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雁峰
(山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山西 太原030031)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是大學新生一進校門的必修課, 如何有效開展這門課的教學是思想政治理論課老師必須研究的課題。 另一方面, 在大學生職業(yè)教育當中,如何在對他們行職業(yè)意識的教育,讓學生盡快認識職業(yè),樹立明確的目標,培養(yǎng)起職業(yè)興趣和自信心,從而為建立核心職業(yè)價值打下基礎, 也是高校德育工作者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但是,目前思修課還是停留于說教和灌輸?shù)某潭壬希?即使有一些創(chuàng)新和改革也都集中于簡單的變換授課形式,增加活動內容、提高情趣等方面,完全低估了大學生思維和學習水平,與中學授課方式?jīng)]有區(qū)別,因此,只能吸引學生一時的興趣,不能真正的實現(xiàn)大學思修課的意義。
大學生思修課教學現(xiàn)狀不容樂觀, 受到許多大學生的輕視,不少人認為思修課毫無意義,同時對思想道德理論學習有非常嚴重的抵觸情緒。 對此,各高校已經(jīng)進行了各種教學改革,如:利用各種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來彌補理論教學帶來的不足;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互動教學,開展了諸如案例教學、影視錄像教學、課堂辯論、模擬法庭、多媒體教學等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這一課程的積極性,都收到一定的教學效果。 道德教育理論方面的研究也大都集中于此種類型的改革探討, 但這些都是教學形式上的改革,不夠深入。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其實,這種教學方式并沒有考慮到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授課內容過于簡單,使思修課變成了活動課,學生學不到應有的知識,思維得不到應有的鍛煉,不能起到應有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 同時,由于這樣的課程只能短期內提搞學生學習興趣,長期的使用這種授課方式會引起學生的反感, 更加輕視政治課。 大學生的教育應當是根據(jù)他們的思維水平、心理特點開展思辨性教育,設置有難度的內容,才能更好的對大學生進行教育。
二十世紀60 年代末至今,西方思想道德教育理論的繁榮和快速發(fā)展,以道德認知發(fā)展論、社會學習論、價值澄清學說為代表的各種研究學派逐漸壯大, 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也形成了一些有的代表性的觀點, 諸如道德認知發(fā)展方法、社會學習方法等。
這些教育方法所提倡的方式最突出的特點是不把學生當做一張白紙,簡單的進行知識灌輸,而是將學生的狀況考慮進內,有的放矢的進行教育。 將社會現(xiàn)實當中發(fā)生的事件添加到課堂教學當中,將學生的道德、思維發(fā)展狀況考慮進去,有針對性的引導,啟發(fā)。 并不是將一些簡單的道德要求、理論灌輸給學生,或者將大學生的思維狀況降低到小學生的狀態(tài), 用花樣繁多的活動來闡述大家早已耳熟能詳?shù)牡赖吕碚摗?不少國外大學推出了思想道德方面的公開課,其中的教育教學方法、課程內容都對我們有非常的啟發(fā)。 哈佛大學的《公平與正義》課程,采取的是全思辨的方式進行教學,提出巧妙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分析歷史和社會現(xiàn)實,從而促進學生對于道德問題的認識,達到教育的意義。 也有的課程是將全新的思想領域展現(xiàn)給學生,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促進他們對于道德的理解。 這樣可以完全擺脫將既定的學生已經(jīng)爛熟于心的道德理論通過各種方法簡單的在灌輸?shù)剿麄冃闹械膶擂?,從而促進思維的進步和知識的接受,這對于我國思修教育的現(xiàn)狀非常有借鑒意義, 有助于改善大學思修教育脫離實際的現(xiàn)狀。
大學思修課教育長期以來被視為無用課程, 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內容過于簡單, 學生不需要付出努力即可學會。 因此,不少學生內心深處不重視,不在乎,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就要增加思修課學習難度,同時,要考慮到學生的思維現(xiàn)狀,真正使思修課深入其內心。
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是由前蘇聯(lián)教育家維果茨基提出來的,即讓學生去學習以他們目前的水平尚有難度的知識,從而引起他們的興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學到更多的知識。 他通過實驗的方法證明了這種理論的正確性,當然這種教育方法也有一定難度,要求教師對所要教授的理論和學生的學習狀況都有很清晰的了解。
大學生思修課教育應當充分利用“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概念,考慮到大學生的思維水平,道德發(fā)展狀況,設置出合適的學習難度,激發(fā)大學生的求知欲望,促進大學生的思維進步,改變目前授課內容過于簡單,學生學習興趣不大的現(xiàn)狀,使思修課成為真正的思想道德教育武器。
經(jīng)過在實踐中的探索, 我們發(fā)現(xiàn)適當?shù)母淖兯夹拚n的教育方式還是有幫助的,比如采取“行動導向教學法”,在初期的學習中學生能提起一定的興趣, 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但是這種課堂教學方式到5 節(jié)課以后,就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了,很多同學會產生倦怠感;溶蝕,這種教學方式即使在課堂上避免了枯燥、乏味,也不能夠促進學生道德水平的發(fā)展, 不能起到思想道德修養(yǎng)可應有的作用,不少同學表示,上課時很熱鬧,下課后什么也沒學到。
而根據(jù)“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教育理論,如果在教學方式改變的能同時加深思修課的授課難度, 將會使思修課發(fā)生質的改變,而不是只停留于表層改變階段。 行動導向之類的教學法,較為適合于中小學生的教育,易于進行,易于接受。 但對于大學生,他們的思維已經(jīng)處于成熟階段,此類方法已經(jīng)難以收到應有的效果。 應當采取加深理論難度,拓展知識內容等改革方式。
經(jīng)過理論上的探討和實踐中的總結較為有效地方法有兩種:第一、增加課程廣度。 將思修課程分為幾大塊內容,每部分增加相關知識,使大學生了解到古今中外關于此類內容的理論,教師給出自己的見解,也讓學生得出自己的結論。 同時,利用中華五千年道德理論的積淀和西方道德文化的精華,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形成正確的成熟的關于本部分內容的認識。 第二、加深課程難度。將思修課的簡單知識介紹,變?yōu)樗急嫘缘睦碚撎接懀Y合社會上的道德現(xiàn)狀,結合歷史上道德理論大師的思想,對于目前發(fā)生的道德案例進行深入討論, 讓大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得到正確的道德認識。
當然, 這種授課方式要求教師對大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有清晰的了解, 授課之前要采用適當?shù)姆椒▽W生進行了解,比如調查問卷,個別訪談等。 同時,在加深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課程難度和內容廣度方面, 需要討論的問題也很多。 但是,這種思維趨勢無疑是十分正確的,通過這種教學方法的改變, 大學生的思修課教育應當能夠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
[1] 尹文秋.關于高職院校思想道德修養(yǎng)創(chuàng)新的思考[J].職教與成教,2008,5.
[2] 葉雪梅.有高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思想.理論.教育,2002,(3)
[3] 周林海.整體構建以學生職業(yè)發(fā)展為本的高職思想道德修養(yǎng)創(chuàng)新體系[J].人才教育,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