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杰
●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什么是傳感器,學習使用溫度傳感器制作溫控報警系統(tǒng)模型。認識Arduino平臺,正確連接溫控報警系統(tǒng)模型物理線路。能夠使用S4A編寫程序控制溫度傳感器實現溫度感應控制。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圖片展示認識LM35溫度傳感器、LED燈、220歐姆電阻等設備的電器特點,并使用它們組裝單燈溫度報警系統(tǒng)。拋出問題“分段報警系統(tǒng)”制作,分組思考,設計算法。依據上述單燈模型的經驗,分組制作,教師巡視指導。測試檢驗系統(tǒng)功能。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模型實驗,激發(fā)學習興趣,加強動手能力,感受技術,使用技術,提升創(chuàng)造力。
●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Arduino系統(tǒng),利用S4A編寫程序實現溫控報警系統(tǒng)模型。
難點:正確的物理線路連接。設計算法,解決問題。
● 教學過程
1.情境引入
教師展示芯世界、創(chuàng)客空間、英特爾等機構組織的極創(chuàng)48小時作品BMW。
師:各位同學是否知道,小黃人是憑借著什么躲避別人去摸它嗎?
學生對BMW十分感興趣,認真觀察了機器人的視頻。
設計意圖:通過視頻資料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出新課內容。
2.新知講授
(1)傳感器
師:小黃人能夠躲避人,憑借的是紅外線傳感器,通過它可以實現在手觸摸到它之前,提前躲避的功能,那什么是傳感器呢?(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能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guī)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今天是第一次帶大家做實驗,所以我們玩點簡單的,做一個溫控報警裝置。它的功能是當溫度高于20度,綠色LED報警燈亮起。請同學們從材料盒中找出LM35溫度傳感器和led燈及電阻,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們。
學生觀察溫度傳感器和LED燈,教師介紹相關引腳及極性。先觀察LM35溫度傳感器三根引腳的連接線。平的一面朝上,從左到右依次為5V、模擬口、GND。LED燈長的引腳為正極,短的引腳為負極。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傳感器和LED實物,初步認識LM35溫度傳感器和LED燈的結構。
(2)器件與控制板連接方式
師:這些器件無法實現上述功能,它們要與Arduino控制板正確連接以后,才能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LED燈與控制板連線。
先將綠色LED燈的正負引腳插入到面包板不同的列,再使用一根220歐姆電阻,一端插入LED燈正極所在列,另一端插入數字口10。使用一根杜邦線,一端插入LED燈負極所在列,另一端插入Arduino控制板的GND口。連接圖如圖1。
◇LM35溫度傳感器與控制板連線。
將LM35溫度傳感器平面朝前,三只引腳分別插在面包板不同的列。用一根紅色的杜邦線,一端插在LM35正5V口所在的列,另一端插在控制板5V口上。用一根黑色的杜邦線,一端插在LM35模擬口所在的列,另一端插在控制板模擬口0上。用一根綠色的杜邦線,一端插在LM35的GND口所在的列,另一端插在控制板模擬口GND口上(如圖2)。
學生按照圖示用杜邦線把LED與傳感器連接到Arduino主控板。
教師巡堂指導學生連線,學生小組互相檢查連線正確與否。確認連線正確后再插入USB線。
設計意圖:傳感器和LED實物連接Arduino主控板的操作十分重要。如果連接錯誤,輕則實驗無效果,嚴重的會造成Arduino主控板燒毀。使用對照圖示連線的方式可以降低操作難度。同時,利用小組成員互助,讓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幫助其他學生完成連線任務,確保連線正確。
(3)編制程序
師:傳感器和LED實物連好線后,怎樣控制讓他們工作起來呢?我們需要告訴Arduino控制板如何進行工作。
學生思考問題算法:如果溫度高于20度,讓綠燈亮起;否則綠燈不亮。
師:使用S4A的的積木塊,可以設定相應數字端口高低電壓。而積木塊可以獲取模擬口0的溫度變化值。具體腳本如圖3。
(4)檢測功能
學生運行程序,觀察LED燈是否亮(環(huán)境溫度值事先測量好),另外可以修改程序的溫度值,測試觀察,小組交流。
師:這樣一個模型能否對多個溫度節(jié)點區(qū)間實現不同的報警效果?
生:不能。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感受了解傳感器溫度感應,并為后面多燈感應做好準備。
3.拓展延伸
師:通過剛才的實驗,大家已經掌握對單個溫度區(qū)間的感應的控制,如果我們想對多個溫度區(qū)間進行感應控制該如何去做呢?請各組同學思考利用手中的設備可以實現什么樣的功能。(器材中有紅綠黃三只LED燈,三只電阻)
學生利用現有器材進行功能設計,并匯報。
教師給出功能設計:溫度大于60度時亮紅燈;溫度在40~59度時亮黃燈;溫度在20度以上39度以下亮綠燈。
學生根據多溫度報警的設計,小組制作,教師巡視指導,啟發(fā)引導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完善,完成多燈感應程序。
教師選取制作好的學生作品,進行演示實驗。程序代碼如圖4。
師:今天我們制作的溫控感應實驗,它們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的哪些方面呢?
學生小組內討論,推薦交流。點子有:溫控杯、孵化室、大棚養(yǎng)殖……
教師點評學生想法,鼓勵應用。
設計意圖:通過談話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在制作中,通過分析任務,為學生搭建解決問題的框架。幫助學生逐步養(yǎng)成解決問題的能力。
4.課堂總結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傳感器LED燈,知道了它們的連接方法,還能夠編寫腳本控制它們,最后還用它們做了個多溫度區(qū)間的溫控杯。
下面有幾個問題你能夠回答嗎?①傳感器的的三根引腳分別接到Arduino的哪些插孔?②LED燈的正極引腳為什么接在數字口;而LM35溫度傳感器的中間引腳接在了模擬口呢?③如果實驗現象不對,我們應該按照什么順序檢查?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回顧本課所學知識。
● 教學反思
本課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教學設計合理,學生的興趣被充分調動,都認真參與投入到實驗中。小組成員之間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連線、編程、測試。更難能可貴的是,做好的小組能夠充當小老師,去幫助其他沒有調試好的小組。在教學設計上的獨特之處:第二部分多溫度區(qū)間的報警模型的制作,教師并沒有直接去告訴學生制作一個什么樣的報警模型,而是讓學生依據手上有的器材進行設計,把創(chuàng)作的權利交給了學生,讓學生去設計,去制作。另外,本課中為了激勵學生學習興趣,我們送出了一套DFRobot Arduino基礎套件,作為最先完成實驗小組的獎勵,學生的熱情再一次被點燃,小組合作、組間的競爭順利展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