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月俠 朱東敏 蔣婷婷
摘 要 迅速發(fā)展的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正深刻地改變和影響著軍事教育教學手段的方式方法,在信息技術高度發(fā)達的今天教育必須充分利用這些信息技術,改變傳統(tǒng)課堂上教員與學員之間單調的、令人乏味的教學模式,將網絡和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之中,以促進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 信息化 教學手段 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1充分認識信息化教學手段的作用
信息化教學手段主要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將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虛擬現實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應用于教學過程,學雙方在信息環(huán)境下的合作互動,促進學員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這種教學手段打破了以教員為中心、學員為主體、語介的基本內容傳授過程,將內容傳授的人性化放在了核心位置,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時空局限。
(1)擴展教學內容,促進教學過程持續(xù)性
課堂傳授的知識是有限的,傳遞的信息也是不連續(xù)的,當課堂講授的內容前后具有一定的連貫性時,由于黑板記錄的內容已,這時只能靠學員回憶來聯想,其教學內容連貫性和教學效果都會受到影響。信息化輔助教學則會克服以上不足,通技術循環(huán)演示教學內容。適時總結、強調、解釋,強化學員的往復記憶,加深對講授知識的理解,增強教學內容的連
(2)增進師生互動,激發(fā)學習熱情
教學設計、教案、教學課件、教學實踐軟件等教學資源借助于互聯網技術公開給學員,學員可以共享資源,自主學習,將學中的問題發(fā)布到網上教學系統(tǒng),通過網絡與教員進行答疑解惑,這樣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互動,使教員及時了解課堂果,以及時改進教學方式。信息化教學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滿足學員的視聽感官需求,調動學習積極性,激發(fā)情,活躍課堂教學氣氛,這些都是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所做不到的。
(3)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通過信息化教學手段,可以對單個學員情況進行分析、討論、評估和輔導,確保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可以根據學員的反映、變化進調整,真正做到教學服務于學員。因此,信息化教學手段必須全面考慮,精心安排,恰當整合,融入到教學過程的每節(jié),保證整體性、科學性、藝術性和技術性的統(tǒng)一結合,促進教學過程的“雙向互動”,保證教學效果。比如,課前網絡向學員公布教學內容,學員也可廣泛搜集信息,對新的教學內容有充分了解和準備。課中的重難點之外的內容,供信息資料的鏈接路徑,或網絡課程、學科網站的地址,學員可有選擇進行學習。課后,教員可通過個人網站、博客聊天等手段,提供深層次的,可廣泛參與的教學平臺,及時進行答疑解惑。
2改革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對策與建議
(1)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學水平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只有樹立了正確的理念,才會付諸正確的行動。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強調以教員為中心,教員是一切教學活織者與領導者,而學員作為認知的主體,一直處于被動的地位。這種模式充分發(fā)揮了教員的主導作用,便于組織和管同時也壓抑了學員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對學員各方面素質與能力的培養(yǎng)。隨著思想認識的不斷提高和理念研究深入,人才觀、價值觀、質量觀都發(fā)生了重大變化。素質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超前教育、開放教育、終身教育等現代教進入教學實踐,引發(fā)了教學領域的深刻變革,為教學改革奠定了堅定的思想基礎。教員要主動從知識的灌輸者和學員者,轉變?yōu)榻虒W活動的指導者、素質發(fā)展的促進者、學習創(chuàng)新的推動者,應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大力開發(fā)和廣泛使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啟發(fā)誘導,指引學員的思維方向,拓寬思維空間,培養(yǎng)思維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和整體教學
(2)加強教學信息人才隊伍建設
教學信息化人才根據其分工和任務的不同可以分為開發(fā)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和實干型人才。開發(fā)型人才是以研發(fā)為主的人才息化教育的開始,他們在編程和軟件開發(fā)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人才短缺最嚴重的一環(huán)。管理型人才主要負責息資源的規(guī)劃、調配和分配,管理型人才決定了信息化教學手段發(fā)展的方向。使用型人才隊伍的建設具有普遍意義,目標是比較容易實現的。目前,在教學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中,迫切需要發(fā)展的是研發(fā)型人才隊伍的建設。
(3)加強信息化教學實踐,深入普及教學應用
在研究信息化教學理論基礎的同時,應該積極地進行必要的教學實踐,在實踐中檢驗修正信息教學手段。教學實踐的目的是息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形式,檢驗使用效果。實踐方法可以采取先試點后推廣的做法,即在一兩個教學單位進行,通過集信息,查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試驗點可以定期總結,定期集體討論,并提出合理意見,從中不斷總結經驗。最后聽取相關專家意見,形成改進完善建議,最后推廣普及。
(4)正確認識信息化教學手段,加強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融合
信息化教學手段主要是以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為依托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具有傳播方式多,信息流量大、交互性能強,恰當運用信息教學手段對于優(yōu)化課堂教學確實大有裨益。但對于總的學習目標和全體學員來說,不存在一種普遍優(yōu)手段的教學手段。信息化教學手段的相對優(yōu)越性,決不能作為否定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借口。各種教學手段都具有各自的功能,在實際教學中,不同教學手段是相互補充,取長補短的關系,信息化教學手段只是教員授課的手段之一。只有化教學手段與其他教學手段結合起來,才能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因而,在對待傳統(tǒng)教學手段這一問題上,該繼承的該摒棄的摒棄,要做到信息化教學手段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辯證統(tǒng)一,優(yōu)勢互補。
參考文獻
[1] 林生,衛(wèi)紅,趙東平.信息化手段綜合應用初探[C].軍事教育技術理論創(chuàng)新與實踐,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