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英英語專業(yè)大學生朗讀中停頓現(xiàn)象的比較研究

      2014-08-13 10:43:36朱愛明周衛(wèi)京
      關鍵詞:本族語語速二語

      朱愛明,周衛(wèi)京

      (江蘇科技大學 外國語學院,江蘇 鎮(zhèn)江 212003)

      一、引言

      停頓是語言里普遍存在的一種語音現(xiàn)象。停頓的長度、頻率、位置的合適可以使發(fā)音流暢、韻律清晰、表達清楚,讓聽者更好地理解,否則可能給聽者不規(guī)范的印象,甚至影響意義的表達,妨礙交流。

      目前,國內外的停頓研究主要是停頓與語速、停頓的功能、判定、口語(對話、演講等)停頓邊界、起因等。

      Lennon的調查結果表明,隨著語言水平的提高,學習者在英語口語產出中用于停頓的時間平均下降了25%。[1]

      Griffiths認為,處理好語速與停頓的關系能夠提高口語信息的可理解性。[2]

      Miura研究發(fā)現(xiàn),成人之間和兒童之間對話轉換處的停頓時長與語言線索或語音線索有關。[3]

      Chambers指出,二語學習者在二語口語產出中經常不恰當?shù)赝nD,導致言語不自然和不流利。[4]

      王世凱通過口語交際中的實例對口語停頓的幾種重要的修辭功能進行了研究。[5]

      Deschamps[6]和Wood[7]的研究表明,本族語者與流利的二語學習者的停頓位置在句尾、分句的句末和短語與短語之間,而非流利二語學習者其停頓位置大多在句內,或在短語內部。

      停頓在中國英語學習者二語口語產出中的重要作用近年來也開始得到重視,如張文忠[8]、楊軍[9]、穆鳳英[10]、繆海燕[11]等都對此進行了研究。

      Watanabe等人研究發(fā)現(xiàn):口語中填充式停頓較常出現(xiàn)在長而復雜的句子成分前面。[12]

      劉長軍從聽覺感知角度,對新聞英語語音停頓的還原性做了研究,以幫助聽者利用停頓來促進對新聞英語的聽力理解。[13]

      中國學者主要探討停頓的運用、功能,學習者停頓的習得及特征,如鄧紅華[14]、李梅[15]、張新杰[16]、繆海燕[17]等。

      戴朝暉等在對我國學生口語非流利性因素的研究中對停頓的起因等進行了探討。[18]

      張小川研究了一量名結構中數(shù)詞“一”過量使用引起的發(fā)音困難現(xiàn)象。[19]

      而國內就朗讀中停頓的研究相對較少。

      眾所周知,朗讀涉及多種因素。它是集英語語音、讀音規(guī)則、語調和意群停頓等于一身的復雜工程。朗讀是英語學習中不可逾越的重要環(huán)節(jié)。[20]

      在二語習得領域,誦讀能夠幫助學習者提高單詞記憶[21];教師的誦讀對學習者是有積極作用的[22-24]。

      停頓是誦讀中一個重要的時間性概念,用以標志意群。學習者在誦讀時的信息處理不同而表現(xiàn)出不同的停頓,相關學者對停頓測量并進行研究。

      李梅對國內不同語言水平的英語學習者做了誦讀中停頓型式(pause pattern in oral reading)的實證性研究。[25]

      黃麗娜做了EFL學習者二語誦讀中錯誤停頓的定性研究[26]和中國英語學習者短文朗讀中語音停頓的還原性研究[27]。

      王濤等對中國英語學習者英語名詞性從句停頓模式——以英語專業(yè)學生為例進行了研究。[28]

      這些研究中,本族語者樣本較少,李梅只有兩名,黃麗娜用的是教材配套的錄音,王濤是3名外籍教師。

      筆者此次的研究對象中本族語者為10人,其中男5人,女5人,年齡和學歷相當。

      二、研究設計

      1.研究問題

      本研究將回答如下問題:本族語者與學習者朗讀的語速分別是多少?本族語者與學習者朗讀的停頓次數(shù)分別是多少?本族語者與學習者停頓的頻率分別怎樣? 學習者的停頓頻率怎樣?本族語者與學習者停頓的平均停頓音節(jié)分別怎樣?本族語者與學習者的平均停頓長度分別怎樣?本族語者與學習者的停頓分布(位置)分別怎樣?

