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芳
摘 要 本文主要調查民族院校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情況,通過調查問卷和訪談對我校的176名來自不同專業(yè)一年級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民族院校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普遍較低,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 自主學習能力 調查分析 大學生 英語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識碼:A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Private College
English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HUANG Guofang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Baise, Guangxi 533000)
Abstract This paper surveys the situation of national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ability of institutional autonomy,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with 176 cases in our school from different professional grade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ability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llege students learn English national institutional autonomy capacity is generally low,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put forward recommendations accordingly.
Key word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0 引言
“自主學習”的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隨著認知心理學和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興起與發(fā)展,西方教育家倡導把培養(yǎng)學習者的學習責任作為教育的最終目的。①到了80年代中后期,眾多學者就自主學習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國內外開展的這些研究多是針對普通大學生而言,而針對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研究則很少,并且主要是在學生學習的動機問題、焦慮問題、語言文化環(huán)境和學習策略方面的探討。因此,本文通過對民族院校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調查和分析,以便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更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 自主學習能力的內涵
Holec(1981)最早提出的自主能力(autonomy)一詞, Holec認為,從學習者角度看,具備自主性學習能力意味著獲得確定學習的目標、內容、材料和方法,確定學習的時間、地點和進度,以及對學習進行評估的能力。②Little.D(1991) 將自主學習定義為“學習者負責有關學習活動的所有決策并決定如何執(zhí)行這些決策”,即自主學習者能夠獨立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以及能夠確立自己的一套評估體系。③不同的學者對這一概念有著不同的觀點(Dickinson 1993; Little wood 1999; Benson 2005等)??梢?,自主學習過程就是學習者自我管理和自我負責的過程。
2 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是社會的要求
由于民族地區(qū)各方面條件限制,大學英語教學仍基本采用以教師為主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得我們未能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教師容易滿堂灌,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得不到足夠的鍛煉,從而導致學生過分依賴教師、過分依賴課堂教學,被動學習,自主學習能力不強,自主性、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難以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教育部2004年頒發(fā)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明確指出了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如今,不管是社會的發(fā)展還是用人單位,對大學生英語水平和實踐運用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遠遠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因此,注重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成為我們廣大英語教師責無旁貸的責任。
3 研究方法
3.1 調查方法
使用的調查問卷,主要根據(jù)謝家樹編制的“大學生學習自主性量表”。該量表以Zimmerman提出的自主學習模型為依據(jù),并根據(jù)我校的實際情況進行了修改。本調查主要的目的是調查了解右江民族醫(yī)學院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情況。該問卷從對自主學習的認識、制定計劃和確立學習目標、學習策略、自我監(jiān)控、自我意志等六個方面對大學生自主學習情況進行調查。
3.2 調查對象
本課題組于2011年12月對176名非英語專業(yè)大一學生進行調查,調查對象來自我院各專業(yè)學生,生源大多來自邊遠地區(qū),調查發(fā)出問卷176份,收回176份,有效卷172份,有效率為 97.7%。
3.3 研究工具
采取調查問卷和部分面談兩種形式,調查問卷題為“民族院校學生英語學習情況調查表”,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大學生的自主學習狀況進行初步調查,然后采用個別面談的方式了解一些具體的情況,在此基礎上進行總結并歸納出大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3.4 數(shù)據(jù)收集與分析
收集數(shù)據(jù)后,按0-1分很差,1-2分比較差,2-3分基本合格,3-4分良好,4-5分優(yōu)秀,滿分為5分,對問卷所得進行量化,結合學生訪談的結果,客觀綜合地分析民族院校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情況。
4 結果與分析
4.1 問卷調查的結果
