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秀峰
【摘要】多元化教學模式是當今高校教學中較為常用的教學模式,在鋼琴教學中也多有應用,對提高學生鋼琴水平,促進高校鋼琴教學的快速發(fā)展有著重大的作用。然而,目前有些高校中,鋼琴教師的教學很多還采用的是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而且未能及時對教學模式進行更新。文章主要對高校鋼琴多元化教學模式進行分析,筆者一直致力于研究,能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學習能得到有效率、全方位的提高,希望通過文章的探討,能夠進一步提高高校鋼琴教學的水平。
【關鍵詞】鋼琴教學;多元化教學模式;教學現(xiàn)狀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教改的不斷深入,社會對音樂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鋼琴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的改革也是必然所趨,只有通過一個全新的、完善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開展鋼琴教學,才能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鋼琴人才。
一、高校鋼琴教學現(xiàn)狀
(一)教學模式過于單一,一對一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與劣勢
在當今的高校鋼琴教學中,主要是以一對一的教學模式為主,我們也常稱之為鋼琴專業(yè)個別課,這也是傳統(tǒng)的經典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之所以一直被廣泛認可和應用,是有它存在的道理的。鋼琴專業(yè)教學的教與學是其根本,這需要專業(yè)教師具有高水平的業(yè)務能力,在一對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集中針對性地解決學生演奏時的問題和難題,學生得到了充分的理解與學習,這是專業(yè)學習鋼琴演奏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也是最最重要的。一對一的鋼琴教學有它的特色,而且是主要的教學模式,但一對一鋼琴教學的劣勢也是因為其一對一的鋼琴教學,學生學習過程中只有教師和學生兩人,沒有其他知識的人參與,長期如此教學模式,得到的知識會是片面的。很多高校再把這種教學模式作為唯一的鋼琴教學模式,其他教學模式展開的少,學生從不同角度所學到的知識就會減少。
(二)鋼琴教學課程設置傳統(tǒng)化
對于高校鋼琴教學來說,在課程的設置上過于傳統(tǒng)化。當今時代,音樂發(fā)展的步伐是很快的。在國外,很多國家的音樂教學模式在以豐富,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有的甚至是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國許多高校,鋼琴教學基本是以一周設置1至2節(jié)鋼琴專業(yè)課為主,其他就是些音樂基礎課了,與鋼琴有關的其他課程并不多,甚至是沒有。這種鋼琴教學課程設置的方式嚴重阻礙了學生鋼琴業(yè)務與音樂素質的綜合提高。
(三)以教師為教學的核心,忽視學生主體作用
鋼琴教學要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教學需要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然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常未能將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地發(fā)揮出來,過多的是以教師為教學的核心,對學生進行常規(guī)式、單一性的教學。從某種角度來講,這種教學方式嚴重制約了學生對鋼琴音樂的創(chuàng)新,學生過于依賴教師,使得學生只能走別人走過的路,不能按照自己的思想去對鋼琴進行創(chuàng)新。
(四)鋼琴教學考核機制過于單一
考核機制是對高校教學以及學生學習成績的一種評價方式,能夠從中發(fā)現(xiàn)教學中的不足,以及學生學習的缺點,并擬定相應的改進措施。然而,在當今高校鋼琴教學中的考核機制,卻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夠全面,考核機制過于單一,一般情況下只是針對學期性的考核機制,在一學期進行一次或兩次的考試,而且,考試內容對學生的考核也缺乏全面性,一般都是讓學生面對考核教師彈奏幾首鋼琴的曲目,再由相應的評分教師針對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評分作為學生的學習成績。這種考核機制無法滿足當今高校鋼琴教學的發(fā)展,對學生的考核成績認定也存在一定的不公平現(xiàn)象,對學生的發(fā)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二、高校鋼琴多元化教學模式的實施
(一)鋼琴專業(yè)課教學模式的多元化