      2.受試者

      本研究的二語學習受試者是江蘇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yè)研一學生,其中男6人,女6人,他們學習英語的平均時間約為10年,平均年齡為24周歲。母語為漢語,無旅居英美國家的經歷。以英語為母語的受試者為英國英語專業(yè)研究生,平均年齡23周歲,男5人,女5人。他們分別在江蘇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科學語音室和劍橋大學語音室進行了錄音。

      3.錄音材料

      錄音材料為Thewolves這篇寓言故事,全文長217個單詞,有275個音節(jié),共10個句子,難度適中。

      4.數(shù)據處理

      受試者的錄音材料用Edit Pro 2.0軟件錄音,采樣率22KHz,保存為“16位、單聲道”特征的聲音波形文件。對于這些聲音波形文件,利用PTAAT軟件進行語料切分。依據PTAAT頻譜語圖提供的圖形特征對短文中停頓時長、音節(jié)、錄音樣本的總長度、停頓次數(shù)及長度,人工標注出單詞數(shù)、音節(jié)數(shù),并保存為文本文件。最后,利用Excel和SPSS對獲取的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

      5.停頓切分點

      陳樺將流暢朗讀語篇的停頓門檻定為100毫秒[29],Griffiths在二語課堂輸入中對時間變量的研究設定的最小停頓切分點為100毫秒[30],本研究也以100毫秒為停頓門檻,只統(tǒng)計分析錄音材料中時長超過100毫秒的所有停頓。停頓在頻譜圖上表現(xiàn)為完全空白和非完全空白,可以結合聽辨、波形圖以及共振峰得以判斷。

      三、結果與討論

      1.語速與停頓

      表1 中英學生語速

      本族語者共朗讀2170個單詞,用時共計676秒,平均語速為192個單詞/分,約3.2個單詞/秒,平均每個單詞所占時間312毫秒, 屬于快速朗誦。二語學習者共朗讀2604個單詞,用時共計1187秒,平均語速為132個單詞/分,約2.2個單詞/秒,平均每個單詞所占時間455毫秒,語速較慢。本族語者的語速明顯高于二語學習者的語速。從表1可知,本族語者中,女生語速略高男生10個單詞/秒。二語學習者中,男女語速相當。二語學習者對每個音節(jié)、每個單詞的處理時間長。即每個音節(jié)、每個單詞發(fā)音“字正腔圓”地體現(xiàn)出來,沒有明顯省讀、連讀,讀出每個單詞的時間過長,再加上停頓次數(shù)多、停頓時間長(下面討論)導致語速過慢。相同時間內,本族語者朗讀出更多的詞匯,傳達出更多的內容信息,故而讓聽者感覺更流暢、連貫。

      2.停頓總次數(shù)

      從表2可以發(fā)現(xiàn),在相同朗讀材料里,中國二語學生停頓的平均絕對次數(shù)明顯高于英國母語學生(45.25> 21.9) 。停頓過多勢必導致語句表達零散,不順暢。從本族語者和中國二語學生男女生來看,二者差別不大。

      表2 中英學生停頓總次數(shù)

      3.停頓頻率

      停頓頻率是指平均間隔多少個單詞停頓一次,公式為:頻率=單詞數(shù)/停頓次數(shù)。停頓總次數(shù)不包括文章開始前的部分以及文章末的部分。單詞總數(shù)不包括文章題目的字數(shù)。從表3可以發(fā)現(xiàn):本族語者平均9.9詞停頓一次,而二語學習者則是4.79詞停頓一次。本族語者和二語學習者在停頓頻率方面有顯著性差異。本族語者中,女生的停頓頻率略高于男生0.8個單詞。二語學習者中男女生停頓頻率非常接近,無顯著性差異。頻率越高表示停頓之間所包括的詞數(shù)就越多,朗讀這么多的詞語需要對語音、句型及關鍵詞語的識別有很好的把握。

      表3 中英學生停頓頻率

      4.平均停頓音節(jié)

      中國二語學生語速較慢,平均停頓音節(jié)短。在相同時間內本族語者朗讀出更多音節(jié),傳達出更多的內容信息。因為本族語者的平均停頓音節(jié)更長,故而讓聽者感覺流暢、連貫,即朗讀更為流利。提高朗讀流利性的重點就在于如何減少停頓的次數(shù),加快語速,提高自己的平均語流長度。由表4可知,本族語者平均12.51個音節(jié)停頓一次,而中國學習者平均6.05個音節(jié)停頓一次。本族語者與中國二語學習者平均停頓音節(jié)數(shù)有顯著性差異。本族語者中,女生比男生約高1.03個音節(jié)。

