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用真誠和智慧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幅色彩斑斕的童年畫卷,為學生譜寫一首優(yōu)美輕快的童年歌謠……”
——全體六年級語文老師這樣說
在寶帶小學有這樣的一個團體,他們豪情滿懷、齊心協(xié)力、團結協(xié)作、銳意進取,讓愛生奉獻成為他們不變的情懷,讓學習研究成為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來自六年級語文組。
這是一支具有教學優(yōu)勢的隊伍
六級教研組共有九位語文教師,均為本科學歷,其中吳中區(qū)語文學科帶頭人三名。其中俞國方教導主抓六年級語文教學工作,他積累了數(shù)年執(zhí)教六年級的經(jīng)驗,既是具有遠慮的設計規(guī)劃師,又是沖鋒在前、敢于試水的實踐者;陸春花、龔黎明、顧華、王燕、馬云雁等老師一直執(zhí)教中高年級,扎實的基本功、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令她們在教學中游刃有余;顧磊萍、丁洪進老師富有朝氣,工作似火,常常會迸發(fā)出靈感的火花。他們執(zhí)著,他們擁有更多的優(yōu)勢;他們取長補短,彰顯特色;他們更是一支富有戰(zhàn)斗力的團隊。
這是一支奮進向上的教師隊伍
他們深知:“教研組計劃是落實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研組的教研內容決定著老師們業(yè)務水平發(fā)展的方向,對于自身素質的提高起著關鍵性的影響?!遍_學伊始,組內的全體教師依據(jù)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結合學科特點和本校實際,集思廣益,慎重討論,確定了大家認可的、切實可行的工作目標和具體任務。組內成員還共同填寫“教研組活動安排表”“教學進度表”以及“教學計劃”。同時在教研內容上下功夫,從課堂教學入手,將課程改革落到實處。這樣一來,我們學習的目標更為明確,學習內容更加貼近了自身發(fā)展的需求,真正達到“為用而學、學以致用”的效果,老師們學習的勁兒也就更足了,為今后更好地開展教學教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堅實的基礎。
這是一支精誠合作的教師隊伍
六年級語文組是一支具有良好協(xié)作精神的團隊,雖然他們的教室分散在兩個樓層,但他們并沒有因此而“各掃門前雪”,相反,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風雨同舟,榮辱與共。他們始終堅信著“凝聚產(chǎn)生力量,團結誕生希望”,一起為教育事業(yè)努力著,奉獻著……
那是2010年9月中旬的一天,得知顧磊萍老師將要參加吳中區(qū)五年內青年教師說課、評課比賽。組內老師也一起忙開了,俞國方、丁洪進、劉淑老師幫忙梳理教材,確定課文重難點,幫忙“磨”課。組內龔黎明、王燕、顧華老師更是當起了“編外評委”。從說課時的眼神、表情、動作、到聲調的抑揚頓挫,都給予了很多好的建議,為了讓課堂教學更精致,劉淑、龔黎明老師陪同顧老師磨課至晚上12點鐘。在比賽當天,顧老師不負重望,獲得了區(qū)青年教師說課比賽一等獎,上課比賽二等獎。
在2010年12月,他們將要迎接區(qū)調研室來校調研。組內的教師早早開始鉆研教材、分組討論。當?shù)弥徖杳骼蠋煂⒋砹昙壗M進行課堂教學展示時。組內教師們更是傾力相助。備課、磨課、試上,在上課的前一天,俞國方教導、王燕老師、劉淑老師仍在與龔老師就某些細節(jié)而探討,雖然很晚了,大家都沒有吃飯,但誰都沒有一句怨言。因為他們深深地知道,他們的肩上,系著學校的榮譽。
這是一支腳踏實地的教師隊伍
“七認真”工作,是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更是基礎環(huán)節(jié),是作為一名教師最本色的工作。為了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每一位教師都把功夫花在備課上,研讀教材,研讀學生,精心地設計每一篇教案。在自己的備課中積極地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同時,他們組充分地發(fā)揮了集體備課的優(yōu)勢,抓住每周三的教研時間,圍繞疑難問題,積極討論,主動交流,每一份教案都匯聚了組內成員的集體智慧,大家在交流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為了不斷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本學年,學校進行了區(qū)學科帶頭人展示課活動,組內龔黎明、俞國方老師首當其沖,所執(zhí)教的《輪椅上的霍金》和《鞋匠的兒子》得到了老師們的好評。丁洪進老師和顧磊萍老師還上了專家指導課,得到了專家的精心指導,受益匪淺。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之下,每位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為了讓組內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更扎實,他們狠抓教學“七認真”,采用自查、互查、抽查相結合的形式,使組內呈現(xiàn)出相互督促,相互學習,相互競爭,積極向上的教研風氣。在互幫互助,你追我趕的良性競爭中,語文教學質量有了明顯地提高。
這是一支投身科研的教師隊伍
作為教導處主任,俞國方老師承擔了《實踐活動化教學,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實踐研究》和《在閱讀教學中關注有效生成的研究》這兩個科研課題。成為徜徉于科研領域,勇作教改的沖浪者,在他的引領下,教研組的成員各自確立了自己的微型課題,每位組員都將課題研究貫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圍繞課題搜集相關資料、結合教學實施實驗因子。他們勤于筆耕,反思、隨筆、論文時而出現(xiàn)在個人博客上,時而發(fā)表于各大雜志上,論文、教案評比里他們也常常榜上有名。僅一學年,組內老師就有6篇論文發(fā)表于全國、省市區(qū)刊物上,共有20余篇論文在各級各類比賽中獲獎。一年來,組內的教研成果位居學校榜首。
這是一支收獲頗豐的教師隊伍
幾年來,他們組里的語文教師注意加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注重課內外的緊密結合,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供了保證。同時,他們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征文比賽,為學生充分提供了學語文、用語文的空間。為了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他們還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書香之班”與“閱讀之星”活動,每個班級都自發(fā)地進行了課外閱讀,寫讀后感等活動。在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和指導下,學生正一天天茁壯成長,碩果累累。
人生沒有彩排,在過去的每一個日子里,我們都努力做最好的自己,用辛勤和智慧創(chuàng)造著幸福的教學人生。在嶄新的明天,我們還將——
蓄積能量,點燃學生學習的激情。
積累知識,喚醒學生沉睡的智慧。
精彩教學,留給學生思維的空間。
傾盡心血,滋潤學生如花的生命。
超越自我,引導學生放眼大世界。
——全體六年級語文老師又是這樣說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寶帶實驗小學)
華人時刊·校長2014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