傳統(tǒng)的鋼琴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今高校鋼琴教學的發(fā)展,因此,要對其教學模式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來提高高校鋼琴的教學效率,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鋼琴專業(yè)課一般是以個別課,一對一的模式進行輔導。教師在教學中,除了專業(yè)個別課,可以多采取小型集體課或公開課的形式,讓彼此的溝通形式更加多樣,學生之間也能形成互動,相互得到學習與幫助。關于小型集體課,筆者常年實踐得到的結果,經常開展集體課是可以有效解決鋼琴演奏的一些問題的,使學生得到有效進步。具體實施方法,可以以幾個學生作為目標:形成一個小型集體,專門討論一個專題難點或技巧,所有學生與老師可以互動討論,或者以演奏為目的,相互觀摩,可鍛煉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與心理素質,從課程形式上來看,小型集體課的課程教學可以說是專業(yè)個別課課程教學的一種補充,二者只有進行相互的配合才能夠實現(xiàn)最佳的鋼琴教學效果。開展公開課也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得到不同教師不同角度的指導。筆者曾有長期在西方國家德國留學的經驗,在德國高校鋼琴專業(yè)教學模式中,對于開展小型集體課和公開課的形式,就非常重視。而且開展這些課氛圍是十分活躍的,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都會形成很好的互動。因在國外,筆者接觸到不同國籍的學者,得知有些國家在多元化鋼琴教學模式上,對教學內容結構上也進行了調整,例如韓國的一些高校,鋼琴專業(yè)的教學領域教師分布是這樣的:有專門教基礎演奏的,可以打下扎實的基本功;有能解決各種技術難題的,此類教師演奏技巧高超,同時能解決學生的技術難題;還有專門啟發(fā)音樂的,此類教師樂感出眾,擅長音樂表現(xiàn)等等,這樣學生沒有固定的教師,各方面都有擅長的教師給予指導,所以在鋼琴學習上,學生能從各個角度學到透徹的方法,業(yè)務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這不失是一個非常好的多元化教學模式,亦是一種全新教學理念,已在國外一些院校形成一定規(guī)模,得到了肯定。所以多元化鋼琴教學模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學生可以得到全方位的學習與進步。如今,多元化教學模式應用越來越普遍,針對高校鋼琴的教學模式來說,應多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模式,要將高校鋼琴教育的特點充分地體現(xiàn)出來,并以培養(yǎng)綜合性的鋼琴人才為己任。
(二)鋼琴教學課程設置的多元化
鋼琴教學課程在大多數(shù)的高校都是每周設置1至2課程,多以專業(yè)個別課的形式授課。在這種傳統(tǒng)鋼琴教學課程的設置中,對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一定的制約性,因此,為了學生在鋼琴音樂學習的道路上走得更遠,以及結合社會對鋼琴人才的要求,應對高校鋼琴教學課程的設置進行改進,向著多元化的教學課程邁進。首先,要了解社會中對未來鋼琴人才的需求,再結合實際的教育課程設置進行改進,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鋼琴演奏能力以及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為己任,適當?shù)卣{整課程的設置。其次,高校鋼琴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應與其他的學科之間建立緊密的聯(lián)系,如果繼續(xù)秉承著傳統(tǒng)鋼琴教學課程設置的單一性的話,那么將會限制學生鋼琴的學習。因此,在實施高校鋼琴課程設置時,應掌握當今鋼琴的發(fā)展特點,并思考未來鋼琴的發(fā)展趨勢,以及與其他音樂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才能徹底地將單一的教學課程演變成多元化的教學課程。最后,對高校鋼琴多元化教學課程的設置,應將專業(yè)個別課學習與鋼琴有關的其他課程學習有效地結合起來,在專業(yè)個別課的教學中,主要是對學生對于鋼琴音樂存在疑難問題的解決,而與鋼琴有關的其他課程,這里包括鋼琴參與合作的室內樂重奏課、藝術歌曲伴奏課、雙鋼琴課、視奏課、即興伴奏課等等,筆者在國外留學期間,許多院校與鋼琴有關的課程設置在形式上是多種多樣的,非常注重學生在學習與鋼琴有關的這些課程的培養(yǎng)。綜上所述,高校鋼琴教學課程設置的多元化,會為高校鋼琴多元化教學帶來的成果,起到決定性作用。
(三)鋼琴教師教學的多元化
