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中國地鐵圖書館產(chǎn)生的背景、服務模式等現(xiàn)狀,并針對當前地鐵圖書館所面臨的幾個困境進行探討,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地鐵 圖書館 服務模式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0-0192-02
一 產(chǎn)生的背景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加速,作為現(xiàn)代化公眾交通系統(tǒng)的軌道交通迅速崛起,因其方便快捷、準時、換乘靈活等特點,目前已成為城市居民出行的首選交通工作之一。據(jù)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網(wǎng)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2年底,中國大陸范圍內(nèi)開通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的城市共有16座,運營線路總計64條,運營長度總規(guī)模約1980公里,運營車站總數(shù)1291座,城市軌道交通日均客運量達2345萬乘次。特別是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起步早,目前已形成覆蓋面較廣的交通網(wǎng)絡。作為人流量如此之大的公共場所,其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地鐵圖書館孕育而生。
當今中國國民閱讀狀況不容樂觀。據(jù)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fā)布的第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diào)查結果顯示,2012年中國18~70周歲國民圖書閱讀率為54.9%,18~70周歲國民人均紙質(zhì)圖書的閱讀量為4.39本。與其他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如猶太人人居閱讀率為84本,韓國為11本,法國約8.4本。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國民閱讀率反映了其文化修養(yǎng)和基本素質(zhì)。中國國民閱讀率有待提高。地鐵圖書館的出現(xiàn),將閱讀無形地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不需要專門去圖書館,就可以方便地借閱圖書,不受時間、距離的限制,極大地提高了國民閱讀的積極性,增強了國民的文化素質(zhì),有助于營造濃厚的城市文化氛圍。
二 我國地鐵圖書館現(xiàn)狀
中國地鐵圖書館起步較晚,經(jīng)驗較為缺乏,經(jīng)過不斷地嘗試,形成當前幾種具有代表性的服務模式。
1.流動自助式圖書館
2008年8月底,上海地鐵9號線推出了流動自助圖書館,在沿途的12個車站設置書刊取閱架,為地鐵乘客免費提供各類圖書和雜志。乘客不需登記,可以自由取閱書刊,只需在出站時歸還即可。上海地鐵圖書館主要提供休閑時尚類圖書和雜志,乘客在乘坐地鐵時閱讀休閑書籍,既能緩解乘車焦躁情緒,同時也能了解更多資訊,提升素質(zhì),這種讀者自助式服務簡單方便,受到地鐵乘客的歡迎。但該地鐵圖書館投入運行后,圖書損失慘重。據(jù)新華網(wǎng)報道,運行第一周,上海地鐵圖書館平均每日流失圖書達500多本,運行一個月后,圖書冊數(shù)由開館時的4萬冊降至1萬多冊;運行兩個月之后,流失書刊達3萬多冊。上海地鐵圖書館丟書情況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2.傳統(tǒng)服務模式
2010年9月3日南京地鐵圖書館在南京地鐵1號線新街口站落成并開放,該地鐵圖書館是由金陵圖書館與南京地鐵公司攜手共建的,是公共圖書館設置在地鐵站內(nèi)部的服務網(wǎng)點。該館主要服務對象為地鐵站往來的市民。讀者需憑借身份證、公交卡、市民卡等登記辦理相關證件,并繳納100元押金就可以借書可以免費借閱書刊。該館藏書主要為兒童類、生活類、小說類圖書,每位讀者每次可以借4本書刊,借期為30天;還書可以就近選擇其他還書地,如金陵圖書館新館、長江路館以及遍布南京各地的各社區(qū)分館、汽車圖書館服務點等。南京地鐵圖書館服務模式延續(xù)了傳統(tǒng)圖書館的借書證和押金制度,保障了地鐵圖書館的書刊資源安全。
3.自助模式
2012年武漢開通地鐵圖書館,在地鐵2號線沿線安裝了多臺自助借書機,每臺自助借書機可儲存402本書,首次投入圖書8000多本。乘客可以通過刷武漢一卡通,在自助借書機進行借書、還書操作,還可以瀏覽最新書籍出版狀況,通過觸摸屏可下載最新電子書籍等等。武漢地鐵圖書館的服務形式為自助服務,是全國首個使用自助圖書機模式的地鐵圖書館,借還書不受時間限制,乘客在地鐵車站等車的同時,隨時借閱到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并可在沿途任何站點歸還。
