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林佳
【摘 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如何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優(yōu)化課堂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成為廣大教師共同關注和研究的課題。在新課改理念下,要想改變課堂教學“高投入、低產出”的困境,就必須實施“精講精練”。本文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精講和精練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對精講和精練的教學策略作了簡略的闡述,希望能與廣大同行切磋交流。
【關鍵詞】高中數學;精講精練;實施策略
傳統(tǒng)教學中,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是建立在大量習題練習的基礎之上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運算能力,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卻提高不大。為了能讓學生在高中階段有效的提高數學綜合能力,就必須研究新的學法和教法。本人通過幾年的摸索和實踐,找到了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那就是變過去的“多講多練”為“精講精練”,將“節(jié)省的時間”充分利用。這既能讓學生多動腦思考多動手操練,還可以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從而激發(fā)學習興趣,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什么是精講和精練
1.精講精練的內涵
精講就是教師要精心設計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及教學過程,通過教師的精心引導,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成果。精講不是“全講”,也不是講的越少越好,而是要把講的重點放在關鍵之處,“好鋼用到刀刃上”,要使學生明白,這節(jié)課要學什么,這節(jié)課學會了什么。
精練就是教師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讓學生學會、消化各種知識。精練的內容包括三個層次:一是基本練習,用以夯實基礎;二是拓寬練習,以求舉一反三;三是變形練習,促使觸類旁通。數學精練是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技巧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主要途徑。
2.精講精練的必要性
有不少高中生數學基礎較差,成績長期上不去。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缺乏學習興趣,被動接受;二是不會學習,在課堂上不加思考,不會質疑;三是之前養(yǎng)成了不良的的學習習慣,習慣了被灌輸。正因為如此,他們不會主動學習,難以理解和消化,無法靈活應用。而這反過來又會影響學生興趣,成績徘徊不前甚至每況愈下。長此以往,必成惡性循環(huán)!要改變這一癥結,扭虧為盈,第一要求便是老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做精講和精練。
二、高中數學課堂精講的實施策略
1.新課導入:精彩
新課導入是一節(jié)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精彩的新課導入不但
能快速引發(fā)并集中起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活躍課堂氣氛,形成積極的互動。在新課導入時,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方法:①直接導入,對于一些與舊知識關系不大,不便于通過舊知識引入的知識點,我們可以用“開門見山”的直接導入法,立即吸引起學生的興趣。如在學習《二面角》時,我們可以這樣導入,“我們已經學會了如何去度量兩條直線的夾角,直線和平面的夾角,那如何去度量兩個平面所成的夾角呢?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二面角與它的平面角”,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快速集中到了對新知識的渴望和探索中。②設疑導入,在新課導入前,我們可以故意設置一些必須運用新知識才能解答的問題,來引起學生的興趣,點燃學生的求知欲。如在講授“余弦定理”時,可以提問“我們已經學會了直角三角形中的勾股定理,那么,非直角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是怎樣的呢?”,通過這樣具有啟發(fā)性的疑問,從而引入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除以上兩點外,還可以使用趣味法、聯系實際法、溫故知新法等,總而言之,導入方法的選擇要合適宜,因教學內容而宜。
2.重點內容:突出
在上課之前,教師對所要講授的知識一定要心中有數,圍繞教學重點實施教學活動,做到講重點,講難點,講方法,講思路。心理學研究證實,在一節(jié)課上,學生思維的最佳時間是上課5分鐘~20分鐘,因此,我們講課的重點,也要放在這20分鐘內,保證在學生的最佳思維時間內解決教學重點,解決關鍵問題。重點,即在整個教材體系中,或本節(jié)課要講授的內容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內容。對于重點的判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評價:①該知識點是不是教材有關部分的核心?②該知識點是不是學習其他知識點的基礎?③該知識點的運用是否廣泛?明確了重點知識以后,我們就可以突出重點,按照循序漸進、科學性、系統(tǒng)性等原則,進行精講。①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函數及其三要素是高中數學的重點,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先復習學生初中就接觸過的函數定義,然后逐漸過渡到新知識點的學習上,循序漸進的突出重點;②數形結合,在高中數學中,數與形有時是分開的,有時又是結合在一起的,數形結合也是高考的重點之一,很多知識點如函數三要素、幾何圖形等都是可以運用數形結合的方式來講解的。在實際教學中,為突出教學重點,還可以運用對比講解等方法,類似于課程導入法的選擇,重點講解方法的選擇同樣要合適宜,因教學內容而宜。