鋼琴教師在傳統(tǒng)的鋼琴專業(yè)個別課教學模式中,學生作為不同的個體,其本身在學習中產生的問題和具有的優(yōu)勢也是不同的,應以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為出發(fā)點,避免以教師為核心,進行單一性的教學。這就需要教師以學生作為主體,通過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角度的多元化的教學,這既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也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以學生作為主體,才會實現(xiàn)多元化的教學,使學生在多元化的教學中得到更大的進步。鋼琴教師在進行多元化教學時,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重視也尤為重要,例如視奏能力、即興伴奏能力等鋼琴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這些訓練方式能積累學生的伴奏經驗,對鋼琴音樂的學習發(fā)展都大有益處。我國高校學生在鋼琴專業(yè)學習中,很多是接受了單一的教學模式,視奏能力與即興伴奏能力欠缺,沒得到過充分鍛煉與學習,這也是在單一模式教育下,我國高校學生知識不夠多元化的體現(xiàn)。所以,鋼琴教師也要注重對學生各方面能力多元化教學的培養(yǎng)。
(四)鋼琴教學考核機制的多元化
傳統(tǒng)的高校鋼琴教學考核,主要是通過每學期的1至2次的考試來對學生的學習水平,以及掌握的鋼琴技巧進行評定,然而,這種一刀切的考核機制卻對學生產生很多不公平的現(xiàn)象,更埋沒了一些學生在鋼琴音樂方面的優(yōu)點,因此,要對這種考核機制進行改進,引進多元化的考核機制。在實際的考核中,不僅要發(fā)現(xiàn)學生在鋼琴方面的不足之處,同時還要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的閃光點,這也可以對其進行深化培訓,不斷發(fā)現(xiàn)學生的長處、彌補學生的短處。首先,要對管理進行改進,只有先做好管理才能在合理的管理制度下完善考核機制,高校鋼琴教學的管理應建立三位一體的鋼琴課程管理體制,主要從院系、教研室與學校的課程管理之間形成相互監(jiān)督、相互負責的管理形式,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高校鋼琴教學的管理水平,才能全面地推動鋼琴教學的深化改革,才能為高校鋼琴多元化教學考核打下夯實的基礎。其次,要加強高校鋼琴教學的考核機制的全面性,不僅要定期對學生進行考核,同時還應對學生的心理進行考試,主要是將考核的心理轉變成學生積極參與鋼琴學習的心理,不再讓學生將學習局限在考試的范疇,而是真正地去想學,去參與學習,徹底打破了傳統(tǒng)一學期1至兩次考核的限制,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鋼琴的積極性,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規(guī)避傳統(tǒng)教學考核中的很多弊端。最后,學生的學習水平不能以片面的考試來確定。高校鋼琴教學的每學期期末考試還是必須要有的,而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習水平來說,不能光靠期末考試的成績就能統(tǒng)統(tǒng)代表,要將對學生的考核滲透到學生日常的學習狀況、學習表現(xiàn)、出席等環(huán)節(jié)中,尤其是課上臨場發(fā)揮的能力,這都將作為學生的總體考核成績。通過以上的分析,要對高校鋼琴教學的考核機制進行建立,要保證其全面性、科學性,可以將期末考試的制度與平時學分制度相結合,在對兩者的占有評價比例進行合理的調整,這樣不僅能夠客觀地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評價,同時更保證考核的全面性。另外,在高校鋼琴期末考試的過程中,要保證考試成績的真實性,考試出題的科學性,這樣才能有效地反映出學生學習中的不足之處。這樣才能保證為高校鋼琴考試建立一個完善的、綜合性的、多元化的評價體制。
三、總結
伴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fā)展,高校鋼琴教學改革也在不斷地深入,通過本文對高校鋼琴多元化教學模式的分析,從中也發(fā)現(xiàn)當今高校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對建立高校鋼琴多元化教學模式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在日后的高校鋼琴教學中,應該根據(jù)社會的發(fā)展形勢,不斷地對鋼琴教學進行有效的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的良好發(fā)展,實現(xiàn)高校鋼琴教學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曾旭.提高高校鋼琴教學實效性的幾點思考[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2).
[2]張霞.普通高校音樂學專業(yè)鋼琴主修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藝術教育,2011,(5).
[3]苑韻.談高校多元化鋼琴教學體系改革[J].藝術教育,2008,(2).
[4]馮曉琦.培養(yǎng)學生鋼琴學習興趣的方法探討[J].才智,2012,(3).
[5]劉芳.我們愿意付出,因為我們熱愛——寫在“2013全國高等音樂院校鋼琴藝術指導學科發(fā)展論壇”后[J].鋼琴藝術,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