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曾在1934年4月19日 《致陳煙橋》中提到:“現(xiàn)在的文學也一樣,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為世界的,即為別國所注意,打出世界去,即于中國之活動有利?!边@段話后來被引申成文藝界這樣一條重要原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民族的指的是屬于某個民族獨特的、具有民族個性與民族精神價值以及風俗習慣、道德信仰等民族文化的顯性表現(xiàn),是區(qū)別于其他民族的顯著特征。世界的指的是某種藝術品蘊含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和藝術精神是人類所共有的,得到全世界的熱愛與欣賞。廣西素有“歌?!敝u,其民歌內容豐富、藝術特色鮮明,反映出廣西各民族獨特的精神風貌及文化藝術水平。作為廣西壯族原生態(tài)民歌代表的壯族嘹歌,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越是民族的,就越應該推廣到世界去,因此,對壯族嘹歌翻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壯族嘹歌主要分布在廣西右江、紅水河、邕江流域,其中心在平果縣,是壯族歌謠文化的經典,由民間口頭傳唱和手抄歌書等方式流傳于世。嘹歌內容豐富,以壯族人民的生產、生活為背景,緣事而發(fā),有感而歌,眾口傳唱,反映了壯鄉(xiāng)風土人情、民俗歷史,是壯族人民的“百科全書”,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秹炎遴诟琛酚⑽陌嬉浴镀焦麎炎遴诟琛窞樗{本、基于現(xiàn)代壯文拼音進行英譯,包括《三月歌》、《日歌》、《行路歌》、《建房歌》和《賊歌》五部民間長詩。其英譯者是廣西百色學院翻譯團隊,他們熟悉壯語文化,具備較高的翻譯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嘹歌英文版的問世,是中國原生態(tài)民歌原語翻譯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了壯文化在國際上的交流與傳播,填補了廣西傳統(tǒng)民間歌謠英譯的空白,被譽為是 “一座溝通英壯文化的橋梁”。 (吳俊,盧澄,2012)
我國詩詞翻譯領域專家許淵沖曾提出詩歌翻譯的“三美”原則,他認為譯詩“要盡可能傳達原文的‘意美’、‘音美’、和‘形美’”(許淵沖,2006)。在詩詞中的“三美”,第一位是意美,其次是音美,最后是形美;譯者在翻譯詩詞的時候,不僅要完整地表達原詩的意美,最好還應該將音美進行完美地展現(xiàn),并在這個基礎上將形美也進行相應的傳達,使“三美”原則在翻譯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許先生非常強調“意美”的重要性,同時認為“三美”相輔相成,不可或缺,“押韻的‘音美’和整齊的‘形美’是必要條件,而‘意美’卻既是必需條件,又是充分條件”(許淵沖,2006)。 “三美”原則對詩歌翻譯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這在壯族嘹歌的英譯中多有體現(xiàn)。
嘹歌充滿著濃厚的壯族文化特色,具有以下特點:(1)嘹歌取材于壯民族的日常生活,歌唱他們日常生活的喜怒哀樂,以抒情為主。(2)語言獨具藝術性。喜用排比、對仗、反復等修辭手法,從頭到尾都用五言四句的形式,有古代歌謠的風格,但并不艱深晦澀,而是朗朗上口,并以押腳韻為主,歌唱起來悠揚悅耳。正因為嘹歌有如此的民族文化特征,因此,嘹歌英譯極具挑戰(zhàn)性,因為英壯文化在語法習慣、句法結構、修辭格律上具有很大差異。嘹歌的譯者指出:嘹歌英文版的定位是:(1)傳播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橋梁;(2)文學翻譯;(3)文化翻譯。目標是:讓世界人民了解嘹歌的意、形、音美,讓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融入世界文化之林。 (周艷鮮,2012)
