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虹
摘 要:在現階段,隨著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和諧校園的建設也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因此,本文將從教育學教育管理視角出發(fā),旨在通過教育學相關理論對和諧校園的管理和建設薦言薦策,進而促進和諧校園的發(fā)展。
關鍵詞:教育管理;和諧校園;學生管理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高校的招生規(guī)模也在不斷擴大,學生的數量和質量也出現了多元化的發(fā)展趨勢,因此,高校校園中也出現了一些不適應校園發(fā)展的現象,就此高校建設時期,高校應該順應發(fā)展潮流,積極推進和諧校園建設,從而為學生學習發(fā)展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環(huán)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現階段高校學生管理和校園建設的特點
在知識經濟高速發(fā)展的時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對于當前的高校學生來說,他們普遍生活在一個物質生活較為豐富的環(huán)境里,基本沒有受到過重大的挫折,且是大部分學生剛剛度過高壓力的高中時期,對大學生活充滿了好奇,他們喜歡接受新鮮事物和新的挑戰(zhàn),個性獨立、強烈。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當代大學生還處于普遍不成熟的階段,他們無論是生理和心理都需要其他人加強引導,特別是一些學生容易產生叛逆心理,對學校的管理制度不滿意,不遵守,以破壞學校的規(guī)范為樂趣,這嚴重違背了高校和諧校園建設的宗旨和要求,因此,我們更需要有一種全面的管理觀念和理論,對所有的學生進行管理,從而積極引導他們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進而促進校園文明的發(fā)展。
而對于學校的管理和建設來說,我國的高校發(fā)展歷經數十年風雨洗禮,已經形成了一種規(guī)范的學校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對于學校的長期發(fā)展具有重要的輔助作用,但是,隨著時代潮流的發(fā)展,人本主義和人權主義的思想潮流的發(fā)展也在要求高校要轉變管理方式,積極促進學生的思想解放和發(fā)展。
二、現階段校園建設和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制度不規(guī)范,造成高校管理漏洞
高校學生管理制度雖然是以國家法律規(guī)范為依據,具備了一定的法制性,但是歸根結底,管理條例和制度屬于行政部門的范疇,高校也不是法律仲裁部門,所以造成了高校在進行學生管理實施過程中的尷尬局面,學生制度管理在執(zhí)行過程中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效力,這種問題最主要出現在學生與高校的糾紛中,由于高校管理權限不清晰、管理程序不規(guī)范,高校在法律面前往往鎩羽而歸,造成高校的巨大損失。
(二)管理人員管理技能不足,不能勝任校園管理
在高校的管理層中,雖然有個別的管理專業(yè)的人才,但是大部分的管理者都是直接參與教學的教授和導師,他們在學業(yè)上或有重大成就,但是落實到高校管理工作中來,面對偌大學校的管理重擔,就有可能力有未逮。況且,教師通過言傳身教會對學生的發(fā)展產生深遠影響,而我國的教師普遍重言傳而輕身教,學生難以找到學習的榜樣,將不利于學生工作的開展。
(三)監(jiān)督激勵機制的缺失
高校的校園管理通過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而實現管理的目的,有效的激勵機制可以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去,并且促進學生自豪感和榮譽感的產生,滿足學生在成長中對自我利益的實現。目前,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激勵機制的缺失,不利于學生積極性的調動和長遠目標的設立,對于學生參與高校工作的熱情也造成了負面影響。
三、教育管理視角下加強和諧校園建設的途徑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的指導思想
高校管理者要在深入了解和諧校園的思想的基礎上積極轉變校園管理觀念,樹立人本管理的指導思想,即要以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出發(fā)點,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開發(fā)學生的潛能為目的,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在充分了解學生發(fā)展需求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方案,在方案中要體現出尊重學生的人格,寬容學生的錯誤,理解學生的差異,注重學生的參與,給予學生信任、提醒、激勵的內容,突出管理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增強學生的信心和成功的欲望,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自我評價、監(jiān)督、檢查、控制和調節(jié),從而保證學生“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激勵“功能的有效發(fā)揮。
(二)推進高校現代管理制度的構建
由于社會發(fā)展的日新月異,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與時俱進,而制度的不規(guī)范、不合理則會對人們的發(fā)展造成束縛,因此,必須要根據發(fā)展形勢對管理制度進行改革和完善。就高校制度管理工作而言,高校制度改革首先應該對現行的各種制度進行有效梳理,對不符合學校發(fā)展規(guī)律、不滿足學生發(fā)展要求,不利于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的制度要堅決予以廢除,保證高校管理制度的時代性、前沿性。同時,還需要對高校的各方面管理制度進行科學論證,大膽創(chuàng)新,主要從學生管理制度、教學管理制度、班級管理制度以及學?;A管理各項制度入手,進行深入的探討和研究,從建立現代管理制度入手,保證各項制度管理工作能夠簡潔明了、切實有效的進行。
(三)加大管理者管理技能培訓
由于高校管理工作的特殊性,高校教師在擔負起教書育人的職責時,也肩負起學生管理的重任,因此,高校教師在提高自身專業(yè)知識水平的同時應積極參加學生管理技能培訓。學生管理技能注重強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具備管理知識和管理技能的重要性,幫助教師在課堂教育教學活動中,有效使用管理手段,達到教書育人和管理育人的良好效果。
(四)推行學生參與校園管理工作
在學校體制下,我們要時刻清楚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也就確定了高校校園管理的基調,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中要堅持尊重學生的選擇,解放學生的思想,發(fā)展學生的能力,健全和完善學生管理條例和管理制度,為學生的成長提供開放、公平、公正的制度環(huán)境,幫助他們在制度的保障和支持下實現由他律向自律轉化。同時,也要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高校的制度管理中來,鼓勵由學生管學生,提高學生的自控能力,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的自由發(fā)展,實現了教書育人的根本目標和制度所訴求的價值。
四、小結
總之,高校和諧校園的建設已經成為現代高等教育發(fā)展的一大主題,在教育管理視角下,我國高校校園建設還缺乏有效機制,需要不斷從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者和學生參與等幾個方面不斷加強校園管理,從而為學生發(fā)展營造良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同利,許盈.構建和諧校園視角下的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7,(10).
[2]黨永軍.教育管理視閾下和諧校園的構建[J].成功(教育版),2013,(23).
[3]張譯丹.高校學生教育管理的博弈分析[D].四川師范大學,2007.DOI: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