      表4 中英學生停頓節(jié)數(shù)

      5.平均停頓長度

      從表5可知,本族語者的平均停頓長度是594毫秒,而二語學習者平均停頓長度為503毫秒。二語學習者停頓總時間明顯多于本族語者,但停頓次數(shù)過多,造成平均停頓時間少。本族語者中女生停頓的時間比男生多163毫秒。中國二語學習者中男女生停頓時間相差不大,約為15毫秒。

      表5 中英學生停頓長度

      6.停頓位置

      為了更清楚說明本族語者和中國二語學習者停頓的模式,本文就其停頓的位置進行了進一步分析。

      對不同的標點符號有不同的停頓處理。句號:停頓時間稍長,可以借句號的停頓時間從容換氣。逗號:停頓的時間比句號短,停時要借中間的停頓位置吸氣來補充,始終保持住氣息充足的狀態(tài)。文章成文時,作者已經根據語法、節(jié)律等眾多因素精心設置了標點。朗讀者應心領神會,正確把握停頓。由表6可知,設置標點符號后,本族語者停頓時間為825毫秒,中國二語學習者為819毫秒,兩者無顯著性差異。二語學習者對設置標點符號后的停頓時長把握較得當,尤其是句號。因為標點符號是英語和漢語共有的,它的功能相似。二語學習者中男女停頓時長無顯著性差異。而本族語者中,女生停頓時間長于男生218毫秒。本族語者句號末停頓時間長于其他停頓。中國二語學習者句號停頓時間長于逗號停頓時間,逗號停頓時間長于無標記停頓。

      表6 中英學生停頓位置時長(毫秒)

      標記逗號后,本族語者時長為392毫秒,二語學習者為543毫秒,二語學習者停頓時間比本族語者長151毫秒。

      無標點句間,二語學習者停頓時間平均為426毫秒,本族語者為296毫秒,二語學習者停頓時間比本族語者長130毫秒。

      無標點詞間,二語學習者停頓平均時間為349毫秒,本族語者為358毫秒。兩者無顯著性差異。

      從表7中不難發(fā)現(xiàn),本族語者和中國二語學習者在句號后停頓、逗號后停頓、無標點句間停頓的次數(shù)無明顯差異。在無標點詞間的停頓,中國二語學習者的停頓次數(shù)明顯高于本族語者。平均停頓次數(shù)方面,中國二語學習者的停頓次數(shù)也明顯高于本族語者。

      從對朗讀錄音的分析看, 中國二語學習者除了在本族語者停頓處停頓外,主要還在定語從句前、介詞短語前、動詞短語后、不定式前、連詞后、實義名詞、that從句后等位置停頓。二語學習者的額外停頓都可以被看成為一個意群,來突顯某部分的內容。二語學習者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對這些短語、從句把握得很到位,只不過用停頓來表達而已。意群的劃分為停頓提供空間, 停頓出現(xiàn)在意群之間, 意群之間可停頓,也可不停頓。

      表7 中英學生停頓位置次數(shù)

      在意群處停頓也未嘗不可,只不過頻率過高,過幾個詞就停頓一次,突顯的部分過多,給聽眾很多強調部分,讓人琢磨不透哪一個才是重中之重。過多的停頓只會讓聽眾感到困惑。本族語者還通過音高重設、起首清音節(jié)、音素延長等手段來切分調群。

      在連貫的語流中,停頓起著切分調群的作用,也就是將話語切分成句法和語義上相關聯(lián)的幾部分,這樣說話人可以清晰無誤、重點分明地傳達話語的意義,因此,在連貫語流中本族語者不會隨意停頓。學習者在連貫語流中過多不恰當?shù)耐nD勢必導致話語信息不能順暢地傳達,形成交流的障礙。停頓勢必會使語句零散,節(jié)奏拖沓。二語學習者一味地運用停頓來劃分調群,既會使得語流很不連貫,還會使得意群破損,完整的信息可能會被切成多個調群,調群與意群之間的對應關系被打破,語義變得支離破碎,使得信息不能得到有效的傳達。

      [參 考 文 獻]

      [1]LENNON P.Investing fluency in EFL:A quantitative approach[J].Language Learning, 1990(40):387-417.

      [2]GRIFFITHS R.T.Pausological research in an L2 context:a rationale, and review of selected studies[J].Applied Linguistics,1991(12):345-364.

      [3]MIURA I.Switching pauses in adult-adult and child-child turn takings:An initial study [J].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1993(3):230-236.

