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菁菁
摘要:“五課”教研、“兩課”評比過程中,認真?zhèn)湔n,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以學生為主體組織教學活動,及時自我反思,不斷升華課堂教學效果,能促進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關鍵詞:“五課”教研;“兩課”評比;實踐;思考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C-(2014)11-0042-02
“五課”教研、“兩課”評比過程中,認真?zhèn)湔n,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以學生為主體組織教學活動,及時自我反思,不斷升華課堂教學效果,無形中促進了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成長。筆者借助親身經歷談談感悟,請方家指點。
挖掘教材,整合資源
新課程理念下,教科書不再是完成教學活動的綱領性、權威性文件,教師作為課程的使用者、建設者、開發(fā)者,應深入挖掘教材,積累教學素材,加深對教材的理解深度,以促進教師與學生和諧統(tǒng)一地發(fā)展。筆者的參賽作品為學前教育美術課,對于學前教育專業(yè),其知識覆蓋面廣,強調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更應強調知識的滲透性與專業(yè)知識之間的轉化性。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除了有效開發(fā)教材以及本課程相關參考資料之外,為體現本專業(yè)不同課程知識之間的轉化性,筆者參考了其他課程的教科書,對所任教專業(yè)進行了分析,進行了資源整合。
瞄準專業(yè),呈現亮點
為在教學中體現不同課程之間的關聯性與差異性,需呈現本次說課的亮點?!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應讓幼兒感受藝術的美,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同時還要重視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這不僅要求幼兒教師自身有一定的藝術鑒賞力,還要能用豐富的語言將其表述出來。筆者根據要求,整合了美術課與幼兒故事創(chuàng)編、課件制作等課程資源,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展示課前準備的信息化內容(課件制作課程內容),課堂上用富有寓意的故事情節(jié)創(chuàng)作美術主題作品(幼兒故事創(chuàng)編內容),課后通過表演的方式展現美術課的成果(語言表演課內容)。如此生動活潑的主題美術課融多門課程于一體,筑牢了學生的美術功底,提升了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達成了教學目標。
反復實踐,不斷改進
筆者在課堂上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如說課課件中筆者通過FLASH軟件制作一段動畫視頻,呈現課堂的游戲環(huán)節(jié),生動而詳實,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也讓評委們眼前一亮,并一目了然。
眾所周知,“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是當下職教教師的追求。作為幼兒教師更應在活躍的課堂上展現積極陽光的生命活力。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只有真正了解了學生,才能尋找到最適合的教學方法與授課形式。教學質量的提升離不開教師對學生的深入了解。筆者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從利于自身學習的角度就下列內容談談自己的看法與想法:本單元的哪些內容最讓自己感興趣,以哪種授課形式更能讓自己感興趣,怎樣的互動才能讓自己快樂學習?!皞洹焙脤W生,才能進行有效教學。
說課中的課堂設計可以很完美,但其可實施性概率為多少卻不得而知。備課之后,筆者將本單元作為幾個平行班級的授課內容進行了多次演練,讓學生及時談感受,體驗筆者對本單元教學的每一步改進。這為達到教學目標、及時調整教學重難點、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提供了有力的依據。
身體力行,榜樣示范
人們常說:“教師無小節(jié),處處是楷?!?。教師行為對學生的影響極大,教師要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把言教與身教結合起來。對于說課中的教學設計,教師需要反復實踐才能加以改進。學生必然是本次比賽最近距離的參與者,教師對比賽付出的努力與堅持不懈的鉆研精神也會讓學生感到欽佩,并以教師為榜樣。學生在課堂中與筆者不厭其煩地配合,也可感受到他們對筆者的支持和肯定。學生是主體,筆者的比賽成果離不開學生的支持,因為他們參與了奮戰(zhàn)。備賽過程是一個學生逐漸容納老師,愿意吐露心聲的過程,讓師生彼此更加了解,為以后優(yōu)質化教學奠定了基礎。
校企合作,助推成長
近年來國家要求職業(yè)學校教師堅持在崗學習和校本研究,跟蹤行業(yè)企業(yè)用人標準,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升專業(yè)化水平。學前教育專業(yè)課程具有鮮明的理論綜合性和實踐操作性。傳統(tǒng)美術課程教學存在一些弊端,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進行教學改革,調整了課程的教學目標、內容、途徑、方法等,幫助學生形成了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提升了學生綜合設計與組織幼兒園美勞活動的能力。在學前專業(yè)學生幼兒園見習的跟蹤觀察中,筆者體會到課程改革的重要性,這也為制定學前專業(y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方案指明了方向。學生將筆者備賽試講的美術專業(yè)技能實地運用于幼兒課堂,引發(fā)了筆者對本單元教學目標的深度思考,為構思最適用的教學設計奠定了基礎。教師是一種專業(yè)化的職業(yè),校企合作不僅拓展了職業(yè)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空間,而且使職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更貼近實際。[1]備賽期間,筆者在參與學生企業(yè)實踐活動中,不斷更新專業(yè)知識,思考課程設置改革問題,這也開拓了筆者的教學思路。
比賽是幫助教師形成良好的師德、教育教學觀念的途徑,是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助推器,是拓寬教師教學思路的有效方式。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如果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參與比賽正是真正的教學研究。
參考文獻:
[1]龔梅.“五課”教研、“兩課”評比與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思考[J].職教通訊,2013(23).
(責任編輯:張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