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摘要:針對近來社會公民對于見義勇為、伸張正義等優(yōu)良美德行為變得越來越淡漠的問題,本文將通過運用博弈相關(guān)理論分析社會公民正義感缺失的原因,試圖找出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增強全社會公民維護正義的使命感。
關(guān)鍵詞:正義感缺失;維護正義;博弈
見義勇為、伸張正義等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德,但是近些年隨著“攙扶老人反被訛”“見義勇為反被處罰”等事件的出現(xiàn),使得我國社會公民在面對搶匪當眾搶劫、弱勢群體面臨危難等危害社會公共利益行為的時候變得畏畏縮縮、只顧自保,大家都采取相互觀望的態(tài)度,這不禁令人心寒。本文將通過建立相關(guān)博弈模型,試圖找到我國公民正義感缺失的行為原因,并對如何增強公民正義感的解決辦法進行簡要分析。
一、只有兩位局中人時的博弈分析
為了方便分析,我們先假定在面對社會危機時只有兩位參與人甲和乙,他們發(fā)現(xiàn)社會危機出現(xiàn)時(如搶匪搶劫、公共場所行竊等)的策略集都是(袖手旁觀,維護正義),若兩位參與人中只要有一人站出來維護正義,如打電話報警、呼叫專業(yè)人員等都將有效降低社會危機的負面效應(yīng),假設(shè)為社會帶來的效用為m(m>0),且每個社會成員都將獲得相同的社會效用m。但是維護正義是要付出成本的(如與歹徒搏斗時可能負傷、可能會被打擊報復(fù)等),假定成本為C,若二人都選擇袖手旁觀時,二人的效用都為0。同時假定二者是同時做出決策的,且做決策之前是不知道對方的策略,即本文暫不考慮動態(tài)博弈的境況。局中人甲和乙的支付矩陣如圖1。
如圖1所示,該博弈有兩個純策略(袖手旁觀,維護正義)、(維護正義,袖手旁觀),即二人都將選擇對方去維護正義我就不去,對方袖手旁觀我就去維護正義,但我們假定二者的決策是同時發(fā)生的,因而最終結(jié)局就是二人都存在依賴思維,都指望對方去維護正義,致使無人去伸張正義而造成社會效用的損失。當m-c>0,則該博弈是混合策略,假定甲和乙袖手旁觀和維護正義的概率都分別為x和1-x(0 為了降低維護正義的成本,提高公民積極維護正義的概率,政府可以采取對公民實施獎勵的措施,分兩種情況討論。其一是假若雙方都去維護正義使得社會危機得以有效化解,則二人都可以獲得獎勵n,其余假設(shè)與前文所述相同,則此時甲乙二人的博弈支付矩陣如圖2,可以求解出此混合博弈的納什均衡解為x**=c-nm-n,(1-x)**=m-cm-n。其二是假定不論甲和乙誰去維護正義都可以獲得獎勵n,則二人的博弈支付矩陣如圖3,求出該混合博弈納什均衡解為x***=c-nm,(1-x)***=m+n-cm。 二、有N個局中人時的博弈分析 上文討論的是只有兩位參與者,但是現(xiàn)實中參與社會危機的公民是不確定的,我們假定為N個參與者。假定每個參與者都以概率β選擇維護正義,則選擇袖手旁觀的概率為1-β(0<β<1)。若其中某一個人(假設(shè)為甲)選擇維護正義時,他的收益為m-c,若甲選擇袖手旁觀,則他的收益為m1-(1-β)N-1,根據(jù)概率β需使得甲選擇袖手旁觀和維護正義的期望收益相等,則可求出β*=1-(cm)1N-1,(1-β)*=(cm)1N-1,即每個參與者都以概率β*選擇維護正義,以概率(1-β)*選擇袖手旁觀。[1] 三、結(jié)論 1、從第一種只有甲和乙兩位參與者的博弈均衡解中可以發(fā)現(xiàn),公民選擇袖手旁觀的概率隨社會效用m的增加而減小,隨維護正義的成本c的增加而增大,表明若想增加公民維護正義的概率就應(yīng)當設(shè)法增加社會效用m,同時降低成本c。因此我們對政府給予獎勵的行為進行博弈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公民維護正義的概率與給予獎勵n、伸張正義成本c和獲得的社會效用m有關(guān),并且隨著獎勵n的增大,維護正義的概率也會增大。通過對甲、乙二人博弈的三種均衡解的比較可得x*>x**>x***(0 2、在有N個局中人參與維護正義博弈中,對均衡解(1-β)*進行分析可知,隨著參與人數(shù)N的增多,每個參與者選擇袖手旁觀的概率就會隨著增加,若N足夠大時,則可能會沒有人愿意維護正義,這也就是現(xiàn)實中為什么面對路面有人受傷不起時,雖然周圍有很多群眾卻無人伸出援手的原因,因此并不是面對社會危機公民人數(shù)增加就會增大維護正義的概率,事實往往相反,因為大家都在指望著其他人去伸張正義而自己卻保持觀望角色。 3、由于維護正義需要支付成本c的存在,使得公民不能時時選擇伸張正義,因此政府應(yīng)當在設(shè)法降低成本c,同時增加效用m上下功夫,如可以確立一套給予公民維護正義的獎勵規(guī)范來彌補其支付的成本,獎勵可以是物質(zhì)上的金錢獎勵,但從長遠來看更應(yīng)該給予其模范稱號、榮譽表彰等精神層面的獎勵,這不僅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模范帶頭作用,更能從心理層面培養(yǎng)公民的正義感,并通過加強道德宣傳與法制教育活動,逐漸形成一種良好的社會氛圍,增強公民維護正義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促進和諧社會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羅云峰.博弈論教程[M].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2007(95-97) [2]焦寶聰、陳蘭平.博弈論[M].首都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3 [3]周雅麗.基于三方的公共安全博弈分析[J].黎明職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2005-3 作者簡介:王永超,女,吉林通化人,江西師范大學(xué)政法學(xué)院2012級政治經(jīng)濟學(xué)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