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8日,第十三屆上海國際家電博覽會如期在上海舉行??ㄋ_帝Casarte作為國際高端家電品牌也一如既往地在家博會上發(fā)布了最新的“家電白皮書”。數十位來自全國各地的高端家庭代表及熱愛家居藝術的網友,應卡薩帝Casarte之邀,來到家博會現場,參與了卡薩帝“感知家居藝術,引領無界交互”粉絲同城匯互動。通過一系列視與聽的極致感受和趣味難忘的互動體驗,見證了卡薩帝以獨到“無界”理念,在行業(yè)內首次提出讓家電、家居、家庭一體化無界交融的創(chuàng)想,并打造全新C3整套家電和智能冰箱云平臺,推動“智慧家庭”生活新模式的實現,真正引領藝術家居一體化趨勢。
C3整套家電是2014年卡薩帝在“無界”理念下推出的第三代整套家電組合??ㄋ_帝是行業(yè)內第一家提出整套家電解決方案的高端品牌,本次的C3更是在前期整套的基礎上進行了優(yōu)化,能提供三種顏色全套家電并可模塊化組合的解決方案,完美匹配高端用戶家居風格,為改善高端人群一次裝修多次購買家電、以及整體家居風格的塑造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之道。更可貴的是,C3的誕生大大推進了智慧家庭的實現。以其中的冰箱為例,卡薩帝率行業(yè)之先推出“智能冰箱云平臺”,實現集“開放”、“社交”、“數據化”一體的生態(tài)化互動:用戶只需要通過手機微信,便能進入卡薩帝搭建的全開放社區(qū)參與產品開發(fā)、服務優(yōu)化;還可以建立屬于自己的各種圈子,與品牌站在一起構建話題、分享觀點;同樣通過微信平臺上的互動分享,還能讓卡薩帝基于每位用戶貢獻的數據實現產品與服務精準化,度身定制健康飲食管理……這讓卡薩帝家電的“無界”智慧真正融入用戶生活點滴,和他們零距離互動,以感官和心靈的共鳴體會到生活的藝術?;顒蝇F場,卡薩帝分享了《無界·高端家電趨勢白皮書》,通過對趨勢的把握以及對高端人群需求的洞察,將“無界”的內涵進行現場的展示與交互。
其實,“無界”這個概念在設計行業(yè)也是一直被廣泛討論的話題?!端囆g與設計》采訪了六位活躍在不同領域的設計師,他們從自己獨到的視角去解析“無界的智慧”。
李德庚:智慧就是從被動服務變成主動服務
? 李德庚
?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副主任
Q=《藝術與設計》; A=李德庚
Q > 你認為什么是“智能”?什么是“智慧”?
A > 我覺得從某種程度上講,“智能”是形容的是產品本身,而“智慧”更重要的是形容人和產品之間的關系。隨著智能的發(fā)展,很多產品提供的服務是從被動服務變成主動服務了,那就走到“智慧”的層面了。“智慧”是能夠根據具體生活的變化或者一個人的個體需求去主動、有預判性地適應他。我覺得從智能到智慧的轉變,是家電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如果給“智慧”一個定義的話,我認為有兩個方面:一是更進一步營造舒適感,另外一個是打開一扇門、一個空間。當然,我覺得“智能”和“智慧”的定義,一定不是只有一句話,它應該是有很多層面的解讀。
Q > 關于“無界”這個概念,你怎么理解?
A > 我認為“無界”也有兩個層面的意思。
第一個層面可以叫做“無縫”。每個人都要用自己的方式和審美去拼湊一個家居空間出來。那么在買家電的時候,往往也是一個一個地拼。而未來,就應該是讓整個拼接越來越“無縫”,整體營造出一個和諧的、讓人感覺到喜歡的氣場?!爸腔坌汀钡漠a品就是“無界”地隱形在整個空間氣場中,人們感受到的是整體的和諧。
“無界”的另一個層面的解讀,我認為是物和人的關系的界限。加拿大有一個媒介理論的先知,馬歇爾·麥克盧漢(Marshall Mcluhan),他就有一個有趣的媒介理論。他認為所有的媒介都是人的延伸。例如汽車是腿的延伸,望遠鏡是眼睛的延伸,衣服是皮膚的延伸。我覺得從這個角度來說的話,家具和家電也都是人的延伸。它們都是在解決人的需求,補足人類生活的能力。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人和日常生活用品,包括家具、家電,都是“無界”的?;蛘哒f,如果想要生活得好,生活得舒適的話,必須要讓它成為我們的延伸,有“無界體驗”才可以。
陳楠:“無界是讓生活回歸本質的大智慧”
Q=《藝術與設計》; A=陳楠
Q > “智能”和“智慧”,前者在產品設計,尤其家電產品上經常出現;后者則蘊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里,你怎么看待這兩個詞?
