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在央視馬年春晚中,公益廣告《筷子篇》親情亮相,在除夕團圓夜傳遞中國情感,弘揚中國文化,打動億萬華人。
廣告中有許多瞬間打動了我們:嬰兒時,長輩用筷子蘸各種味道來讓你辨別酸甜苦辣,是一種啟迪;媽媽教會你如何使用筷子,是一種傳承;孩提時,爸爸敲打你先下手夾菜的筷子,是一種明禮;長大后,你用筷子往媽媽的碗里夾上一塊她愛吃的菜,是一種感恩;除夕夜,熱氣騰騰的飯桌上擺滿了筷子,是一種團圓。孤獨的人通過添雙筷子找到了人情的溫暖, 相守的人通過筷子找到了彼此心靈的依靠……
啟迪、傳承、明禮、關(guān)愛、思念、守望、睦鄰、感恩等各種中國人含蓄的情感, 團結(jié)、和諧等中國人倡導(dǎo)的哲學生活態(tài)度都通過一雙筷子來表現(xiàn)。一雙筷子,承載中國數(shù)千年的文化內(nèi)涵。
一雙筷子,還能讓你想到什么?請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寫作指導(dǎo)
材料由 “筷子”引發(fā)對不同情感的關(guān)注與思考??傮w來看,應(yīng)該是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傳承與思考,對中國傳統(tǒng)哲學思想的一種領(lǐng)悟。本題最適合以小見大,從小小的筷子入手,深入到人的情感、民族的美德、國家的發(fā)展、文化的傳承……
學生對“筷子”都十分熟悉,都有很多可寫的東西。故可以寫一篇議論文,闡述對“筷子”的一些哲學思考;可以寫一篇記敘文,在對自己生活經(jīng)歷的敘述中以小見大;也可以寫一篇抒情散文,講述自己的心路歷程,分享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
例文
纏繞酸甜苦辣的你
□陳玉花
感知酸甜苦辣的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間也,你樂之,甘之。
筷子,你將酸甜苦辣凝聚在唇間,你是否也察覺到了那一縷縷溫情,一絲絲感動,一抹抹思念……
領(lǐng)略小小成就感的你笑得開懷。垂髻借助你初涉酸甜苦辣,你只是蜻蜓點水般地把點滴送進渴求的唇齒間,然后,等待他或她的一系列出人預(yù)料的反應(yīng)。當他或她泛起泡沫般多彩的笑容時,你長舒一口氣,繼而露出由內(nèi)而外的微笑。小心翼翼的你,笑得開懷的你,一定很溫暖和感動吧。是的,一定是的。
被和諧安寧圍繞的你依舊笑得開懷。長輩借助你給晚輩送去酸甜苦辣的寵愛,晚輩借助你遞去酸甜苦辣的關(guān)切。幼兒間的嬉戲,老人間的閑話家常,你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濃濃的溫情將你緊緊纏繞,你不停地吮吸這一點一滴的溫暖,嘴角不禁泛起漣漪。
處于尷尬嚴肅氣氛中的你,也樂觀以對。處于叛逆期的孩子在席間和父母發(fā)怒將你憤憤地摔到遠處,顫抖的你淚眼婆娑地盯著眼前不知所云的孩子。孩子揚長而去,充斥在耳邊的是父母的失望與不知所措,起初的你畏懼反省,之后的你樂觀以對,等待下次的晨曦,因為你知道,不論多么叛逆,孩子終究是愛著父母的。
你是火炬,傳遞著酸甜苦辣的溫情與感動;你是黏合劑,聯(lián)系著游子與親人的關(guān)懷備至;你是熊熊烈火,充溢著滌蕩心靈的溫暖……
纏繞你一身的酸甜苦辣慢慢在唇間彌漫,回旋。纏繞中華五千年文化的你,給炎黃子孫溫暖,以啟迪,以傳承。
評點
這是一篇融敘事、抒情、議論為一體的散文。作者以第二人稱進行記敘抒情,和筷子進行了深入的對話,形式新穎,行文順暢,別具一格。文章抒情意味很濃,讀來親切感人,特別是圍繞筷子所展現(xiàn)的三個畫面,刻畫比較具體,極具生活氣息,能引發(fā)讀者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