表1的數(shù)據(jù)是學生在學習各方面的表現(xiàn),由統(tǒng)計結果可以看出,學生在對英語自主學習的認識基本是清楚的;在學習策略的運用以及在制定學習計劃和確立學習目標方面不是令人很滿意;在自我監(jiān)控、自我意志方面的表現(xiàn)較弱。從整體來看,學生具有初步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有極少數(shù)在自主學習的某方面表現(xiàn)得很優(yōu)秀,但大多數(shù)學生在自主學習能力方面還是普遍較低。
表1 大學生自主學習狀況
4.2 民族院校學生目前英語自主學習存在的問題分析
4.2.1 對自主學習的認識
多數(shù)學生對自主學習的認識是清楚的,70%以上的學生基本了解如何進行自主學習。但當問及“平時你會主動去學習英語嗎?”只有15%左右的學生說會主動去學習。通過對個別學生的訪談,他們說,他們在校學英語是迫不得已,以后畢業(yè)了也用不上,從中可以了解到為什么學生不會主動去學習英語;有兩個學生說到,上了大學,英語不是他們的專業(yè),他們學習英語的目的主要是為通過等級考試和應付期末考試,感覺在大學里學英語沒多大意義,畢業(yè)了又用不上。由此可見,學生長期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習慣被動地接受知識,對“為什么學和如何去學?”并不很了解,而最主要的問題是,在大學英語學習中,他們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因此,學習動力不足,也就不會主動去進行學習。
4.2.2 學生使用策略情況
學生對學習策略了解得很少,訪談中,有的學生談到,他們不了解什么是學習策略,平時的學習只知道按自己的習慣來進行,據(jù)了解,課前認真預習的學生極少,有的學生認為預不預習無所謂,只要上課認真聽課做筆記就可以了,70%左右的學生偶爾也預習。在對使用有效的聽、說、讀、寫策略的問題上,受訪的多數(shù)同學談到,從來不知道什么是有效的聽、說、讀、寫策略,只是按照自己慣用的方法去做,也從未考慮過有沒有效。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對策略有效使用知之甚少,更無從談及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監(jiān)控和調整了。本人認為,之所以出現(xiàn)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是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重知識講授輕策略培訓的結果??梢姡處煈龑W生掌握各種學習策略并加強對策略的培訓及運用。
4.2.3 制定學習計劃和確立學習目標情況
當問及“你有制定過學習計劃嗎?”有的學生坦言,他們有制定過自己的學習計劃。據(jù)了解70%以上的學生有制定過英語學習計劃,不過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學生能根據(jù)自己的情況來制定計劃,有的雖然制定了學習計劃,但卻未能按計劃進行,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目標也不是很清楚,基本上都是跟著老師的步伐走。以上情況可說明,這與少數(shù)民族學生所處的成長環(huán)境有關,民族地區(qū),經(jīng)濟相對落后,缺乏競爭意識,致使他們在各方面缺乏計劃和目標意識,因此,引導和幫助學生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和確定學習目標成為教師必須解決的問題。
4.2.4 對學習過程的監(jiān)控情況
當問及“是否會找機會去運用英語?是否會將新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是否與他人合作學習?是否在學習過程中意識到錯誤的同時找出錯誤的原因?在訪談的8個學生當中,有3個學生說會找機會運用英語并將新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只有2個學生說會與他人合作學習;8個學生均表示,一般都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但只有2人表示會對錯誤進行更正??梢?,學生很少主動去尋找學習機會,很少會利用同學間的合作學習來提高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甚至有的學生還認為自主學習就是獨立學習;部分學生基本會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但很少人會主動地進行自我總結并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計劃。本人認為,這可能與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個性心理有關,許多民族學生性格較內向,個性也相對較強,同時,由于民族學生基礎較差,少數(shù)學生還可能存在自卑心理,因此,不愿與人合作,不會主動尋找學習機會,更談不上去監(jiān)控自己的學習過程。
4.2.5 影響自主學習因素情況
當問及“你認為影響自主學習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時,他們的回答各不相同,有的說是自制力太差,有的說是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還有的說是沒有好的學習方法和策略來指導自己的英語學習,甚至有少數(shù)學生認為,在大學以一次期考成績作為評定一學期的英語學習不合理。據(jù)了解,60%以上的同學認為缺乏自主學習能力是影響他們自主學習的主要原因,80%以上的同學認為需要教師在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方面的指導。由此可見,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僅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學校也要設法改革學生英語成績評定機制。
5 結束語
本研究表明:目前民族院校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普遍較低。作為民族院校的教師,應該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并幫助學生轉變學習觀念,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針對性地引導和指導學生對學習策略的使用,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以減少不利因素對學生的影響,切實把培養(yǎng)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作為長期的教學目標之一,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基金項目: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立項項目,桂教高教〔2011〕24號,項目編號:2011JGA091;右江民族醫(yī)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科研立項項目,右醫(yī)院字〔2011〕28號
注釋
① 徐錦芬,彭仁忠,吳衛(wèi)平.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調查與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1).
② 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ing[M].Chicago: Association Press,1981.
③ Little,D. Learner Autonomy: Definition, Issues and Problems. Publin:Authentik,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