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經華
(江蘇省海安縣高新區(qū)仁橋小學,江蘇海安,226600)
優(yōu)化課堂教學、打造高效課堂是當前小學課改的熱點。多媒體信息技術作為教育改革的重要技術手段,也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的青睞。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合理運用多媒體對于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引領學生探究學習,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小學生好奇心強,對新奇事物往往有著深厚的興趣,進而產生探究的欲望。正如古人所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而多媒體具有直觀形象、內容豐富、音畫并茂的特點,能夠充分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同時可以激發(fā)學生對新知的探求欲望。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好動、注意力不集中,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將數學知識融入形象易懂的圖案組合或數學趣味故事當中,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可以讓學生在愉悅、輕松的學習狀態(tài)下掌握知識。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上講,他們是知識意義的建構者,在教師的引領和指導下,學習、掌握、運用知識。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提高數學水平。而多媒體技術則是一種非常實在而有效的教學手段,教師在數學課堂上合理運用多媒體,給學生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投入到主動探究的學習情境中來。
具有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是新時期對人才的基本要求。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給學生創(chuàng)設廣闊的“問題空間”,引導學生在“問題空間”里自主探索、分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在彼此的交流和碰撞中,學生不斷地發(fā)現新知識,表達自己的見解,視野得到了開闊,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也潛移默化地得到了培養(yǎng)。
任何有效教學手段的運用都是為了服務課堂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課堂上的重點和難點。小學數學中有許多理論性強的概念、知識,它們一般都十分抽象,難以理解。如果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利用圖像、動畫等描述要點、分析重點,會取得一目了然的教學效果。如教學“小數乘法”時,在掌握乘法算理后,引導學生如何確定積的小數點位置便成了本課的教學難點。這時,便可以運用多媒體動畫呈現,數形結合、動靜結合,幫助學生確定積的小數位數,逐步化解教學難點,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教育領域中,計算機給教學改革帶來了質的飛躍。網絡為教學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利用多媒體課件把這些信息呈現給學生,將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有機整合起來,將大大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在數學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可以建立課堂合理的教與學的關系,幫助學生實現在學習過程中獲取豐富知識的目標,達到信息的最大化。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可以彌補傳統(tǒng)教學單調、枯燥的缺點,讓課堂變得豐富有趣,讓抽象、靜態(tài)的內容具象化、動態(tài)化,從而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提高數學能力,課堂教學的效果大大提升。
依據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他們不能較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課堂上,課本、教師、學生“三點一線”的教學環(huán)境已經不能滿足學生活躍的心理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開小差,學習效率差便是很正常的了。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們首先需要給學生營造出一個寬松的、有魅力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自主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而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則是行之有效的手段。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巧妙地利用多媒體,將枯燥、單一的內容形象化、豐富化,同時做到圖文并茂,通過聲、像、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主動學、樂意學,教學效果就會事半功倍。
數學教學中,很多知識、概念單純靠教師的講解、板書是不能達到較好效果的。多媒體課件能夠處理豐富的信息,有強大的模擬演示功能,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其這一特點,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過程。就空間物體形狀和位置關系來講,學生剛接觸立體圖形,空間想象能力普遍較差,利用多媒體可以充分展示相關空間物體的形狀,通過演示,引發(fā)學生聯想,啟迪學生的立體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想象能力。對于一些知識的形成過程,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演示,有助于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和掌握。如學習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時,先引導學生動手用學具拼圖(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矩形等),在動手過程中啟發(fā)學生思考怎樣把一個圖形變成另一個圖形,最后再用多媒體進行演示。圖形的動態(tài)割補,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推導面積公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動腦動手,思維活躍,很輕松地就掌握了課堂要點。
課堂上,鞏固練習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鞏固練習檢測了學生是否掌握了課堂要點,對學生的能力發(fā)展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課堂練習,分層設計,面向全體學生,能夠起到較好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許多教師認為鞏固練習就是對課堂例題的“重復演練”,這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失去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一定要注重從內容的展示形式上下工夫,注意變換、創(chuàng)新,以新鮮的形式吸引學生參與其中。如教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這一內容時,筆者利用多媒體設計了闖關游戲,并根據題目的難度設關,由易到難,吸引學生挑戰(zhàn)。在好勝心的驅使下,學生在興奮中逐步通關,不但鞏固了知識,也享受到了數學學習的樂趣。
多媒體信息技術是教學的輔助手段,在課堂教學中,如果運用不當,往往會適得其反。筆者認為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現在有不少教師在課堂上過分依賴多媒體,信息的過多輸入造成學生無所適從。課堂上由于教師對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把所有東西都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呈現,表面上是課堂信息量大,顯得“高效”,實際上學生抓不住學習的重點,來不及思考消化就被老師牽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學得云里霧里。因此,我們強調多媒體的運用要適度,有助于學生探究、發(fā)展的才用,反之,則不用。
適時引入多媒體包括在數學新知的形成過程中引入,在學生思維的障礙處引入,旨在幫助學生突破時間與空間、宏觀與微觀的限制,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讓學生充分理解知識的產生、發(fā)展過程,引導其思維的深入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思維品質,促進數學素養(yǎng)的提升。
[1] 宋雪來.論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教育科學,2014(2).
[2] 謝杏英.多媒體在小學課堂中的應用[J].廣西教育,2014(1).
[3] 李衛(wèi)華.現代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教學研究,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