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玲 陳 艷
(濟寧醫(yī)學院附屬濟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山東 濟寧 272011)
近年來,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大量研究證明,農村留守兒童在心理發(fā)展各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尤其以孤獨感和社交焦慮最為突出[1]。影響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多種,其中家庭環(huán)境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有學者認為留守兒童家庭親密度和適應性較差,家庭環(huán)境值得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可從諸多方面反映[2]。有學者認為自我和諧與心理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3]。所謂自我和諧是指自我知覺間的一致性、自我內部的協(xié)調一致和自我與經驗之間的協(xié)調,自我和諧能夠顯著預測個體的抑郁性[4]。本文以自我和諧為著眼點來探析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同時,以家庭環(huán)境為立足點來探析影響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探討家庭環(huán)境與自我和諧的關系,以期為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提供干預對策。
選取2014年3月-4月間濟寧市某鄉(xiāng)鎮(zhèn)2所小學和2所中學符合條件的200名留守兒童與200名非留守兒童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條件:1)均符合關于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的界定標準[1];2)無智力障礙;3)無慢性病史及精神病史;4)之前同意,自愿參加本研究。留守兒童組與非留守兒童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留守兒童組與非留守兒童組一般資料比較
征得學校領導的知情同意,向符合條件的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調查前,告知學生調查的目的,填寫的方法及要求。問卷采用無記名方式填寫。對于答題不完整的問卷,要求學生補填完整后再收回。本次發(fā)放問卷400份,皆為有效問卷,有效率100%。
1.3.1自我和諧量表[5]該量表包括自我與經驗的不和諧、自我的靈活性、自我的刻板性3個分量表。本量表共有35個項目,采用5點式(1~5)評分,將自我的靈活性反向計分,再與其他兩個分量表得分相加計為總分,總分越高,自我和諧程度越低。
1.3.2家庭環(huán)境量表中文版(FES-CV)[6]該表共90個問題,包含親密度、情感表達、矛盾性、獨立性、成功性、知識性、娛樂性、道德宗教觀、組織性、控制性等描述家庭社會和環(huán)境的10個因子,分別評價10個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特征。該量表的每個條目采用“是、否”評分制:回答“是”評1分、回答“否”評2分。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
結果顯示,留守兒童矛盾性因子評分顯著高于非留守兒童,其他各因子評分均顯著低于非留守兒童 (P< 0.01)。見表2。
表2 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FES-CV評分結果比較(分,
結果顯示,留守兒童自我與經驗的不和諧與自我的刻板性兩因子評分顯著高于非留守兒童(P<0.01),自我的靈活性因子評分顯著低于非留守兒童(P<0.01)。見表3。
表3 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SCCS評分結果比較(分,
結果顯示,家庭環(huán)境因素與兒童自我和諧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見表4。
表4 家庭環(huán)境與自我和諧的相關性(r)
注:*P<0.01
家庭對兒童的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家庭不僅為兒童的發(fā)展提供物質保障,還提供重要的心理和情感支持。父母外出務工造成父母一方或雙方家庭角色的缺失,帶來了一系列不利于留守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家庭環(huán)境變化。本文結果顯示,在FES-CV量表評分中,留守兒童矛盾性因子評分顯著高于非留守兒童,其他9個因子評分均顯著低于非留守兒童(P<0.01),表明留守兒童家庭環(huán)境較差。這與洪恬[7]和范興華等[8]報道結果相一致。提示留守兒童家庭環(huán)境不佳,應引起社會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兒童自我意識反映了兒童對自己在社會環(huán)境中所處地位的認識。自我意識包括自我觀察、自我監(jiān)視、自我評價、自我體驗、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方面,是個體實現(xiàn)社會化目標、完善人格特征的重要保證[9]。自我和諧是個體心理自我意識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之一,所謂自我和諧指的是自我內部的協(xié)調一致以及自我與經驗之間的協(xié)調。意識中的自我概念與實際上的經驗產生分歧時,個體就會經歷或體驗到人格的不協(xié)調或不一致的狀態(tài)[10]。
本文結果顯示,在SCCS評分中,留守兒童自我與經驗的不和諧與自我的刻板性兩因子評分顯著高于非留守兒童,而自我的靈活性因子評分顯著低于非留守兒童(P<0.01)。表明留守兒童自我和諧性較差。左銀舫等[10]學者認為自我和諧程度對心理健康有顯著影響,心理健康狀況良好的中學生的自我和諧程度顯著高于心理健康狀況較差的學生。據此可以認為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不佳,自我意識較差。因此,本研究支持高亞兵[11]關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低于非留守兒童的觀點。
家庭功能在青少年心理發(fā)展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心理健康與家庭親密度和適應性密切相關[11]。本研究結果表3顯示,家庭環(huán)境因素與兒童自我和諧之間存在顯著相關,即家庭環(huán)境好的兒童,其自我和諧程度就高,反之就低。因此,本研究支持趙苗苗等[12]學者關于父母外出務工影響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觀點。這一結果表明,改善家庭環(huán)境可有助于提高兒童心理健康水平,樹立良好的自我意識。
[1] 周宗奎,孫曉軍,范翠英.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發(fā)展問題與對策[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15(6):119-125.
[2] 梁靜,趙玉芳,譚力.農村留守兒童家庭功能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7,28(7):631-634.
[3] 溫子棟,高健,朱瑩,等.大學生自我和諧與心理健康水平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16(10):1120-1123.
[4] 羅紅格,陳曉美,馬紅霞,等.高中生應對方式自我和諧對抑郁的影響[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4,35(1):124-125.
[5] 王登峰.自我和諧量表.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M].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314-315.
[6]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等.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267-276.
[7] 洪恬,王珊珊,黃平.留守兒童家庭環(huán)境狀況及其與自我概念-應對方式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2):221-223.
[8] 范興華,方曉義,陳鋒菊.留守兒童家庭處境不利問卷的編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1,19(6):715-719.
[9] 趙陽,劉彩霞,袁彩樂,等.影響學齡兒童自我意識發(fā)展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6,14(1):33-34.
[10] 左銀舫,李梓,李凌.中學生自我和諧與心理健康及其關系的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6,14(5):583-585.
[11] 高亞兵.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及人格發(fā)展特征[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8,24(8):917-919.
[12] 趙潔,林艷艷,曹光海.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與家庭親密度及適應性的相關性[J].山東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8,46(10):1012-1015.
[13] 趙苗苗,李慧,李 軍,等.父母外出務工對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J].中國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2,29(1):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