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巖,苑 穎,王 娜,唐仲赟,石 磊
(1.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 合成樹脂廠,吉林 吉林132022;2.中國石油東北煉化工程有限公司 吉林設計院,吉林吉林132022)
吉林石化現(xiàn)有年產能18萬噸ABS的裝置,采用乳液接枝-本體SAN摻混技術,節(jié)能減排和環(huán)境保護已經成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和社會共識,對于化工行業(yè)即是推動企業(y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施循環(huán)經濟、節(jié)約資源和能源;鼓勵發(fā)展資源消耗和環(huán)境污染少、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產品,通過結構調整、技術改造等措施,提高經濟規(guī)模,降低資源消耗.因此,企業(yè)自身應該以技術進步為動力,加大節(jié)能減排技術研發(fā)和應用力度,有效促進企業(yè)節(jié)能創(chuàng)效.這不僅是環(huán)境保護的迫切需要,也是化工行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內在要求[1-2].
提高ABS接枝聚合反應轉化率有利于提高裝置的利用效率,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更符合國家節(jié)能減排的發(fā)展方針,具有環(huán)境友好的社會意義[3-4].
通過開展提高ABS接枝聚合反應轉化率工業(yè)化試驗,驗證小試試驗結果.提高ABS接枝聚合反應轉化率將是吉林石化ABS生產技術的一大進步,將進一步完善20萬噸/年成套技術工藝包,提高自有技術水平.
試驗原料物性指標列于表1.
表1 試驗原料物性指標
以上試驗原料均來自吉林石化公司合成樹脂廠.
將ABS接枝粉料與SAN樹脂按照一定比例,通過螺桿擠出機熔融共混,擠出、造粒,得到ABS樹脂.
在吉林石化公司合成樹脂廠聚合單元,分別在AR-501A、AR-501B、AR-501C三個反應釜各進行一批延長熟化時間30 min的試驗,即在ABS聚合開始第三次反應時,反應釜在絕熱的情況下將反應時間由原來的20 min延長至50 min.共得到3批接枝膠乳.取每批延長熟化時間30 min后的膠乳,測試固含量及凝聚物含量.加入抗氧劑,機械攪拌1 h后凝聚、脫水、干燥,得到的粉料與SAN樹脂按0215A配方在單螺桿擠出機上進行共混,測試共混物性能.
實驗前將膠乳存儲罐AV-504A清空置換,將聚合的三批高轉化率膠乳單獨存放于膠乳存儲罐AV-504A中,加入抗氧劑并摻混均勻.取正常生產過程膠乳儲罐AV-504中膠乳作為標準樣.取AV-504A中高轉化率膠乳為測試樣,按照上述凝聚、脫水、干燥、共混、測試條件進行分析.在膠乳進入裝置系統(tǒng)后無異常情況下,又連續(xù)投入AR-501內5釜試驗料,做進一步對比.
工業(yè)化試驗得到的膠乳的聚合轉化率結果列于表2中.
表2 轉化率測試結果
ABS接枝膠乳的各性能測試結果列于表3中.
表3 AR-501取樣接枝膠乳性能試驗結果
表4 AV-504A取樣接枝膠乳性能試驗結果
從以上結果可以看出,各批次ABS接枝膠乳性能穩(wěn)定,符合裝置要求.
各批次得到的工業(yè)化試驗產品主要性能列于表5.
表5 工業(yè)化試驗產品主要性能
對比AR-501A、AR-501B和 AR-501C中取出的接枝膠乳,經凝聚、脫水、干燥、混煉得到的共混物的沖擊性能明顯低于標準樣.分析原因認為,AR-501三釜中取出的接枝膠乳樣品與AV-504(正常生產時)取樣的最大區(qū)別是抗氧劑的加入方式不同.AR-501三釜釜底取出膠乳后加入抗氧劑,均通過人工手動混合20 min左右.而AP-505取樣是裝置通過泵自動加入抗氧劑,并在AV-504中充分混合攪拌后的膠乳.而手動混合抗氧劑過程攪拌時間短、強度低、溫度低,抗氧劑不能很好地擴散到膠乳中,在混煉加工過程中影響了抗氧劑作用的發(fā)揮,從而影響了產品的力學性能.
通過調整取樣位置(AV-504A中取料),達到與裝置生產過程相一致的混合條件,進行的3批次接枝聚合試驗得到的接枝膠乳,經凝聚、脫水、干燥、混煉得到的共混物的各項主要性能均達到裝置生產指標.在這3批試驗打通全流程且試驗結果符合生產要求的基礎上,連續(xù)開展5批次接枝聚合工業(yè)化試驗,產品的各項主要性能均達到裝置生產指標.
裝置聚合過程DCS控制曲線如圖1~圖2所示.
圖1 工業(yè)化試驗中接枝聚合過程DCS典型曲線
圖2 裝置工藝接枝聚合過程DCS曲線
圖1為工業(yè)化試驗中接枝聚合過程DCS典型曲線,圖2為裝置工藝接枝聚合過程DCS曲線.對比以上接枝聚合過程DCS曲線可知,延長熟化時間30 min后,聚合溫度曲線與原生產過程基本保持相近,峰溫的位置及溫度基本沒有變化,聚合過程未發(fā)現(xiàn)異?,F(xiàn)象.不同之處為當延長熟化時間30 min后,從第二峰溫開始出現(xiàn)30-40 min的不同于原工藝聚合過程中降溫速率的相對平緩的臺階.這說明,由于延長熟化反應時間,剩余單體充分參與聚合反應,反應放熱,從而改變了系統(tǒng)的降溫速率,出現(xiàn)降溫速率放緩的階段,從而提高了接枝聚合轉化率.DCS曲線存在的差異與接枝聚合轉化率提高的測試結果相吻合[5].
(1)在利用ABS裝置進行的8批次延長熟化時間30 min的工業(yè)化試驗中,裝置工藝運行穩(wěn)定,證明該技術是可行的.
(2)工業(yè)化試驗結果表明,通過延長熟化時間30 min,接枝聚合轉化率均有明顯提高,超過了預期目標97.5%;膠乳的凝固物含量、機械穩(wěn)定性和表面張力等性能與同期裝置膠乳性能相當;粉料力學性能和加工性能與現(xiàn)有裝置指標相當,達到預期目標.
[1]郭元占,何承全.乳液聚合法生產丁苯橡膠的轉化率[J].甘肅化工,1996(4):17-20.
[2]劉爽,張紅梅.降低ABS樹脂殘單的工藝研究[J].煉油與化工,2010(3):9-10.
[3]潘祖仁.高分子化學[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97.
[4]趙繼忠,何承全.提高乳聚SBR生產裝置的轉化率[J].合成橡膠工業(yè),1996(5):297.
[5]陳朝陽.ABS樹脂的生產工藝技術及進展[J].廣東化工,2003(1):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