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肝素+抗生素封管預防血液透析中心靜脈導管感染的效果。 方法 選取200例景德鎮(zhèn)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血透室中心靜脈置管血透患者,隨機分為A、B兩組,每組100例。A組用肝素+抗生素混合液封管,B組用純肝素封管,觀察兩組血透患者中心靜脈置管引發(fā)的感染及其他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并對比分析。 結(jié)果 A組中心靜脈置管的感染率為8.0%,B組中心靜脈置管的感染率為23.0%,A組中心靜脈置管的感染率明顯低于B組;兩組的滲血、出血以及堵塞等并發(fā)癥均無差異。 結(jié)論 肝素+抗生素混合液封管能有效預防血透中心靜脈置管引發(fā)的感染,且不增加其他并發(fā)癥,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健詞] 血透中心;中心靜脈置管;封管;預防感染
[中圖分類號] R459.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19-0137-03
慢性腎臟病是世界范圍內(nèi)公共健康問題,晚期慢性腎臟病患者80%以上都以血液透析治療維持生命。由于自體動靜脈內(nèi)瘺術后需一個成熟期,且相當一部分血液透析患者血管條件差,無法行動靜脈內(nèi)瘺術,因而中心靜脈置管在血透患者中普遍使用。中心靜脈置管存在許多并發(fā)癥,如血栓、出血、感染等,各家報道不一,但導管感染為最常見的并發(fā)癥[1]。導管感染輕者影響血液透析治療,重者則需拔管,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經(jīng)濟負擔,甚至威脅到患者的生命。本文選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200例景德鎮(zhèn)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血透室行中心靜脈置管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采用隨機對照研究方法,比較肝素+頭孢唑林鈉混合液與純肝素在中心靜脈置管封管中預防感染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1年1月~2012年12月200例景德鎮(zhèn)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血透室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中男111例,女89例,年齡19~83歲,平均(53.6±12.6)歲。原發(fā)病包括慢性腎炎94例、高血壓腎病47例、糖尿病腎病52例、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3例、多囊腎2例,其他2例。均行中心靜脈置管,其中頸內(nèi)靜脈置管152例、股靜脈置管45例、鎖骨下靜脈置管3例。
1.2 方法
1.2.1 材料 ①封管液:注射用頭孢唑林鈉:粉劑,0.5 g/瓶;肝素鈉注射液:水劑,12 500 U/2 mL(100 mg/2 mL)。②中心靜脈導管:艾貝爾臨時中心靜脈留置導管、泰科長期中心靜脈留置導管、巴德長期中心靜脈留置導管。上述材料在研究期間使用同一廠家產(chǎn)品。
1.2.2 分組方法 第一階段,選取2011年1~12月100例景德鎮(zhèn)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血透室行中心靜脈置管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行頭孢唑林鈉皮試,陰性患者隨機選取50例為A組,用肝素+頭孢唑林鈉混合液封管,剩余50例為B組,用純肝素封管。第二階段,選取2012年1~12月100例景德鎮(zhèn)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血透室行中心靜脈置管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行頭孢唑林鈉皮試,陰性患者隨機選取50例為A組,用肝素+頭孢唑林鈉混合液封管,剩余50例為B組,用純肝素封管。