      [4]CHAMBERS F.What do we mean by fluency?[J].System,1997(4):535-544.

      [5]王世凱.口語停頓的修辭功能[J].修辭學習,2000(4):40-41.

      [6]DESCHAMPS A.The syntactical distribution of pauses in English spoken as a second language by Frech students[M]//DECHERT H W.,RAUPACH M.Temporal Variables in speech.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1980.

      [7]WOOD D.In search of fluency.What is it and how can we teach it? [J].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2001(4):573-589.

      [8]張文忠.第二語言口語流利性發(fā)展的定性研究[J].現(xiàn)代外語,2000(3):274-282.

      [9]楊軍.口語非流利產出研究述評[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4):278-284.

      [10]穆鳳英,高薇,張云燕.中國學生英語口語實詞提取與生成特征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4):250-258.

      [11]繆海燕,孫藍.句子構造框架的使用與二語口語流利性發(fā)展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5):265-271.

      [12]WATANABE M,DEN Y,HIROSE K,MINEMATSU N.The effects of filled pauses on native and non-native listeners’ speech processing[J].Proceedings of Diss’ 05,2005(9):169-172.

      [13]劉長軍.新聞英語中停頓還原性的聲學研究[J].現(xiàn)代外語,2007(3):292-300.

      [15]李梅.EFL學習者二語誦讀中錯誤停頓的定性研究[J].安徽文學,2008(5):282-283.

      [14]鄧紅華.淺談停頓的語音作用[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3):203-204.

      [16]張新杰,邱天河.話語標記語“停頓”的語用功能初探[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2008(5):56-58.

      [17]繆海燕.第二語言口語非流利產出的停頓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9(4):56-58.

      [18]戴朝暉.中國大學生漢英口譯非流利現(xiàn)象研究[J].上海翻譯,2011(1):38-43.

      [19]張小川.漢譯“一量名結構”譯源研究[J].外語研究,2012(4):72-77.

      [20]〔蘇〕瓦·阿·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下)[M].杜殿坤,編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1.

      [21]ELLIS N C.Sequencing in SLA:Phonological memory,chunking and points of order[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6(18):91-126.

      [22]REES A W.Reading aloud suggestions for classroom procedure[J].ELT Journal,1980(4):112-121.

      [23]AMER A A.The effect of the teacher’s reading aloud on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EFL students[J].ELT Journal,1997(1):43-47.

      [24]葉燕妮.教師的朗讀對EFL學生閱讀習慣自動化的影響[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 2004(1):296-297.

      [25]李梅.EFL學習者英語誦讀的停頓模式[D].長沙:湖南大學,2006.

      [26]黃麗娜.EFL 學習者二語誦讀中錯誤停頓的定性研究.[J].安徽文學,2008(5):282-297.

      [27]黃麗娜.中國英語學習者短文朗讀中語音停頓還原性的研究[J].科教導刊,2009(31):153-154.

      [28]王濤, 吳颯.中國英語學習者英語名詞性從句停頓模式——以英語專業(yè)學生為例[J].瘋狂英語(教師版),2010(1):13-16.

      [29]陳樺.中國學生英語朗讀中的調群切分模式[J].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6(5):272-277.

      [30]GRIFFITHS R T.Temporal variables in classroom input:A descriptive and experimental study[D].Southamptom: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1990.

      猜你喜歡
      本族語語速二語
      國學周周讀
      國學周周讀
      國學周周讀
      國學周周讀
      《本族語和非本族語科技寫作中的詞塊:語料庫方法在語言教學中的應用》述評
      《教學二語習得簡介》述評
      Ferris與Truscott二語寫作語法糾錯之爭
      國內二語寫作書面糾正性反饋研究述評
      Non—Native Educators in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述評
      亞太教育(2015年23期)2015-08-12 02:30:07
      英漢本族語者對中國英語學習者的口音感知及言語理解度的對比研究
      遵义市| 蚌埠市| 青川县| 寻甸| 浪卡子县| 瑞安市| 安仁县| 玛纳斯县| 容城县| 深泽县| 营口市| 怀宁县| 涡阳县| 淮北市| 应用必备| 北票市| 榆社县| 翼城县| 介休市| 顺义区| 巩留县| 贵阳市| 丰县| 肃北| 秦安县| 铜梁县| 枣庄市| 五寨县| 利津县| 靖西县| 南召县| 宜黄县| 晋州市| 攀枝花市| 林甸县| 华蓥市| 于都县| 永平县| 临高县| 佳木斯市| 从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