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不同生存期預后分析

    2013-12-31 00:00:00史國棟徐裕金孫曉江等
    中國現代醫(yī)生 2013年19期

    [摘要] 目的 通過比較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不同生存期的患者一般特征,分析影響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長期生存的因素。 方法 回顧性分析浙江省腫瘤醫(yī)院2005~2010年初診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251例患者。對生存期<6個月與生存期>2年的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吸煙、病理分型、治療方法、TN分期、轉移部位數、PS評分、是否腦轉移、并發(fā)癥等方面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應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檢驗進行生存比較。COX多因素分析對全組251例患者進行多因素分析。 結果 251例患者中位生存時間為10.48個月,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分別為17.53%、10.4%、2.79%。共44例(17.53%)患者生存期超過2年,其中超過5年的患者為7例(2.79%),74例(29.48%)患者生存期短于6個月。生存期<6個月與>2年的患者在性別、病理、治療方法、N分期、轉移部位數、PS評分、腦轉移方面差異具有顯著性。COX多因素分析顯示,淋巴結轉移為N0或N1(P = 0.000),PS評分為0~1(P = 0.000),多學科治療(P = 0.01),單發(fā)肺內或骨轉移(P=0.00),非吸煙(P=0.019)是患者長期生存的有利因素。 結論 淋巴結轉移為N0或N1、PS評分為0~1、單一肺內或骨轉移、接受多種治療方法、女性、腺癌可能作為預測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長期生存的因素。

    [關鍵詞] 非小細胞肺癌;轉移性;長期生存;預后因素

    [中圖分類號] R743.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19-0010-03

    肺癌是人類最常見的腫瘤之一,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約占80%~85%。盡管目前手術是治療肺癌最有效的方法,但約30%~40%的NSCLC在診斷時即屬于晚期[1],失去了手術切除的機會。含鉑兩藥方案是目前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標準方案,研究證明,含鉑方案具有改善患者預后的作用[2]。但是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預后較差,1年生存率約30%,2年生存率不超過10%[3]。但臨床中部分患者通過積極治療長期生存,目前國內外對這部分長期存活的患者報道較少,本文回顧性分析了浙江省腫瘤醫(yī)院2005~2010年收治的初次確診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251例患者,分析生存期超過2年的44例患者及生存期短于6個月的74例患者的一般特征,以期通過臨床特征了解影響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預后的一般因素。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浙江省腫瘤醫(yī)院2005~2010年6年間收治的初次診斷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251例患者,TNM分期根據國際肺癌研究會2009年第7版分期標準。所有患者通過胸部CT、腹部CT或超聲、骨掃描、頭顱CT或MRI等檢查,其中243例患者通過胸腔穿刺、經皮肺穿刺、胸腔鏡、縱隔鏡等病理學確診,8例患者因年齡及自身因素臨床診斷為肺癌。病理分型依據2004年WHO病理分型標準。

    1.2 隨訪

    從患者第1次治療結束出院后開始隨訪,死亡者至死亡時間隨訪截止,存活者隨訪截止至2011年6月30日。中位隨訪時間14.5個月。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0.0 版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生存率計算用壽命表法,采用Cox regression分析多變量資料與生存預后的關系,生存資料比較用Kaplan-Meier法。生存期以患者第1次接受治療自患者死亡,至隨訪截止時仍存活者為截尾數據。P < 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一般特征

    251例患者中鱗癌 45 例(17.9%),腺癌162例(64.3%),腺鱗癌10例(4.0%),低分化癌16例(6.3%),其他18例(7.1%),其中男160 例(63.7%),女 91 例(36.3%),男女比例為1.76∶1,中位年齡(64.00±10.68)歲,年齡20~87歲。單發(fā)轉移者172 例(68.53%),轉移部位≥2個者 79 例(31.47%)。 44例長期存活與生存期短于6個月的患者比較見表1。

    2.2 治療手段

    251例患者接受以化療為主的多種治療方法,單純化療者110例(43.82%),聯合治療者76例(30.28%),單純支持治療49例。44例生存期>2年的患者單純化療18例(40.91%),聯合治療者23例(52.27%),生存期<6個月的患者單純化療比例為52.70%,高于全組和生存期>2年的患者,聯合治療者17例(22.97%),低于全組及生存期>2年者。生存期超過2年的患者中手術治療者8例,其中單純手術3例,術后輔助化療5例,行手術治療者中位生存時間為39.00個月,具體治療方法及比較見表2。

