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嫦
摘要:習題課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基礎知識的有效途徑,也是教學的主要課型之一。通過習題課的教學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基礎、消除疑難、梳理知識、形成知識系統(tǒng),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使學生深化對物理思維方法的理解和應用。筆者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就如何提高物理習題課有效性和能讓學生在習題課中有更大的收獲,提出了幾點自己的建議,以便能更好地提高我們物理習題課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習題課 幫助學生 培養(yǎng) 深化 有效性
在上物理習題課時,面對教師的講解,學生表情呆滯,做起習題來不知如何入手,課堂氣氛沉悶,課堂效率低。學生常反映有時課上能聽懂教師的講解,但是課下仍然不會做題;也常聽教師抱怨,“這個題,我課上講了很多遍了,學生還是不會?!痹鯓硬拍茏寣W生愛聽,想聽我們的習題課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工夫。
一、在課前要抓住學生的信息反饋,了解學生的思維方式和特點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學生的思維方式是不同于教師的,所以上課總會有教師反映我覺得課講得很精彩呀,為什么學生還是一副“你在講什么”的表情呢?關鍵在于我們忽略了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過程和他們對事物的認識過程。所以在這個問題的解決上,有三點是我們應該做到的:(1)平時要多和學生溝通,了解他們的認知水平和思維方式;(2)習題課的編擬結束后,必須先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做;(3)在平時的批改作業(yè)、測試和答疑中注意收集學生常犯錯的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找出學生答題出現(xiàn)失誤的“關節(jié)”點,透徹分析、解疑糾錯,防止類似錯誤的再發(fā)生。
二、要精心選題,對題目作充分的準備
題目選得好不好,是關系到整節(jié)課的效果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讓學生知道題目在考綱中的要求很重要,因為學生知道了題目的重要性,不僅上課時會認真聽,認真做,認真思考,課后也會找相應的習題再鞏固。我覺得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選題:(1)知識和方法的基本應用。題目一定不能過難,太難會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是教師自己出題自己做,自己講,脫離了學生這一教學主體,學生學起來很被動;(2)題目的目的性、層次性和代表性。所選擇的題目,目的要明確,層次要兼顧好,通過這一題目要強化應用的知識,對應哪一層次的學生,應用的方法要有代表性,以及題目的可拓展性;(3)在實踐中不斷搜集整理典型題目,使學生課后遇到各類題目時,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就可降低題目的難度,增強解題的自信心;加強針對性訓練,克服缺點。
三、引起學生興趣,并善于把“身邊的物理”引入課堂
習題課對學生來說很枯燥,還有的學生對新課都不理解,更談不上會聽習題課了,更有的學生認為會解題沒什么作用,所以習題課一定要想辦法引起學生的興趣。首先習題課的導入應突出它的激發(fā)功能,使學生領悟到零散知識功能的不足,強烈地追求整合知識和方法的學習,對習題產(chǎn)生特殊的認知傾向。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直擊學生的知識薄弱處,根據(jù)學生平時練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搜集整理歸類,激起學生對知識和方法進一步整合學習的欲望,對習題課產(chǎn)生積極的認知傾向。另一個方面,在習題中加入一些生活中的物理,例如,講“天體運動”時加入一些宇航員在飛船中的生活,講“平拋運動”時加入一些體育運動,學生的興趣會更大,讓他們認識到物理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好物理的愿望。
四、講評的方式要多種多樣
習題課有很多種,包括上完新課后的知識鞏固,章節(jié)復習,專題復習,考后試卷評講和平時的練習卷。很多教師都照本宣科,講完方法后就按題目的序號一題一題講下去,沒有重難點,也沒有目標。一節(jié)課完成后,學生收獲不大。教師應針對不同類型的習題課選擇不同的講評方法,即使是同一種類型的習題課時常變換一下方法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講評試卷
最好是一考完或一做完就講,此時學生頭腦中留下的對試題解答情形的記憶表象還十分鮮明,在心理上他們也會強烈地想知道自己答題的結果。評講重點就是針對試卷和學生實際進行評析,切忌面面俱到,關鍵在于找到錯在哪里。課堂上可先讓學生互評、互論、互解,教師從旁點評,然后教師根據(jù)學生討論的情況和試題的重難點再詳解,教師必須增設一些問題,穿插在“舊”題中,采取變換角度,更換類型,改變條件等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新的疑問,促其深思,最后注意要把解題的規(guī)范性和評分的標準告訴學生;
(二)作業(yè)講評
作業(yè)是上完新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的體現(xiàn),教師清楚學生的情況,為了能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可采取先在黑板上把學生做的樣板抄出來,然后讓學生去點評,評完后讓學生總結思路和方法。
(三)練習評講
(1)先將題目展示并讓學生作答。(2)學生做完后可以利用投影儀或黑板把學生犯的錯例展示出來,讓學生自改。(3)教師作規(guī)范解答展示。(4)可略改題目讓學生發(fā)散思維。總之在講課的教學組織和方式上,注意貫徹落實到“以學生求解為中心的師生雙邊活動”。
五、引導學生總結,提高能力
不經(jīng)過自己思考的東西永遠是別人的,所以要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就必須讓學生學會自己總結經(jīng)驗和解題技巧。當然,學生不可能一下就會自己總結,所以一開始我們就可以引導他們把各個章節(jié)做過的題目反思一下,把有相同特點或相同解題方法或考察相同知識點的題目歸類在一起,那么各個章節(jié)的知識就可以按知識、方法、技巧去歸類。每章學完都這樣總結歸類,整個物理學下來,學生腦海中的知識網(wǎng)絡就會建立起來。例如,“動能定理和機械守恒在應用上的區(qū)別”,高一的學生是這樣總結的:當題目中出現(xiàn)“整個過程都是光滑或者是不計空氣阻力”這些字眼的優(yōu)先考慮用機械能守恒;而出現(xiàn)“粗糙或者是變力、曲線運動中做功”的就考慮動能定理。這兩個都是我們物理當中常考的,而且是以大題的形式出現(xiàn)的。課堂上講到這些問題學生一下子就可以想到用什么方法解題了,很有成就感。
總之,習題課的教學不僅要體現(xiàn)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師生關系,而且還應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發(fā)揮學生的內(nèi)在因素和他們的積極性,全面提高思維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許國梁,束炳如等改編.中學物理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 李景春,王沛清.物理習題教學[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責編 趙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