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肖健
(蘇州市盲聾學校,江蘇 蘇州215006)
我校于2012年9月搬遷至異地新建的吳中區(qū)木瀆鎮(zhèn)壽桃湖路369號,新建的校區(qū)占地面積32.72畝,建筑面積約17000平方米,目前在校師生近220余人。
由于我校是盲聾合校,受教育的對象是盲生或聾生,傳統(tǒng)的鈴聲,只適合盲生,而不適合聾生;傳統(tǒng)的紅藍雙色燈泡又只適合聾生,不適合盲生;在發(fā)生地震、火災等緊急情況下,盲聾學生無法在第一時間得到提醒,實現團體疏散或躲避;學校平時有近130名學生住在宿舍區(qū)近50個宿舍內,如何讓廣播系統(tǒng)既適合盲生,又適合聾生?為此,學校集思廣益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并建設了適合盲聾學生的聲光聯動廣播系統(tǒng)。
學校在中心機房設置了廣播主機,將全校分成盲教學區(qū)、聾教學區(qū)、學前康復區(qū)、宿舍區(qū)、辦公區(qū)等不同的8個區(qū)域,在公共區(qū)域音響旁邊和教室室內黑板上方懸掛173面LED顯示牌(LED上能顯示上課、下課、隱蔽、逃生等字樣)。
在宿舍樓內,布置了喚醒系統(tǒng)。宿舍值班室,設置了報警主機,在聾生床鋪的床板下,安裝了強震器,在盲生的宿舍內安裝了盲生報警機。根據學校的作息時間,設置了喚醒震動功能。早上六點,廣播里播出了優(yōu)美動聽的起床音樂,喚醒系統(tǒng)開始工作。盲生的寢室內,盲生報警機發(fā)出了“同學,請起床”的提示聲;聾生的寢室內,所有的床板開始震動(強震器開始工作),“喚醒”睡夢中的聾生。
當有老師或同學需要進入寢室時,按下門口的開門按鈕,聾生的寢室內,聾生報警機發(fā)出漂亮的霓虹燈光,同時顯示“開門”的字樣;盲生的報警機則發(fā)出了“同學,請幫我開開門”的聲音。當有同學在寢室內需要尋求老師的幫助時,在宿舍按下求救按鈕,老師值班室內的報警主機會響起“老師,請幫幫我”的呼救聲,老師根據LED上的顯示,可以迅速定位是哪一間宿舍需要幫助。
到目前為止,該系統(tǒng)在新校已經投入使用了快一年的時間。在這期間,聲光聯動廣播系統(tǒng)很好地解決了盲生和聾生的作息時間安排;經過多次演習,解決了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時的緊急疏散和逃避;宿舍生活老師感覺這套系統(tǒng)大大地減輕了宿舍管理的工作量,特別是過去學生進了宿舍,教師無法與聾生溝通的問題,現在只要輕輕一按按鈕,一切問題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解決。
四、聲光聯動廣播系統(tǒng)的啟示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新產品、新技術層出不窮,學校首創(chuàng)的聲光聯動廣播系統(tǒng)很好地實現了盲聾合校的特殊廣播要求。
由于聲光聯動廣播系統(tǒng)在市場上還沒有現成的案例,因此學校在設計、實施中都是摸索著前進,所以LED的制作、項目的整體施工工藝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我們相信,隨著國家對特殊教育的重視,聲光聯動廣播系統(tǒng)一定會越來越完善,更好地造福于盲聾學生。
點評:
在盲聾學校,從某種意義上講,盲童和聾童是無法找到交集的,盲童由于視覺障礙,無法看到外界的物體和色彩,聾童由于聽覺障礙無法聽到外界的聲音。這兩類完全不同障礙的學生在同一所學校,不僅給盲聾學生的行動、安全帶來不便,也給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帶來極大的挑戰(zhàn)。
蘇州市盲聾學校在全國特殊教育學校中第一個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現代技術,在細小處著眼,發(fā)明了適合盲聾學生同步使用的聲光聯動廣播系統(tǒng),遍布校園的每個教室、專業(yè)場地、走廊過道、宿舍、食堂,并結合盲生(語音)喚醒系統(tǒng)和聾生(震動)喚醒系統(tǒng),使人文關懷得到充分彰顯。
盲聾學生的逃生、避難特別困難在工作時間,依靠教師、輔助人員多、學生少的特點,可以一帶幾的方式進行逃生和避難演練。如果到了晚上,只有少數的生活老師和值班教師,一旦遇到突發(fā)事件,在1-3分鐘的時間內,逃生和避難比登天還難。聲光聯動系統(tǒng),讓逃生和避難成為盲聾學生自覺和同步的行動,使其逃生和避難成為可能。
盲聾學校的聲光聯動系統(tǒng)還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LED顯示的“逃生”、“隱蔽”等文字要配上形象簡潔的圖例,適合更多的人群(特別是學前的聾生等)看懂和理解其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