫(yī)院, 可將癌癥患者、手術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 將癌癥患者身體無痛時間最大限度延長[2]。從本次研究中可見, 許多患者在“過去24 h內嚴重疼痛”的題目中, 許多患者從培訓前的6變成呈5, 或者4, 由此可見, 護士接受的疼痛知識在實踐工作中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減緩患者的疼痛程度, 提高患者對疼痛護理的滿意程度[3]。然而,雖然起到效果, 可效果極其微小, 完全沒有達到預期。由此可見, 護士在疼痛相關知識的培訓中, 所學習的疼痛相關知識尚未真正的轉化, 未真正落實于臨床行為[4]。在目前國內的醫(yī)療狀況下, 護理人員雖然在疼痛管理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對醫(yī)生臨床疼痛治療措施提供建議, 但疼痛管理的措施, 還是由醫(yī)生制定。如果醫(yī)生在態(tài)度不端正, 知識有限的情況下,依然會對疼痛治療工作造成一定的影響, 這也是為什么疼痛緩解效果不明顯的主要因素。
在此次研究中, 盡管疼痛緩解程度較低, 可患者對護士的疼痛護理、護理人員反映、疼痛控制等滿意程度有明顯提升。由此可見, 護理人員在接受過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的培訓后,可對患者的疼痛訴求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重視患者的疼痛表現(xiàn), 并及時展開溝通, 了解其疼痛程度, 從而制定出相應的疼痛緩解計劃, 以此緩解了患者疼痛, 提升了患者滿意率。因此,醫(yī)護人員需要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 給予患者更多關注與關心, 緩解患者疼痛后, 患者滿意率自然可以隨之提高[5]。
患者對醫(yī)生的疼痛處理, 以及所受到的照料等調查結果,前后無差異, 甚至有下降趨勢。造成此類事件的原因可能為:未采取對醫(yī)生的疼痛知識進行干預, 因此, 在患者滿意率方面未產生影響;疼痛管理是一個較為綜合性的過程, 除了醫(yī)生、護士之外, 家屬、心理醫(yī)生也可緩解患者疼痛程度[6]。本研究只針對護士開展疼痛相關知識的培訓, 這也是患者對醫(yī)生疼痛治療滿意率沒有變化的主要原因。
在臨床治療過程中, 護士與患者最常接觸, 也最能了解患者情況, 因此, 在疼痛管理過程中, 護士是不可或缺的主力。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觀察、采取止痛措施、維護患者權益、宣傳疼痛知識等, 都是在疼痛管理過程中, 至關重要的保障。通過與患者的溝通, 心理健康疏導, 讓害怕疼痛的患者能夠消除顧慮, 讓患者積極地配合治療, 落實疼痛控制。護理人員自身有豐富的疼痛知識, 是疼痛管理的前提, 由此可見,采取疼痛的相關知識培訓, 在疼痛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 邵彩云.癌癥病人疼痛護理滿意度調查.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3, 26(8):1105-1107.
[2] 蔣紅,蔣超,凌玉琪,等. JCI標準下的疼痛理念在我院疼痛管理中的應用.護理研究, 2012,26(1):72-74.
[3] 史艷萍.護理人員疼痛知識培訓效果評價.鄭州大學, 2012.
[4] 胡夏菊.北京市三甲醫(yī)院住院癌癥患者的疼痛控制結局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的研究.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2010.
[5] 黃式環(huán),韋宏文,韋映花,等.人工膝關節(jié)置換術病人疼痛控制的研究進展.護理研究, 2012,26(25):2310-2312.
[6] 王君慧,嚴偉,董翠萍,等.急性疼痛服務組織對開胸術后病人疼痛控制的方法與效果.護理管理雜志, 2012,12(7):519-520.
529700 廣東省鶴山市婦幼保健院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