A > 智能更偏重于技術層面的改造,智慧更聰明。
技術革命會刺激人去思考,甚至會帶動一個思潮、新的生活方式出現。但同時“智能”就是單純的技術革新,不一定全是好的。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老人,很多時候很“智能”的東西他們是根本不可能學會去使用的,所以這個時候他就得拋棄“智能”,回歸非智能的生活。而“智慧”則上升到了一個哲學層面的認知。“智慧”之所以會代替“智能”,是因為很多時候“智能”不一定是好的、便利的,我們應該回到“智慧”的、哲學層面的、人的本性來思考。
Q > 生活中,設計無處不在。過去幾年,設計界一直在討論“跨界”這一概念,您對此有何看法?
A > 其實從設計專業(yè)來說,本來就沒有界,界限是人設定出來的??ㄋ_帝提出的“無界”概念是從根源上打破了界限,思考的空間更大了,那出來的產品自然也會更“無界”。
“無”的設計也是當今設計界比較流行的一個趨勢。“無”是一個很禪宗的意向,其本質是更重視事物和人的關系,精神上的感受,一個整體的氣質。所以“無界”的設計更重視材質的精致和講究,以及物和人之間的交流,從而帶來美感、精致、氣質、舒適等一切感受。如果把“智慧”作為哲學的話,那么“無界”就是它的實施層面。
我認為不管是家居還是家電的設計,要能回到哲學層面,就一定會超越智能和技能的羈絆。古代的梅瓶就是裝酒的,那為什么現代的家具、家電不能成為未來的藝術品呢?
所以卡薩帝這個“智慧”超越“智能”,“無界”超越“跨界”的提法,讓我們能夠在一個新的角度里來理解家居設計或者說生活設計的意義,不僅僅是用技術來解決問題,還要讓我們的生活回歸到精神的、個人喜好的,人性本身的大智慧上。
彥風:給設計一個出口
Q=《藝術與設計》; A=彥風
Q > 交互設計是近年來被廣泛提及的一個新的領域,您如何定義自己現在所做的工作?
A > 交互設計這幾年大家對它越來越熟悉了。它是關于人和設計產品的互動關系,有使用層面的,有情感層面的,希望達到的目的是讓這個產品給人的感受更愉悅、舒適。所以它其實不是一個設計專業(yè),它是一個思維方法論,貫穿于所有的設計工作中。我們掌握了這個思維方法,就能更好地給設計一個出口。
可以說交互設計是“智慧”層面的設計。它不僅跟人以及人所處的環(huán)境有關系,還上升到了生活層面。我認為“智慧”是以人為本,以生活為重心的設計。
“智能”和“智慧”的關系,其實就相當于科技和設計的關系。設計就應該是智慧的,不智慧的設計不是好設計;而“智能”是表述科技層面的應用。我認為科技給設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而設計給給科技提供了更多的靈感。
Q > 那么你認為怎樣才算是一個人性化的設計,一個好的設計呢?
