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蓉
摘 要:思想品德課的主要任務就是讓學生明辨是非,學會做人。做人,其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有利于其它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3-039-01
我們在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呢?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
一、授給聽課的方法
要求學生聽課時要做到“三要”1、要仔細地看??蠢蠋熤v課要集中注意力;看老師寫黑板,正副板書要分清;老師讀課本要看課本,對知識要點要準確落實到位,不要似是而非,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避免張冠李戴,答非所問。2、要認真地聽。聽清楚老師講的是什么,問的是什么,要跟上老師的講課思路。特別在課的開頭和結尾,在課的開頭,老師往往愛回顧上節(jié)所講內容并列出本節(jié)課要講的主要內容,在課的結尾老師往往要總結當堂課主要學了哪些知識要點。3、要好好地想??鬃釉唬骸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對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問題,要多問幾個為什么,要有主見,不要人云亦云,堅決克服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聽課弊病。4、及時地寫。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鄙险n我要求學生及時、準確地把老師所講的寫在便于提醒自己的地方。
二、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師若能指導學生學會在課本中作標記的方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現(xiàn)將我指導學生常用的幾種方法介紹如下:
勾:即要多讀并識記的一些概念或知識點,用“......”將其勾出,并在前面打“▲”這樣的標記,應掌握的概念就會在課本中清楚地顯示出來,在平時翻閱教材時也能多看兩遍。
點:就是在需要強調的關鍵詞語下面點上“......”,這樣,關鍵詞語就被突顯出來了。例如:“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的關鍵詞語就是“根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關鍵詞語是“最高”。
問:就是在需要提出問題的句子或者是一些易混的觀點、概念前面,加上符號“?”。這樣,一方面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防止所學的知識疏漏,另一方面也可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的習慣。比如:易混的概念“人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標:也就是標序號。即把理解某一問題需把握的觀點,依順序的不同,依次標出(1)(2)(3)……這樣就使問題變得要點化了。比如:改革的重要性在教材中是一段的內容,我就教學生一般根據句號或分號來劃分要點并依次標出序號。
三、有目的出好預習題,讓學生有節(jié)奏地閱讀教材
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預習,教師思想上要有目的,有意識地富于啟發(fā)性、緊扣教材、層次分明地出預習題,而且預習題的順序與要講課內容一致,并且題目的深淺度要適中。老師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采取小組互查、討論發(fā)言、精講與一般的講解相結合,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四、讓學生探究性學習
“學生學習的一個突出特征便是他們對學習的對象采取分析的態(tài)度”。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探究性要體現(xiàn)了能把課文和自然、社會、自我都作為學習資源。老師應教育學生的探究意識,有思考難題的習慣,要刺激引發(fā)學生提出相關問題,然后對難題展開相關系列的研究、分析活動,最后達到對難題的處理。老師要充實應用教材(教材是由三個基本要素,即信息、符號、媒介構成,用于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和思想的材料)本身的空間進行拓展,并相信學生有這種本領和潛力。如教學《自我新期待》中的“發(fā)現(xiàn)本身的潛在能力”的探究活動,讓學生探究難題:我真的有潛在能力嗎?怎么樣發(fā)掘本身的潛在能力?經過探究活動,使學生明白了“自我有著很大的發(fā)展空間,人的潛在能力是多方面的”。要培養(yǎng)方便于刺激引發(fā)潛在能力的習慣,就要從小事做起,從而達到了養(yǎng)成教育的目的,即教育學生的自立本領,健康品質的養(yǎng)成教育目標。
五、課堂上要積極主動發(fā)言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只有學生的積極參與,我們的思想品德課堂才會常教常新,時時充滿活力。
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發(fā)言呢?首先,我們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景,給學生創(chuàng)造發(fā)言的權利和機會。二是要多鼓勵學生,讓他們經常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三是教師要善于接納不同方面的意見。其次,要對學生要提出明確的要求:第一,同學發(fā)言時,做一個文明聽眾,做一個自尊和尊重他人的人。第二,當同學的意見與自己不合時,請你尊重他人,等同學講完后自己再發(fā)表意見或建議。
六、培養(yǎng)學生反思的習慣
引導學生對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有些學生在學習思想品德這門學科時費盡心力學了,成績不好,主要是因為死記硬背基礎知識而對當堂所學知識不會反思和理解。而有些學生學得很輕松,原因是他們會通過學習反思來加快學習進程,提高學習質量。
首先要教會學生在思想品德課堂上進行題后反思。這樣的反思學習思想品德的習慣的形成,要比教師講復習提綱、出達標檢測題效果要好得多。學生在交流復習思想品德知識小結時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比較高。
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日之功;糾正一個不良習慣更不是短時間能辦到的事。好習慣只有在長期反復的教育中才能養(yǎng)成,只要我們老師堅持不懈,我們的學生一定會從細節(jié)開始,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