1.2.3 手術方法 中心靜脈置管均在血透室手術間進行。采用Seldinger技術將導管置入中心靜脈內(nèi),成功后縫合固定,無菌紗布覆蓋[2]。操作人員嚴格無菌操作,過程不超過30 min。置管前患者均無出血傾向和感染現(xiàn)象。
1.2.4 封管液的配制 A組封管液的配制:用20 mL生理鹽水稀釋頭孢唑林鈉0.5 g,再用2 mL注射器先抽取0.1 mL頭孢唑林鈉稀釋液,然后再抽取1.4 mL純肝素形成肝素+頭孢唑林鈉混合液。肝素+頭孢唑林鈉混合液內(nèi)肝素的濃度為46.7 mg/mL,頭孢唑林鈉的濃度為1.7 mg/mL。B組封管液配制:用2 mL注射器抽取1.5 mL純肝素鈉注射液,肝素鈉的濃度為50 mg/mL。封管液現(xiàn)配現(xiàn)用。
1.2.5 上機及封管 每次上機操作前,操作人員戴口罩。先除去固定導管膠布,再在置管處鋪無菌治療巾,打開包裹導管的紗布,用0.5%碘伏消毒肝素帽及部分近端導管,打開肝素帽,用無菌注射器分別抽出動靜脈管內(nèi)封管液及部分殘余血液共5 mL以上,確認導管通暢后開始透析,透析過程中導管和透析管連結(jié)處用無菌治療巾覆蓋[2]。透析結(jié)束后,操作人員用20 mL注射器抽取15 mL生理鹽水分別將動靜脈管腔內(nèi)血液正壓快速沖盡,再根據(jù)動靜脈管腔內(nèi)容量大小分別正壓快速注入相應劑量的封管液,用一次性肝素帽旋緊,消毒肝素帽及近端導管,最后用無菌紗布包裹好固定在患者身上。導管置管口每次上機后即換藥一次,置管口涂紅霉素軟膏,用無菌紗布覆蓋。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組與對照組導管感染及其他并發(fā)癥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分析。其中兩組患者的平均年齡和平均置管時間為計量資料,以(x±s)表示,使用t檢驗;其余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為計數(shù)資料,使用χ2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A、B兩組患者基本情況比較
A、B兩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男女比例及原發(fā)病等情況基本相同(P >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2.2 A、B兩組導管使用情況比較
A、B兩組導管置入部位例數(shù)基本相同(P > 0.05),具有可比性;A組導管平均留置時間比B組導管平均留置時間長(P < 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A組拔管例數(shù)明顯比B組拔管例數(shù)少(P < 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導管相關感染包括出口感染、隧道感染、導管定植感染和導管相關性菌血癥,具有其中之一即可診斷。臨床癥狀常見:①發(fā)冷、發(fā)熱、寒顫,排除其他原因引起,透析暫停癥狀消失或減輕;②導管尖端細菌培養(yǎng)陽性;③血液培養(yǎng)陽性;④置管口皮膚紅、腫、熱、痛,有膿性分泌物。對血透患者來說,導管感染以出口感染和隧道感染為最多見[3]。
導管感染和導管栓塞是導致拔管的主要原因,導管感染和導管栓塞又互為因果關系,導管感染會增加導管栓塞的概率,導管栓塞也會加重導管感染,因此預防導管感染和導管栓塞是血透中心導管使用的最主要問題[4]。單純性肝素封管可以解決導管栓塞問題,但不能解決導管感染問題。由表3可見肝素+抗生素封管在預防導管栓塞的同時又較好地降低了導管的感染率。
抗凝血藥常見的有肝素、鏈激霉、尿激酶、枸櫞酸鈉、雙香豆素及其衍生物。枸櫞酸鈉為體外抗凝劑;雙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為口服抗凝藥,體外無抗凝作用;尿激酶一般只作體內(nèi)溶栓,用于預防血栓極少,且其療效和使用濃度未見詳細報道;肝素抗凝作用體內(nèi)體外均有效,抗凝作用強而迅速,其副作用主要是因過量而引起自發(fā)性出血,一旦發(fā)生出血現(xiàn)象即可用魚精蛋白對抗[5,6]。本研究中使用封管液中肝素濃度為46.7 mg/mL,總肝素封管量為17 500 U/d,未超過2 000 U/d這一正常范圍[7]。
