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璐璐,張志彬
(深圳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深圳 518127)
高職院校教學督導“督學”的功能與方式
柴璐璐,張志彬
(深圳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深圳 518127)
高校教學督導的職責是對教學工作進行監(jiān)督、檢查、評價和指導,工作內(nèi)容一般包括督教、督學、督管三個方面。在高職院校中,學生存在著不同的思想狀況和學習心理,如何發(fā)揮教學督導在“督學”中的作用,值得認真思考。本文初步提出高職院校教學督導“督學”工作的內(nèi)容、方法和途徑,以供同仁參考。
高職院校;教學督導;督學
高職院校教學督導工作發(fā)展至今二十余年,在廣大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已形成了相對健全的運行機制,履行著檢查、監(jiān)督、評價和指導的職責,在督促教學改革、加強教學管理、樹立教學典范、提高教學質量等方面取得了相應的成績。近年來,各高職院校教學督導從理論上達成共識的是:教學督導不可重督輕導,要以督促導,以導為主。在做法上基本一致的是:督導員主要任務是走進教室聽課、評課,給教師評分、寫評語,發(fā)現(xiàn)先進的教學經(jīng)驗及時推廣,以促進教學質量的穩(wěn)步提高,尤其幫助青年教師盡快站穩(wěn)講臺,并對教師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提供建議性的指導。而對于學生學得怎樣,學風如何,都是學生輔導員、班主任的事……這些看法無疑是把教學督導的定位弄偏了。雖然從大部分高職院校教學督導相關章程上可見其業(yè)務范疇包括督教、督學、督管幾個方面,但在實際工作中,“督教”往往成為各學校教學督導工作的重心,“督學”、“督管”常被束之高閣。
教學督導工作的重要目的是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發(fā)揮教師的潛能,鼓勵青年教師自我成長,但最終目標則是通過這些做法來完善學生的學習效果。作為教學督導工作中直接與之發(fā)生作用的“督學”功能十分必要,絕不容忽視。
督學是對學生學習進行檢查、督促和指導,主要工作是在了解大學生當前思想狀況的基礎上,督促、指導他們提高思想覺悟,加強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改進學習方法,優(yōu)化學習效果,培養(yǎng)德智體美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加強督學工作,要針對高職學生存在的各種不健康心理給予矯正,讓他們克服自卑、自傲的情緒,建立自信、自強的意識,努力提高學習主觀能動性,以促進良好學風的形成,從而達到督學的最終目的,為全方位提高教學質量打下良好的基礎。
對于教學督導來說,督學的方式有別于督教,督學的對象是學生,督教的對象是教師,作為督導機構和督導人員,可以直接面對督教對象——教師,給予督查、指導,但不宜直接面對學生進行督學(除收集和反饋教學信息之外)。督學工作基本上是間接完成的,一般要通過教師來實現(xiàn)。督導人員在督教的過程中注意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方面存在的問題,如遲到、曠課、上課玩游戲、考試作弊等,就應及時與相關教師交談、分析、建議,引導他們針對實際情況和問題去教育和幫助學生,克服不健康的心理因素,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改善學習狀態(tài),提高學習效果。
督學工作不直接面對學生,但可通過督教要求教師采取多種有效的方法進行督學。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督導人員對教師提出的要求較高,可供選擇的督學方法和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1.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是人生發(fā)展的重要年齡階段。這一階段,往往會有種種復雜、矛盾的心理變化,所引發(fā)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會對其日常的生活、學習和交往帶來深遠的影響。高職學生作為一個特定的社會群體,具有較為顯著的心理特征,他們逐漸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有自我管理的獨立人格,要求別人理解和尊重,在學習和生活中樂于進行自我指導。
2.備課備人,因材施教。高職院校學生的文化基礎參差不齊,且懸殊較大,這就要求教師備課備人,因材施教。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精加工,形成“階梯式”教學,對于程度好的學生,可布置更復雜學習任務或作業(yè),適當“開小灶”,以滿足其學習需要。對于基礎更差一些的學生,應針對不同的實際狀況加以指導,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要嚴管善待,循循善誘,不厭其煩,切忌急躁。
3.啟發(fā)激勵,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的主導作用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富有教學經(jīng)驗的教師,會注意應用啟發(fā)式教學法,運用任務導向,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和練習。對高職生來說,采取激勵手段保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也十分必要,例如用過程性評價代替單一的總結性評價。利用合適的教學素材,寓思想教育于課堂教學之中,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加強互動,重視學生技能培養(yǎng)。高職院校理想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不應滿足于“老師講、學生聽”的一般狀態(tài),要形成豐富的教學互動,寓教于練,寓教于做,營造出更接近“實際工作環(huán)境”的課堂氣氛。教師通過提問可抽查學生的聽課效果,引發(fā)學生課堂學習的主動性,教師更應該事先做好教學設計,讓學生有更多的動口或動手機會。高職生在校學習期間,我們要重視其專業(yè)能力訓練,更要重視其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從高職教育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總要求來看,站起來能說,坐下來會寫,這樣的基本素質和能力是非常需要的。我們的教師有意識地在課堂加強互動,不僅可以讓學生經(jīng)受專業(yè)技能訓練,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還可強化動口、動手的基本能力,有利于達到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的目的。
5.建立學生自我督管機制。發(fā)揮高職生自我管理的愿望和能力,教師幫助學生建立其自我管理機制也是最為直接和有效的督學途徑之一。在每個班級選拔責任心強的學生擔任信息員,及時收集學生對教師及教學的意見和想法,有所選擇地參與到教師及督導人員的教研活動或調研中,從學生角度,對自身和同學們的學習效果進行分析,提出建議供教師修訂和完善教學設計。此外,其自我管理還可體現(xiàn)在學生之間相互評價和促進等方面,通過相互間的協(xié)作,分享學習資源和觀點、見解,直至完成教師所布置的學習任務,這會對強化學習效果起到積極的作用,也會對“課堂以外的學習”有所鞏固和延展。
6.強化學生工作者的作用。任課教師的嚴格要求和正確引導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起主要的作用,但教學以外的學生工作和學生組織對其產(chǎn)生的影響也不可忽視。督學的另一個要點即不能將全部的注意力和要求強加在任課教師身上,應調動輔導員等學生工作者及在學生群體中影響力較大的團學組織的力量進行輔助性的評價和指導。同時,也可將任課教師對各班學生的評議情況匯總反饋至輔導員,使輔導員可以在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對所帶班級更深入和全面地了解,對學生的教育也會更加有的放矢。
總之,“督學”是通過面對教師,以教師為橋梁教育學生的一項系統(tǒng)工作。在此過程中,督導人員需要建立權威,關鍵在于督導員自身的素質和水平,要尊重教師,滿懷熱忱,公正真誠,敢于堅持原則,亦應做教師的良師益友。與教師建立和諧、互信、合作的關系,只有這樣,教師才會樂為橋梁,學生才會受益更多,教學過程也會更加順暢,達到督學的目的。
[1]梅傳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
[2]陳孝彬.教育管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G712
A
1674-9324(2014)04-0196-02
柴璐璐(1983-),女,遼寧鞍山人,深圳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學督導室教師,講師,研究方向:教學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