譯者在強調嘹歌翻譯目標時,也道出了嘹歌在意、形、音三方面具有動人之處??偟膩碚f是一個美字:嘹歌的意境美、音韻美、形式美;三方之美的最核心則是“情”字。
嘹歌的意境美。嘹歌內容豐富,涉及勞動、生產、生活、愛情、婚姻、歷史等,充分展現(xiàn)了壯鄉(xiāng)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其核心主題卻只有一個,那就是一個‘情’字……嘹歌,為愛情而歌,是愛情的贊歌?!保ㄋ{陽春,2005)嘹歌采用豐富的意象,如自然界的花草植物、昆蟲動物、日月星辰來表情達意,以歌言志。嘹歌詞匯豐富,表達細膩,能以區(qū)區(qū)幾句創(chuàng)造優(yōu)美的意境,表達豐富的情感和完整的事件。譯者“巧妙運用意象保留、移植、轉換、淺化、省略、增加等意象翻譯手段傳遞原文的意境,力求保留嘹歌的語言風格與本土文化特色,再現(xiàn)嘹歌的意境美”(周艷鮮,2012)。
嘹歌的音韻美。嘹歌詩體為五言四句,屬于古體歌類,以押腰腳韻為主,輔以頭腳韻、腳腳韻?!捌漤嶞c呈現(xiàn)著一種互相打絞、犬牙交錯的狀況,使句與句之間、行與行之間、節(jié)與節(jié)(也即首與首)之間形成了一種環(huán)環(huán)扣緊、循環(huán)往復的‘滾雪球式’的不斷延伸推進、沒有盡頭結尾的節(jié)奏感極強的韻律‘套路’,加上語言的朗朗上口,就使其唱者一旦進入了這個 ‘套路’,便會身不由自主流連忘返,唱得忘乎所以,通宵達旦?!保ㄋ{陽春,2005)嘹歌的韻律特點是其翻譯上的挑戰(zhàn)。嘹歌的翻譯不僅是文本翻譯,歌重要的是唱出來。譯者遵循了詩歌翻譯的忠實性原則和創(chuàng)造性原則,成功地嘹歌獨特的音韻美進行了傳遞。壯族歌手唱著嘹歌去海外演出并取得了成功,將壯族民歌文化之美帶向世界。外國友人稱贊道:“用英文唱出來的嘹歌,就像英語情詩一樣,我們一下子就能明白歌中表達的美麗愛情與快樂生活?!保?,2012)
嘹歌的形式美。由于嘹歌在形式上具有五言四句的特點,譯者采用異化策略保留嘹歌的視覺形式美,具體翻譯方法是:“注意譯文詩行‘寧短勿長’的原則,一是保留每節(jié)詩四句,二是音節(jié)或單詞數(shù)盡量控制在5-8個,保持每詩行長短基本一致”。(周艷鮮,2012)對于嘹歌中經常出現(xiàn)的反復、排比、對仗等修辭方式,譯者也主要通過直譯的方式對原文進行保留。
我們通過具體的例子來看“三美”原則在嘹歌英譯中的運用。如下例:
在那瞇瞇笑 So lovely you smile,as if,
像彩蝶戀花 A butterfly over flower and leaf.
兩眼輕輕眨 Slightly you are blinking,
真 是 夠 風 流 Showing in full you’re so charming.
在那瞇瞇笑 So lovely you smile,as if,
像彩蝶戀花 A butterfly over flower and leaf.
嘴說眼凝視 You speak and stare at me,
十分有誠意 With earnest love I can see.
以上歌詞以蝴蝶為喻,細膩傳神地描繪了青年男女間含情脈脈、相互戀慕之情。該喻體生動貼切,又委婉含蓄,譯文保留了原詩歌“蝶戀花”的意象,傳遞了原文的意境美。就韻律而言,譯者運用尾韻押韻的方式再現(xiàn)原詩的“音美”。在翻譯“像彩蝶戀花”一句,譯者采用增譯法,加添了“l(fā)eaf”一詞,并將風流一詞譯為“charming”,使之與 “blinking”押韻,使譯文呈現(xiàn)“aabbaacc”的韻律規(guī)則。此外,譯者巧妙運用頭韻使譯文具有音樂性,呈現(xiàn)更多美感,如第一句的“so”和第四句的“showing”。
再看以下例子:
男 今天真吉利 What a lucky day,
見喜鵲鼓翅 Magpie its wings to display,
見鱷魚呼風 The Crocodile summon the wind,
見新人出門 And new couples go out to play.
女 今天真吉利 What a lucky day,
見喜鵲鼓翅 Magpie its wings to display,
見鱷魚呼風 The Crocodile the wind does summon up,
見春風撲面 Spring breeze caresses on my face.