三 地鐵圖書館存在的問題
地鐵圖書館是中國圖書館服務的新領域,是公共圖書館服務的延伸,不僅為地鐵增添書香氣息,更為提升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設和提高國民素質(zhì)作出了較大貢獻。我國地鐵圖書館運行幾年來,不斷積累經(jīng)驗,日益成熟,但也存在一些亟待改進和解決的問題。
1.文獻丟失和損壞
上海地鐵圖書館一直面臨著圖書丟失現(xiàn)象嚴重的問題,存在著一部分的歷史原因,由于上海地鐵以往有免費贈報的服務,很多乘客會誤認為地鐵圖書館里的書刊也是免費贈閱的,同時在地鐵里也缺乏醒目的提醒和必要的管理措施,因此不少人會習慣性地把書刊帶走,造成大量書刊的流失。除了圖書流失之外,紙質(zhì)書刊在使用過程中難免會有損壞的情況,圖書破損現(xiàn)象嚴重則會影響圖書的再流通。
2.文獻配置問題
地鐵圖書館所服務讀者群年齡跨度大、學歷背景和從事的職業(yè)都不盡相同,因此要找到讀者相對共同關注的內(nèi)容,吸引他們的眼球,合理配置地鐵圖書的文獻資源也顯得尤為重要。
由于乘客可以異地借還書,因此書刊會在地鐵各站之間流動,必然會造成有的站點人流量大書刊多,而有的站點卻書刊少,這種書刊分布不均的現(xiàn)象也會直接影響圖書的借閱率。
3.開放時間
南京地鐵圖書館開業(yè)一年多的時間里門可羅雀,鮮有人問津。通過對乘客的采訪可知,地鐵圖書館的開放時間是每天14∶00~16∶00點,節(jié)假日也閉館,但這個時間段并不是地鐵乘坐的高峰期,而且大多數(shù)人此時都在工作崗位上,無暇來館借書,因此相當長的時間里這個地鐵圖書館是個“擺設”。
四 建議
1.建立合理的制度,培養(yǎng)用戶文明用書的習慣
針對圖書丟失情況,可以通過在書刊上加蓋館章和提示章,在車站出入口、客服中心、站臺等區(qū)域,大量張貼提示乘客出站前歸還圖書的宣傳畫,還可在車廂廣播中插播語音提示,還可以通過廣播電視等大眾媒體對地鐵圖書館相關規(guī)則的宣傳和普及。另外,建立相應合理的規(guī)章制度是解決地鐵丟書情況的必要手段。在地鐵圖書館運營初期,安排少量工作人員進行實時的監(jiān)管和提醒,慢慢培養(yǎng)和規(guī)范乘客文明使用地鐵圖書館的習慣。此外,加大宣傳力度,告誡讀者要珍愛圖書,在使用過程中盡量不要損壞圖書,倡導讀者文明借閱的行為。已破損的圖書應進行適當?shù)募庸ぬ幚?,若破損嚴重影響流通的書刊,應盡快回收處理,以保障圖書的正常流通。
2.合理配置文獻資源
合理的配置地鐵圖書館文獻資源,以滿足不同群體讀者多方面的需求,提高地鐵圖書館利用率,是地鐵圖書館建設的重要問題。通過對南京地鐵圖書館開放初期進行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地鐵圖書館的讀者群所關注的書集中在兒童類、生活類和小說類,因此將地鐵圖書館打造成生活館,大大提高了圖書流通量。不同地鐵站點的讀者需求也存在較大差異,如武漢地鐵圖書館根據(jù)物流配送經(jīng)驗數(shù)據(jù)調(diào)查得知,常青花園、中山公園、寶通寺站借閱圖書以少兒類、生活保健類圖書居多;街道口、廣埠屯、光谷廣場站以素質(zhì)教育類、旅游類圖書居多;洪山廣場、中南路站以金融管理類圖書居多等。根據(jù)不同的讀者需求合理的配置文獻,可大大提高圖書的利用率。地鐵圖書館可以通過問卷調(diào)查等多種形式了解讀者的需求,調(diào)整館藏結構,從而滿足不同讀者的不同需求。
3.調(diào)整開放時間
對于傳統(tǒng)模式的地鐵圖書館,合理的開放時間是地鐵圖書館人氣聚集的關鍵性因素。南京地鐵圖書館根據(jù)乘客的采訪結果進行改進,合理地更改了開放時間,把開放時間調(diào)整為13∶00~19∶00,時間調(diào)整后,前來借還書的讀者量較之前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
五 結束語
地鐵圖書館是公共圖書館服務的延伸,方便地為人們增加了閱讀的機會,能將人們短暫零碎的時間利用起來,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公共圖書館數(shù)量少的不足。但我國地鐵圖書館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需要積累更多的管理運營經(jīng)驗,才能更好地為城市文化建設、提升國民素質(zhì)發(fā)揮作用。
參考文獻
[1]胡紹軍.關于地鐵圖書館實踐的探討——以上海、南京兩地的探索為例[J].圖書館雜志,2011(2)
[2]全國首家“地鐵圖書館”在武漢地鐵二號線開建[N].工人日報,2012.06.25
[3]找準讀者的“口味”,人氣就旺了 地鐵圖書館明年有望再開幾家[N].現(xiàn)代快報,2013.11.19
[4]武漢市民愛上地鐵圖書館[N].武漢晨報,2013.11.14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