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建華
《數(shù)學課程標準》強調(diào):應(yīng)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同時張?zhí)煨⒔淌谠?jīng)談到:口算是數(shù)感發(fā)展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它可以發(fā)展高層次的思維活動。口算不僅是筆算的基礎(chǔ)和臺階,更是一種不同的訓練,是課程中獨立的部分??谒阌泻芨叩膶嵱脙r值,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用到口算,比較復雜的運算過程中也會包含不少口算成分。因此,我決定先從訓練學生的口算能力入手來提高學學的整個計算能力。
一、小學生口算能力培養(yǎng)的途徑
1.尋找最適合學生的口算形式。剛開始訓練時我們采用小黑板的形式出示口算題,或教師指名口答或全班起搶答。訓練兩天后,我發(fā)現(xiàn)總有個別學生從中偷懶,特別是那種反應(yīng)慢、計算能力差的學生只要聽到別的同學報出答案,自己干脆就懶得再動腦筋算了,根本無法達到人人參與、人人提高的預期目的。于是,我們就改用口算卡片的形式進行練習,這也是我國眾多數(shù)學教師采用的方式。教師拿卡片,學生以開火車的形式來報結(jié)果。這樣訓練兩三天后,我們發(fā)現(xiàn)也不行。輪到回答問題的學生算得很認真,可他答完了后就覺得自己的任務(wù)完成了,可以一邊兒歇息去了,不能做到道道題都動腦筋的狀態(tài)。這樣學生參與面太小,可能在十幾分鐘訓練的時間里有的學生真正動腦筋算的只有一兩題。那么,如何能讓全班學生在十幾分鐘里人人動腦、題題算到呢?怎樣才能保證口算訓練的效率呢?為此,我們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終于,“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蔽覀兿肫鹪鴮W生進行數(shù)奧訓練時用到報聽算的形式,當時訓練效果還不錯,正好拿來試試。聽算訓練就是教師報算式,學生耳聽、眼看、手寫、心算,幾乎是把身體所有的感官都調(diào)動起來,參與到計算中去。這樣就要求學生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才能不掉隊,順利算下去。
2.密切關(guān)注學生口算訓練過程。第一次當我告訴學生我們將以聽算的形式練習口算時,學生詫異地問:“老師,語文課報聽寫,數(shù)學怎么報聽寫呀?”我們報聽算的具體做法就是:教師報算式,學生一邊聽一邊把算式記錄下來,教師報完,要求學生算完。每道算式只報一遍,全體學生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剛開始訓練時教師報題的速度要慢一些,并且吐字要清晰。報完一題后要稍作停頓,留出讓學生思考、計算的時間。教師要盡量照顧到全體學生的計算速度,特別是學困生的速度。剛開始進行聽算訓練時,總會有那么兩三個學生跟在教師的后面喊:“27.5加多少呀?什么?沒聽清楚,老師再報一遍?!蓖ㄟ^觀察,我發(fā)現(xiàn)這些喊叫的學生都是課堂上愛動的、注意力不集中、聽講習慣不好的學生。在我們訓練大約兩周后,全班每個學生就都能跟上教師的速度,準確地聽寫出算式,再也沒有這種喊叫的現(xiàn)象??磥砺犓阌柧毑粌H可以訓練學生的計算能力,還可以訓練學生聽講的能力,促進他們的有意注意。這真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聽算練習中除了師生要配合融洽,做到互動有序、高效以外。我們還要求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培養(yǎng)與他人合作學習的精神。每次聽算完畢,我總是讓前后座位的兩位學生互相交換作業(yè)本,然后全班以“開火車”的方式報得數(shù),其他人執(zhí)筆批改來訂正答案。以5分一題,每次報20道算式,共計100分來計算出分數(shù)。剛開始,總有一些學生因不信任別人而不愿交換作業(yè)本,也有人因為字跡潦草而導致算對也被別人判錯的情況,還有一些學生在批改過程中不負責任。如此種種互相扯皮、爭吵的情況時有發(fā)生。這就需要教師在訓練過程中密切關(guān)注學生,及時引導,不斷調(diào)整生生互動的準則,教給他們一些與他人合作的方法、技巧。
3.提供給學生最有效的口算材料。加強口算,不等于增加機械重復的口算題量,而是要做到口算訓練的科學化。有效地提供訓練材料對訓練效果特別重要,我們是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選擇聽算材料的:
(1)從學生的錯誤率來選擇口算材料。例如,25×4=100和24×5=120這兩道算式學生經(jīng)?;煜?,我們就隔三差五地報一報。還比如:人教版四年級上冊91頁第6題中:288÷16=18,很多學生容易算成288÷16=13或288÷16=22,我們分析學生只想到2×8=16或3x6=18。當除數(shù)中的某個數(shù)字與被除數(shù)中的某個數(shù)字有倍數(shù)關(guān)系或很接近時,學生就容易混淆出錯。在分析學生的錯誤癥結(jié)后,我設(shè)計了一組訓練算式:16×8=128、18x6=108、16×18=288、26÷18=7。(2)從后繼學習的作用來選擇訓練材料。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運算定律和簡便計算》中常常需要把算式分解成:25x4=100和125x8=1000,以達到簡便計算的目的。例如,125x32x25=125x8x4x25=(125x8)×(4x25)=1000x100=100000,于是我們就設(shè)計了下列四組算式提前進行訓練:①25x2=50 25x4=100、25x8=200 ②125x8=1000、125x4=500、125x2=250③125x8x2=2000、125×16=2000 ④25x4x4=400、25×16=400這幾組口算題不僅為后面的學習作準備,還幫助學生溝通了前后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運算思維能力。
二、反思
在對學生進行了近五個月的訓練后,我們發(fā)現(xiàn)口算訓練存在的問題還很多:
1.對學生的訓練只有長期堅持不懈,才能不斷提高。第一次聽算,大約一個班有7人全對。后來一路訓練下來全對的人數(shù)便呈現(xiàn)9人、11人、17人…逐漸增加的趨勢。在訓練一個多月后,全對的人數(shù)可達到25人左右。但這其間全對的人數(shù)也會出現(xiàn)一些波動。比如說,每個周一報聽算時錯的人就會多一些。我也問過學生為什么今天錯的人多一些,他們說:“因為昨天是周末,在家里沒有練,所以就退步了?!庇嬎隳芰Φ挠柧毚_實是個長期的過程,它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化,不使用也會退化的。古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彼晕覀兾虺觯簩W生的訓練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一定要堅持不懈,長期積累,才能使學生的計算能力不斷提高。
2.缺乏科學系統(tǒng)的訓練材料?,F(xiàn)在訓練中,我們組織的材料還較零散,還沒有建立一套適應(yīng)各個年級的、形成系列的口算訓練材料。
3.口算中的思維性訓練還不夠深入。有些學生沒有口算的技巧和策略,還用筆算的方法做口算題。
教學無止境,探索不止步。在口算教學的道路上我將繼續(xù)深入細致地研究下去,逐步改進、完善聽算這一訓練形式,把新課程理念一一滲透在自己日常教學的點滴中去,為他們的終身發(fā)展而奠基。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