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乃壽
如何打造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是教師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
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構建高效優(yōu)質的物理課堂談點體會.
一、注重優(yōu)化課堂資源,建立有效
課堂
所謂有效課堂,就是把教師有效備課、有效組織課堂教學與學生的有效學習有機結合,從而達到高效學習.創(chuàng)設不同層次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學習的機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學情,在課堂上思考著、質疑著,以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例如,在講“勻變速直線運動”時,教材中舉出了一些實例,如火車、汽車等交通工具在開動后或停止前的一段時間內的運動,石塊從不太高的地方下落的運動,石塊被豎直向上拋出后向上的運動等,這些例子的共同點就是單向直線運動,因此,容易使學生狹隘地把“勻變速直線運動”理解為單向的.實際上,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概念,僅限定了“在相等的時間內速度的改變相等”,對速度的方向是否可變并未做要求,所以,有往返但在相等的時間內速度的改變相等的直線運動也屬于“勻變速直線運動”.
二、由“教”轉化為“導”,突出學
生的主體地位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教師不再是學生學習的包辦代替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留給學生適當充足的拓展空間和時間,讓他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導學生質疑、探究,使學生獲得有效的學習方法和策略.
例如,在初中已經學過“速度”,當時感到很容易理解,怎么到了高中感覺這么復雜呢?教師要在比較中引導學生理解這個概念.初中階段這樣理解“速度”:物理通過的路程與通過這一路程所用時間的比值叫速度,公式是v=s/t,其中s表示物體的路程.由于學習具有階段性,對物理概念的理解也是有階段性的.初中定義中是用的“路程”,速度的定義和公式都不談方向.初中階段對于運動的研究只局限于最簡單的勻速直線運動,而在勻速直線運動中,物體運動的方向不發(fā)生變化,所以避開了速度的方向問題;在勻速直線運動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所以也避開了位移和路程的區(qū)別,籠統(tǒng)地用路程和時間的比值定義速度.通過對比的“導”,或許學生更了解到物理量有兩類,一類是矢量,如速度、位移、力、加速度等,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二是標量,如長度、路程、時間、質量等,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矢量和標量運算方法不一樣,標量可以直接相加減,而矢量的運算則復雜得多,要根據矢量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三、重視實驗的演示操作,培養(yǎng)學
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只有在實踐中學習,學生的才智和創(chuàng)造力才能得以發(fā)揮,才能學會探究性學習.在探究活動過程中,學生不斷品嘗“發(fā)現”與“戰(zhàn)勝困難獲得成功”的喜悅,體驗探究的樂趣,而增強學好物理的信心.
例如,在講“電阻”時,對于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如果只是將結論直接給學生,學生往往很難記住或者搞不清長度、粗細、材料三者與電阻的比例關系是正比還是反比.如果采用小組合作探究式教學,讓學生分別在三種情況下(①材料、長度相同,粗細不同;②材料、粗細相同,長度不同;③長度、粗細相同,材料下同)進行探究,通過自己的實驗得出結論,將會使他們對三個因素的影響理解得更透徹.在探究過程中,教師可讓學生互相交流討論,就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交換意見,尋求解決的方法.有的學生在交流過程中發(fā)現問題:為什么實驗中導體的溫度都要保持一致呢?難道溫度也是一個影響因素?于是學生動手設計方案,動手做實驗,終于發(fā)現導體溫度越高,電阻越小,即溫度也是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一個因素.
四、巧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攻克教
學的重難點
多媒體課件能使課堂教學更加形象、生動,把抽象、枯燥的數字、圖形知識轉化成生動活潑的文字、圖像、視頻,使動畫與視聽相結合,讓學生的聽覺、視覺同時得到刺激,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記憶效率.在教學中合理使用多媒體,能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教學內容,加大課堂容量,增強信息反饋,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應用知識的綜合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五、加強方法引領和指導,注重后
進生的轉化
到了高中,有的學生出現“上課聽得懂,做題能力難提高”的現象.這些學生在運算能力、速度和技巧性、邏輯思維方面不具有優(yōu)勢,隨著學習內容的增多,學習信心降低.作為教師,要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信心出發(fā),從基礎知識入手,作業(yè)布置應有梯度,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使學生理解掌握高中物理學習的要領.教師對于物理解題方法的引導不能輕視,如圖象法的應用、受力分析中的整體法和隔離法的綜合運用、逆向思維發(fā)散思維方法的應用等.教師要將理論知識細化、分解,耐心地對特殊群體的學生進行講解,及時解決學生的疑問,從而提高物理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