A >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其實是“以人為本,以生活為重心”來進行設計。原來我們認為以用戶為核心的設計,就是人性化的好設計。但經過這么多年的變化,尤其近幾年科技對生活、藝術、設計的推動,我發(fā)現其實好的設計是需要在生活中來檢驗的,要以生活為重心來思考。
Q > 人要置身環(huán)境中,和環(huán)境有互動,要融合來看,其實這個也是“無界”這個概念里提及到的一個層面。
A > 對,我認為“無界”當然有很多層面的含義。但不管哪個層面,邊界模糊了、融合了,那空間一定是更大了。
從設計師的角度來看,“無界”這個詞代表了當下的一個趨勢。今天我們在做設計的時候,比如說家電,其實它不會只是解決一個功能上的問題了,它一定是解決了一種生活上的體驗,從而形成一種生活方式。所以當今的產品設計,不能拘泥于一個點去想,而應該是一條線,擴張性的、聯(lián)想性的。調性、色調、尺度、顏色、材質等這些問題會比以前顯得更加重要了,因為它要結合整體環(huán)境,所以設計的邊界其實是被打破了。從設計工作本身來說,這樣的結果是思考空間更大,更可以發(fā)揮設計師的想象力了。而從用戶體驗來看,比如現在家電很多配備了物聯(lián)網功能,你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對你的家電進行操控,這些體驗,就是“無界”這個概念最顯而易見的部分。而深層次,它創(chuàng)造的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建筑和空間的一體化、家居和家電的一體化,這是設計的一個趨勢”。
侯穎:一體化趨勢營造家的藝術
Q=《藝術與設計》; A=侯穎
Q >“智能”是在產品設計里提到比較多的一個詞,“智慧”是這次卡薩帝提出來的一個新的思考,您怎么看這兩個詞?
A >“智能”確實在產品設計,尤其家電產業(yè)中提及特別多的一個詞。但“智能”對我們的父輩來說是有障礙的,因為他們不是和“智能”一起成長,而是后來逐漸接觸并學習適應的,所以很多“智能”的東西,反而他們要費力地去學習怎么使用。另外,現在流行的“智能”并不一定是我們真正需要的,“智能”經常把簡單的東西復雜化,設計了很多我們并不實際需要的功能,反而產生了距離感。我相信好的產品,是不應該有這種使用上的距離感的,它應該更多的靠人的本能去判斷并方便使用。例如設計者可以通過顏色、造型等的一些暗示,要把高科技的東西簡易化,我覺得這樣產品才算是“智慧”的產品。
Q >“家電家居一體化”這個概念,您覺得這會是一個趨勢嗎?
A > 這個是毫無疑問的。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建筑師柯布西耶,在上個世紀很早就已經提出來“建筑和室內一體化”的概念,例如建筑師在設計房子的時候,就要考慮到室內陳設怎樣去規(guī)劃和設計。那今天我們說從室內再到家居,當然也應該是一體化思考的。像我自己家里,室內的空間陳設以及家具和家電,都是整體考慮的。因為我是一個設計師,可能空間的設計和家具、家電的選擇上會有主觀的控制力和一定的便利性。但這個過程對大多數的消費者來說是很大的挑戰(zhàn),因為他們選擇家具及家電的時候,大多會逐一挑選以及匹配,想要做到一體化和整體的和諧,就要考慮更多,確實有點為難。所以我認為未來“家電家居一體化”一定是一個趨勢。家電企業(yè)如果有完整的概念和風格,打破傳統(tǒng)意義上的行業(yè)區(qū)隔,生產更好融合于各類環(huán)境中的、完整的套系產品,這將為整個行業(yè)作出榜樣。
Q > 其實這就是“無界”概念里一個層面的意思,打破界限。
A >“無界”這個概念特別好,“家電家居一體化”是打破了家電和家居的界限。在使用和體驗層面,因為家具、家電和空間融合了,人在環(huán)境里也自然會覺得更加舒服,更容易地融入環(huán)境中。人和環(huán)境的“無界”,我相信也是“無界”更深層次的追求吧。
Q >“家的藝術”這個詞對您意味著什么?
A >“家的藝術”對我來說,最簡單的表達就是我不希望我家里有一件丑的東西,或者突兀的東西出現。我希望家里所有的陳設放在一起,最終呈現出來的是整體的氣質,這種氣質是有藝術的美感,同時讓人舒服且放松。
夏宇:追求“家的藝術”
Q=《藝術與設計》; A=夏宇
Q > 設計發(fā)展至今,已經從功能層面的需求轉向精神層面,在你看來,怎樣才算有智慧的設計?
A > 智慧的設計首先應該是一個適度的設計。所有的功能不應該完全平面展開在用戶面前,它應該是有層次的,根據用戶需求的不同,適度地展開在用戶面前。此外,它還應該是聰明的。比如,當我還沒下班的時候,就可以跟我的冰箱說我今天晚上想吃魚,然后冰箱就可以把魚解凍到一個合適的溫度,等我回家烹調。而“智能”僅僅是強調產品有這個能力,可以做很多事情。“智慧”就是不僅能做很多事情,還可以分辨什么是用戶需要的,什么是用戶不需要的。
對于家電產品而言,其實功能已經被弱化了,更多的是要給人們提供以審美或者其他一些輔助性的、對于生活品質有幫助的提升。
Q > 在家電家居一體化趨勢的驅動下,人們開始進一步探討設計的界限,你如何理解卡薩帝提出的“無界”概念?