    2.3 生存狀況

    251例患者中位生存時間為 10.48個月,1年生存率17.6%、2年生存率 10.4%,5年生存率3.79%。其中44例生存時間超過2年的患者中位生存時間為41.56個月,44例患者一線治療PFS為8.00個月。生存期<6個月的患者中位生存時間為3.48個月。7例患者生存期超過5年(表3)。

    2.4 長期生存與生存期短于6個月的患者比較

    表1顯示兩者在性別(P=0.001)、吸煙(P<0.01)、N分期(P=0.023)、轉移部位(P=0.000)、PS評分(P<0.01)、腦轉移(P=0.000)等方面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COX多因素回歸分析表明,N分期(P=0.000)、PS評分為0~1(P=0.000)、單一肺內或骨轉移(P=0.00)、服用EGFR-TKI(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P=0.00)、多學科治療(P=0.01)為影響患者長期生存的因素(表4)。

    3 討論

    肺癌已經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殺手,其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所占比重大,生存期短,成為肺癌治療方面最為棘手的問題。含鉑一線化療方案能夠有效延長患者的生存,已經成為目前晚期肺癌標準方案。近幾年隨著靶向藥物異軍突起,靶向治療已經占據了肺癌治療領域的重要位置[4-7],但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中位生存時間仍然不超過1年[8],能夠達到長期生存的患者仍然較少。Hiroaki Satoh等[9]報道了72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中僅8例(11.1%)生存時間超過2年。本研究251例患者其中生存期超過2年的患者為44例,2年生存率為10.4%,與報道相仿。

    NCCN目前推薦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治療以姑息化療為主。歐洲一項研究[10]表明,生存期超過4年的晚期肺癌患者79%一線含鉑方案治療后采用其他治療方法。Okamoto[11]報道的222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19例患者采用手術為主的治療方法,其中對于N1或N0的患者其2年和5年生存期為70%和47%,本組44例患者中8例肺內轉移患者對原發(fā)病灶進行了切除,其中5例患者行術后輔助化療。其中位生存時間為39.00個月,分析發(fā)現此8例患者 6例為同側肺內轉移,通過肺葉或全肺切除,部分患者能夠延長生存時間,這恰好驗證了第7版新TNM分期中同側異葉轉移由Ⅳ期變?yōu)棰笃诘脑騕12]。但由于本研究樣本量太少,還不足以說明手術在肺內轉移患者中的地位。對于N0或N1的患者其遠處轉移的潛能遠較N2或N3低,因此如果通過化療及其他治療將原發(fā)病灶控制,便可提高患者預后。本研究證實生存期較長的患者在淋巴結轉移方面兩組差異顯著(P=0.000)。本組7例生存時間超過5年的患者其N分期全部為N0或N1,與前面的研究相似。多學科綜合治療是提高晚期患者生存期及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顯示,單純化療與最佳支持治療相比能有效提高預后,多學科綜合治療較單純化療也有提高(P=0.001)。本研究證實,化療配合其他治療在提高患者生存方面療效顯著,251例患者生存曲線顯示,多學科綜合治療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時間。

    Tatsuro Okamoto[11]等報道的17例生存時間超過2年的患者中16例為單發(fā)轉移,其中單發(fā)肺內和骨轉移者共10例,該研究證實單發(fā)轉移是患者長期存活的重要因素(P=0.031),本組44例患者中單發(fā)轉移40例(90.91%),其中單發(fā)肺或骨轉移36例(81.82%),與生存期<6個月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

