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秀清
【摘 要】聽、說、讀、寫是語言學習的四項基本技能,英語口語在語言學習的四項基本能力中,是“說”的技能,其水平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語言交流傳達的效果,和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及信心,況且農村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令人堪憂,口語教學沒有被重視。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階段,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顯得非常重要。
【關鍵詞】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策略
“新課標的英語課程改革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p>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出現一種“啞巴”現象——學生會寫不會說,這種現象應引起我們對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視,我們應該著重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那怎樣進行小學英語口語交際教學呢?這是許多英語老師長期探討和思考的問題,我想就我近幾年的教學體會談一談我的做法。
一、造輕松、愉悅的口語表達氛圍
開始學生不習慣教師用英語講課,這時,教師要堅持用英語來組織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說的速度可慢些,要多次重復,讓學生反復聽,反復感受。漸漸地,學生熟悉了教師的語言,就能融入英語的氛圍。在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輕松、愉快、生動活潑的氛圍,激發(fā)起學生學習英語興趣。例如,在對話表演(Read and act)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可以指導學生分角色、帶動作、帶表情表演場景對話,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和使用英語。學生在學中用,在用中學,使所學語言技能與實際相聯(lián)系,不但能掌握了語言,而且體會到了英語的交際功能,從而使學生在遇到實際情景時可用英語直接交流,達到實際運用的目的。
二、培養(yǎng)興趣為主,讓學生敢開口
興趣是成功的關鍵之一,課堂上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想說的興趣,了解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耐心加以啟發(fā),適當引導,誘發(fā)他們的學習動力,煥發(fā)學生講英語的熱情,使學生自覺地、積極主動地參加英語口語練習。
例如,我讓部分學生用“I like ……”上講臺簡單講講自己的喜好,話題貼近學生的生活,而且是學生非常熟悉,故此他們都饒有興致地說開了。雖然都是一些很簡單的單句,沒什么特別的形容詞修飾,但學生們還是大膽地講了。作為教師,我在旁邊加上一些啟發(fā)性問句與連詞,使學生能夠較連貫地敘述,并不時地給予適當的鼓勵,通過教師的鼓勵以及贊揚,學生慢慢消除了緊張感、恐懼感,增強了自信心。
三、利用游戲式進行口語教學
在課堂英語教學中,采用游戲是練習學生口語的一種很有效的手段。例如:在復習水果單詞時,先把水果放在一只盒子里,讓學生閉上眼睛用手去摸一摸,讓學生猜一猜盒子里裝的是什么,然后讓學生用英語說出該水果的名稱,接著要求學生找一找該單詞的“好朋友”;或者出示字母卡片,讓學生排隊組成一個個水果單詞,這些活動比單純讓學生讀單詞會更加有效。在游戲過程中可有適當的獎懲制度,在學生明白游戲規(guī)則后,應盡量多的給學生參與的機會,由學生自行組織并參與其中。
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則要組織些有難度的游戲,并有適當的獎懲制度。在學生明白游戲規(guī)則后,應盡量多的給學生參與的機會。由學生自行組織并參與其中。如,Fun of English 5B Unit6 A PE lesson中對指令的學習,可由老師師范,先發(fā)號指令“Put your hands on your shoulders”,“Touch your nose with your finger once”,而后,由學生自己發(fā)號指令,其余學生做,做錯的給予懲罰;或是讓學生分成6~8組上前表演。一個到兩個學生發(fā)號指令,其余組員按指令做動作來練習。
對于游戲的選擇上可根據實際教學內容,同時可有選擇的改變,結合直觀教學手段,呈現實物,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說英語,用英語來交流,達到“寓教于樂”。
四、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學生英語交際的信心
對于特別對于農村小學生來說,心理素質都很不穩(wěn)定,喜歡被表揚,但是一旦受到了批評的刺激,就會產生恐懼感和自卑心理,當然也就不會積極參與課堂的教學活動。所以老師一定要用信任和鼓勵的眼光來看學生,多些鼓勵和表揚,少些挖苦和譴責,這樣才可以幫助他們樹立戰(zhàn)勝自我的信心。另外,教師還要善于從學生的表情中察覺出學生的內心活動,尋找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在學生想回答問題的時候,老師要能主動讓他來回答這個問題,這樣就可以讓他知道老師心中有他,時間和次數久了,心理素質也會隨之提高,也可以增強使用英語交際的信心。
五、訓練口語的幾點建議
1.要說好口語,平時有意識地增加學生的詞匯量也是非常必要的。很多學生普遍反映:“老師,我想說,但不知道這個詞該怎么講,只能用中文代替了……”,基于這點,就應該循序漸進地增加學生的詞匯量,有了一定的詞匯量,造句子容易得多了。
2.聽力理解的因素。聽力水平同樣在交際中起到重要作用,學生的聽力水平如果遠低于口語能力,就會在會話中因為聽不懂或沒把問題聽清楚而無法做出正確的回應,應該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廣泛的聽說練習等。
3.學生在進行口語鍛煉時,除了要有語言水平之外,還必須具有相應的文化背景知識。也就是所謂的情景反應。如果沒有相應的文化背景知識,學生則無從說起。
總之,“教無定法”,口語的教與學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和單一的方法,要提高學生口語能力,讓學生開口說、敢說、能說,就要幫助他們成為語言的學習者,鼓勵他們將語言當成溝通的工具來學習,增強信心,品嘗到學習語言的樂趣,掃除心理障礙,從而達到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祁雪明.《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策略新探》.《教育藝術》2013年05期
[2]杜麗娜.《農村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有效性探討》.《學周刊》.2012年17期
(作者單位:福建泉州永春東平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