3.教師語言:精煉
精講不是“少講”,而是教師的語言要在準確描述知識點的同時要做到簡潔明了。在課堂上,教師的語言要起到穿針引線、畫龍點睛的作用,在該詳細講的知識點上,十句不嫌多,在沒必要細講的知識點上,一句都多余。
4.運用手段:現代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人類對形象化思維的認知速度要遠高于抽象化思維。在數學課堂上,有很多內容都需要學生在大腦中建立數學模型,大部分的知識傳授也僅僅是靠教師的文字講解,或是課本上的圖形、例子,但仍然有一些拓展知識點在講解上存在一定的難度。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把整節(jié)課所要掌握的知識點設計成整體的知識體系,使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在知識體系中所占的地位。同時,對于一些課本上提及較少的知識點,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直觀的呈現出來,使學生對知識點、模型形成直觀印象,從而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三、高中數學課堂精練的實施策略
1.把握好精講與精練的關系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精講與精練是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精講是精練的前提,而精練是精講的鞏固,一節(jié)課教學的目標,最終還是要在練習中體現出現,如果沒有在訓練中達到預期的目標,那么精講也是不成功的。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講練結合”,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使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使學生抓住課堂教學的難點和重點,集中注意力去思考,從而提高課堂的學習效果。
2.強調一題多解的解題思路
一題多解,就是對同一個題目采取多種解題思路,多個解題辦法,鍛煉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發(fā)揮教材中的例題的功能,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問題。
高中數學的解題方法有很多,包括比較法、分析法、綜合法、反證法、換元法、圖解法等,在教學中,我們首先要做好一般解題辦法的指導,即“通法”,先讓學生掌握一種最常規(guī)、容易理解的解題思路,先做到“以不變應萬變”。例如二次含參函數,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來解答,直線與圓錐曲線的位置關系可以用韋達定理與設而不求來解答。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善于總結各種“通法”,并選擇合適的題目來安排學生解決。同時,我們還要注意“通法”在不同題目中的運用策略,增強學生的解題靈活性。
3.學會一題多變的發(fā)散思維
一題多變,就是把一個題目變成與原題不同,但解法相近的類型,以此來深化學生掌握的知識,擴大視野,增強解題能力。一題多變的講解,核心在于讓學生抓住本質,從而各個擊破。一題多變的講解,筆者總結了以下思路:①首先要重視課本題目,從近幾年全國各地的數學高考題目來看,有不少高考題目是課本題目的變形,課本中也有很多習題是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可塑性的,把這些題目研究透徹,能有效發(fā)揮課本潛力,提高學習效果;②其次,高中數學練習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要創(chuàng)造性的把知識、方法在更高的層次和情境中滲透,實現對知識的再認識與升華,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把一些典型的題目進行變化和延伸,從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結語
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是充滿靈感、充滿理想和充滿技巧的過程,我們不應該把學習的過程局限在課本、習題傳達的文字信息上,應當在充分重視對知識點的挖掘和對已知題型的延伸的基礎上,精講精練。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有效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把握與滲透能力。進而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吳立忠.關于課堂教學評價改革存在問題的反思[J].教育導刊,2010(09)
[2]張軍艷.提高高中學生數學成績的幾點體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04)
[3]高爾名.高中數學學習方法指導方略[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12)
[4]陳大祥.高中數學學習方法指導探析[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3(11)
[5]劉方平.淺談高中數學自主學習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08(12)
[6]周宇劍.新課程目標下中學生數學運算技能水平調查[J].數學教育學報,2011(04)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qū)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