男 今天是吉日 Today is a lucky day,
見畫眉歡歌 Mavis are merrily singing,
見了哥講話 Cattle egrets are calling there,
見友人出游 People are all out playing.
女 今天是吉日 Today is a lucky day,
見畫眉歡歌 Mavis are merrily singing,
見了哥講話 Cattle egrets are calling there,
見友人出游 People are all out playing.
以上例子選自《三月歌》中的《相逢》部分。《三月歌》是嘹歌中十分重要的長歌,描寫了陽春三月、風和日麗時節(jié),壯族男女結伴去野外游春,他們賞鮮花、摘野菜,不亦樂乎,當春雨降臨,他們又紛紛回家播種育秧,邊春耕,邊歌唱。原文用“喜鵲鼓翅”、“鱷魚呼風”、“畫眉歡歌”、“了哥講話”等意象表現(xiàn)青年男女在春天結伴出游的歡快心情。
喜鵲在中華文化中是喜慶的象征,據說喜鵲能夠預報天氣的晴雨,人們常用“出門見喜”來祝福自家的吉祥;鱷魚對氣壓很敏感,下雨之前,氣壓變化,鱷魚因此吼叫,古人便以鱷魚為神獸,能呼風喚雨,古人以遇見鱷魚呼風為吉祥之兆;畫眉歌唱,鳴叫起來,婉轉多變,古人稱其叫聲為“如意如意”,以聽到畫眉鳴叫為吉祥如意之兆;“了哥”即八哥,善摹人言,具有傳媒的功能,遇到了哥鳴叫,更是與姻緣有關的吉兆。春在中國人眼中是生機萌發(fā)的季節(jié),春風撲面、新人出門、友人出游,遇到吉祥鳥鳴叫、鮮花萌開、鳥語花香,好一派盎然的懷春之意,這些物象都寓意了吉祥歡樂,這種“吉祥歡歌”不僅僅是一般的歡歌,更暗示了懷春的男女那思無邪的愛情之歌。他們春游春耕,對歌談情,情景交融。
需指出的是,譯者在翻譯中突出了民族傳統(tǒng),有意識地不顧西方文化中一些傳統(tǒng),如喜鵲表示喋喋不休的人,有“愛嚼舌,傳播小道消息”的內涵,并且西方人認為喜鵲會帶來不吉利,如“Magpies that chatted,no omen so black(喜鵲為最壞的兆頭)”。鱷魚則代表兇猛殘忍、狡猾奸詐,如“鱷魚的眼淚”表示假慈悲的意思。盡管在西方文化中這些動物傳遞的意象不同,但英譯中完全保留了原文的意象,傳遞了獨特的壯族文化。
韻律方面,譯文用押韻的方式體現(xiàn)原詩的韻律美。形式方面,男女歌手反復吟唱相同的詩行,富有節(jié)奏和韻律,表現(xiàn)了游春歡快的心情,譯文將原文的反復和排比句式直譯出來,保留了原文的特點。
廣西要在中國的發(fā)展中崛起,必然要重視本土文化的軟實力,利用好廣西民歌這一獨特的文化名片?!秹炎遴诟琛返挠⒆g,以詩歌翻譯理論為指導,挑戰(zhàn)了詩歌翻譯中的難點,有效傳遞了嘹歌的意境美、音韻美、形式美,向世界彰顯了我國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藝術,也為其他語種的翻譯提供了啟示。架下的廣西民歌法語翻譯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204LX540
[1]藍陽春.《嘹歌》的特色及其在壯族傳統(tǒng)文化中的地位與作用——壯族《嘹歌》文化研究之八[J].廣西民族研究,2005(4).
[2]莫璇.英文唱嘹歌,老外都聽懂[EB/OL].http://roll.sohu.com/20120109/n331581804.shtml.
[3]吳俊,盧澄.一座溝通英壯文化的橋梁——評《平果壯族嘹歌》(英文版)[J].百色學院學報,2012(2).
[4]許淵沖.翻譯的藝術[M].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6.
[5]周艷鮮.廣西壯族嘹歌壯語英譯策略研究[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3).
[6]周艷鮮.壯族嘹歌韻律英譯策略研究[J].百色學院學報,2012(2).
[7]周艷鮮,陸蓮枝.平果壯族嘹歌(英文版)[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