A > 我覺得“無界”是一個非常好的概念。它可以提供給普通用戶一個很智慧的家電管家,它可以在我需要的時候提供給我很多的幫助,在我不需要的時候,它可以隱在后面,不會給我造成麻煩。
Q > 所以其實今天市場有這個需求,也有這個趨勢,我們需要更好的產品。
A > 是的。只有當好的設計出現在超市、家庭、大街小巷的時候,整個國家的設計水平才算是得到提高。人們在視覺和感知上接觸到的所有事物,都應該被精心設計過,這樣我們的生活才能更美好。所以,只有當人們每天使用的電視、洗衣機、冰箱、抽油煙機等等這些生活用品都既好看又好用,家的氛圍開始影響人們精神層面的時候,生活品質才算是真正提高了。其實在今天的中國,很多消費者都有這種迫切的需求,希望自己的家可以有藝術化的美感、有令人舒適的、“智慧化”的科技應用。這也是人們對“家的藝術”的追求。
蘇廣宇:更智慧的就是更本質的
Q=《藝術與設計》; A=蘇廣宇
Q > 人們總說設計應該貼合生活,融入生活,你對此有何看法?
A > 我做的是服裝設計,但服裝其實和家電一樣,生活中,它們都屬于我們的生活用品,是沒有界限的。服裝是必須要融入生活的,否則,一件衣服就會讓人穿著不舒服。而像家電產品,則需要讓人使用起來更加舒服簡單、能與生活呼應。
Q > 卡薩帝提出了“無界”設計的概念,這和你的某些看法不謀而合。
A >“無界”這個詞讓我想到一些互動的關系。人和環(huán)境的互動,人和產品的互動。比如我自己的服裝品牌現在在做的一系列是以“茶”為設計靈感的。我非常喜歡喝茶,我覺得茶是連接人的生活、傳統(tǒng)、自然、環(huán)境的一個媒介,很多喝茶的人說“人在草木間”,其實“草木”就是我們的環(huán)境。所以當人們談論茶的時候,就不只是“解渴”這一層面的事情,此時的“茶”是一種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產品也是一樣,它是連接環(huán)境和人的一個媒介。它要和人互動、和環(huán)境互動,讓我們在使用時可以更愉悅、更舒展。
這是一種情感、精神層面的互動。我想這也是“無界”概念里所應該涵蓋的,擁有“無界”精神的產品,才是藝術化的產品。
Q > 隨著科技的進步,產品功能不斷推陳出新,現在人們的話題更多地從“智能”開始向“智慧”轉變。你如何理解這兩個詞?
A > 我覺得“智能”主要說的是科技的應用。現在高科技的東西在生活中應用得比較多,但大部分科技應用其實是減緩了人類自身發(fā)展的速度?!爸腔邸钡脑O計應該更多地關注用戶體驗,以及產品和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就像服裝一樣,它不只是一個新面料出來后不假思索地直接應用,它需要實穿、適合生活,需要多方面貼合人的需求。我覺得這就是“智慧”,它考慮得更全面。更智慧的就是更本質的,是你生活中你不會去注意,但卻是你非常需要的。
Q > 其實我們的生活,是需要一個藝術化的想象的,是應該朝更藝術化的方向努力的。
A > 設計的誕生就是為了生活而誕生的,設計師不是藝術家,但是可以說好的生活是一種藝術。藝術也是和生活相關的。
所以很多設計師都喜歡無印良品的東西,而我對無印良品就沒什么感覺。我覺得無印良品缺少了手造、過程的美感,不能連接什么。沒有感情,跟我無法有那個互動,所以你要說“家的藝術”,那對我來說,我就會喜歡特別點的東西。像我做設計也一樣。我一開始追求“衣服要做得像件衣服”。后來我認為它需要包含某種意義。比如說對我或者我身邊的人、同時代的人,產生某種共鳴。我覺得這是衣服之外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