理想的抗生素封管液應具備以下特點:①抗菌譜至少能覆蓋抗革蘭陽性球菌和革蘭陰性桿菌;②價格便宜,易于取得;③與抗凝劑同時使用而沒有相互作用;④在導管內(nèi)易于達到有效抗菌濃度。有報道慶大霉素與肝素混合易產(chǎn)生沉淀,且慶大霉素具有耳毒性;環(huán)丙沙星與肝素混合即可產(chǎn)生沉淀[8,9]。本研究中導管封管液使用抗生素為頭孢唑林鈉,與肝素混合后無混濁沉淀,穩(wěn)定性好,且頭孢唑林鈉為廣譜抗生素,抗菌譜兼顧革蘭陽性菌和革蘭陰性菌,尤其對革蘭陽性菌有較高的敏感性。而臨床研究證實,最常見的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球菌、綠膿假單胞桿菌及大腸桿菌等,其中革蘭陽性菌占52.0%~63.0%,革蘭陰性菌占24.0%~26.7%[10]。本研究中使用封管液中頭孢唑林鈉濃度為1.7 mg/mL,遠高于其在體內(nèi)達到的最高有效藥物血液濃度,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B組患者使用純肝素封管,其感染率為23.0%,A組患者使用肝素+頭孢唑林鈉混合液封管,其感染率為8.0%,A組較B組感染率下降一半以上,可見肝素+頭孢唑林鈉混合液封管明顯優(yōu)于純肝素封管,但兩組導管堵管情況比較無差異,可能與本血透中心操作人員嚴格操作流程及無菌技術相關。血透室對新來置管患者進行個人衛(wèi)生宣教,選有經(jīng)驗的醫(yī)師進行置管,盡量縮短置管時間,減少出血;上機下機操作人員戴口罩、帽子、手套;使用一次性肝素帽和透析器;導管置入口上機后即換藥,用紅霉素軟膏涂抹置入口,然后用一次性無菌紗布覆蓋;封管液正壓快速推入,夾管快,動作輕,不留空腔;導管出口端外面保持干凈,沒有殘余血漬,嚴格用碘伏消毒;血透室每天用紫外線消毒柜消毒兩次,每次1個小時;透析機每日消毒一次,反滲水生化指標定期監(jiān)測;血透室空氣每月進行菌落培養(yǎng)監(jiān)測。除特殊情況外,家屬不入血透室陪護。
總之,肝素+頭孢唑林鈉混合液由于其穩(wěn)定性好,在導管內(nèi)能達到有效治療濃度,有效降低導管感染,且操作簡單,是理想的中心靜脈導管封管液。
[參考文獻]
[1] 李振江,陳威,徐月清,等. 肝素+抗生素封管治療血透患者中心靜脈置管感染[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03,13(9):65-66.
[2] 林惠風. 實用血液凈化護理[M]. 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5:88-94.
[3] 黃雪芳,溫振英,練桂英,等. 頭孢曲松鈉加肝素封管治療血透患者中心靜脈導管感染的療效觀察[J]. 華北煤炭醫(yī)學院學報,2008, 10(1):74-75.
[4] 高惜春,趙興華. 慶大霉素和尿激酶預防中心靜脈導管感染和栓塞的臨床研究[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0,7(13):55-56.
[5] 梅長林,葉朝陽,趙學智. 實用透析手冊[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88-94.
[6] 王幼林,張銀娣. 藥理學[M]. 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149-151.
[7] 沈清瑞,葉任高,余學清. 血液凈化與腎移植[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52.
[8] 湯穎. 抗生素封管預防血透患者臨時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感染的研究[D]. 上海:復旦大學上海醫(yī)學院,2007.
[9] 梁莉,黃云劍,梁艷,等. 血液透析患者不同途徑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并發(fā)癥的對比研究[J]. 重慶醫(yī)學,2007,36(5):428-429.
[10] 李海波,候潔,高偉,等. 抗生素加肝素混合液封管預防中心靜脈置管感染價值[J]. 中國血液凈化,2007,6(5):286-288.
(收稿日期:2013-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