    Yoshino I等[13]報道了1 123例非小細胞肺癌一般生存情況,結果表明,腺癌是影響預后的獨立因素,其他研究也證實,腺癌患者生存期普遍長于非腺癌患者,可能原因是腺癌細胞對于化療藥物敏感 ,本組44例長期生存患者中腺癌35例,與生存期較短的患者之間差異比較有顯著性意義(P=0.000)。另外,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時間一般長于男性患者,Jennifer B[14]統(tǒng)計了全美17年間228 527名肺癌患者生存情況,其中女性患者81 843例,結果表明,女性患者無論是2年生存期還是5年生存期均顯著高于男性患者,該結論與國內廖美琳等[15]統(tǒng)計上海地區(qū)女性肺癌發(fā)病情況結論一致,本組251例患者91例女性患者1年、2年生存率分別為25.56%、15.56%,明顯高于男性13.32%、7.50%的比例。生存超過2年的患者中,女性22例,男女比例為1∶1,高于全組 251例患者比例,與生存期<6個月的患者比較差異也較為顯著(P=0.001),其原因可能與女性患者EGFR突變比例較高有關。

    本研究的結論顯示,淋巴結轉移為N0或N1、PS評分為0~1、單一肺內或骨轉移、接受多種治療方法、女性、腺癌可能作為預測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長期生存的因素。

    [參考文獻]

    [1] Novell S,Le Chevalier T. Chemotherapy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rt 1. Early-stage disease[J]. Oncology(Williston Park),2003,17(3):357-364.

    [2] Nicum S,Cullen MH. Chemotherapy versus palliative care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Anticancer Drugs,2000,11(8):603-607.

    [3] Albain KS,Crowley JJ,LeBlanc M,et al. Survival determinants in extensive-stag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the Southwest Oncology Group experience[J]. J Clin Oncol,1991,9:1618-1626.

    [4] Shepherd FA,Rodrigues Pereira J,Ciuleanu T, et al. Erlotinib in previously treat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N Engl J Med,2005,353:123-132.

    [5] Thatcher N,Chang A,Parikh P,et al. Gefitinib plus best supportive care in previously treated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results from a randomised,placebo-controlled,multicentre study (Iressa Survival Evaluation in Lung Cancer)[J]. Lancet,2005,366:1527-1537.

    [6] Mitsudomi T,Morita S,Yatabe Y,et al. Getinib versus cisplatin plus docetaxel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harbouring mutations of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WJTOG3405):an open label, randomised phase 3 trial[J]. Lancet Oncol,2010,11:121-128.

    [7] Maemondo M,Inoue A,Kobayashi K,et al. Getinib or chemotherapy for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with mutated EGFR[J]. N Engl J Med,2010,362:2380-2388.

    [8] Schiller JH,Harrington D,Belani CP,et al. Comparison of four chemotherapy regimens for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N Engl J Med,2002,346:92-98.

    [9] Hiroaki Satoh,Hiroichi Ishikawa,Gen Ohara,et al. Long-term Survivors after Chemotherapy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ticancer Research,2007,27: 4457-4460 .

    [10] Sculier JP,Paesmans M,Libert P,et al. European Lung Cancer Working Party. Long-term survival after chemotherapy containing platinumderivative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unresectabl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Eur J Cancer,1994,30A:1342-1347.

    [11] Okamoto T,Maruyama R,Shoji F,et al. Long-term survivors in stage IV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Lung Cancer,2005,47:85-91.

    [12] Frank C,Detterbeck,Daniel J,et al. Tanoue The New Lung Cancer Staging System Chest,2009,136:260-271.

    [13] Yoshino I,Baba H,Suemitsu R,et al. A time trend of profile and surgical results in 1123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Surgery,2002,131:S242-S248.

    [14] Jennifer BT,Ying Kau,Richard K,et al. Lung Cancer in Women[J]. Chest,2005,127:768-777.

    [15] 廖美琳,陳智偉,鄭瑩,等. 中國上海人群肺癌發(fā)病的時間趨勢及預后因素[J]. 中華醫(yī)學雜志,2007,8:1876-1880.

    (收稿日期:2013-01-31)

    宾阳县| 望奎县| 铜鼓县| 饶平县| 平舆县| 澄城县| 突泉县| 濉溪县| 延边| 东乌珠穆沁旗| 宁河县| 哈尔滨市| 汶上县| 伊金霍洛旗| 广平县| 丘北县| 增城市| 莱芜市| 辽宁省| 海宁市| 甘肃省| 图木舒克市| 新安县| 夏邑县| 定南县| 湟中县| 景谷| 阜阳市| 新沂市| 商河县| 方正县| 嵊泗县| 廊坊市| 无极县| 玛多县| 毕节市| 石棉县| 海丰县| 突泉县| 玉屏| 霍林郭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