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朱生志
“我們一定要重視對外交流工作,走出國門去,讓世界聽見中國的聲音,了解真實的中國,了解真實的北京”。
“現(xiàn)在是北京時間七點整,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新聞廣播,調頻100.6兆赫,中波828千赫……”,當冉麗委員應要求演示如何主持播音節(jié)目時,這段字正腔圓、聲情并茂的開場白一下子就抓住了我們的心,仿佛不是置身于播音室,而是如同正在收音機旁傾耳收聽一般。
喜歡收聽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節(jié)目的聽眾朋友們肯定對“冉迪”這個名字十分熟悉。相對于擁有較高知名度的“空中”的“冉迪”,現(xiàn)實中的“冉麗”卻顯得樸實無華,似乎名不見經傳。廣大聽眾朋友們甚至并不知道冉迪就是冉麗的播音名。冉麗,1982年畢業(yè)于北京廣播學院(現(xiàn)更名為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播音專業(yè),先后主持過《北京新聞》、《空中百花園》、《友好城市之旅》、《世界之窗》、《環(huán)球30分》等知名節(jié)目,歷任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播音員、主持人、編輯和外事新聞采訪記者,先后擔任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國際部主任、外語臺臺長、播音主持管理部主任和電臺辦公室主任。
現(xiàn)實中的冉麗雖不使鉛華點綴,但優(yōu)雅的氣質、良好的修養(yǎng)、儒雅的學者風范使人絕對不敢小覷。翻開冉麗的“成績表”,你更會驚訝于這位播音主持專家的精彩人生:北京市專業(yè)技術職稱播音系列高級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傳媒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教育部語言藝術專業(yè)委員會副會長,北京書法院院長助理,國家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正高級職稱,播音指導,語言及應用語言學博士……
“我1978年參加高考,當時就考上了,很幸運沒有體驗到高考落榜的感覺,最終還算比較幸運吧,考取了北京廣播學院新聞系播音專業(yè)?!焙喓唵螁蔚男疫\二字,就算作她對這段歲月的交代,沒有對特殊年代的怨憤,沒有對惡劣環(huán)境的抱怨,沒有對自己歷盡艱辛終于夢想成真的絲毫感慨。
其實,實際情況遠沒有如此的輕描淡寫,幸運女神的青睞絕不會無緣無故,背后是不為人知的艱辛付出。
深知機會的來之不易,深信沒有耕耘就沒有收獲,深感時間的緊迫,冉麗為此付出了比同輩更多的努力、更多的汗水,三更眠五更起卻似家常便飯?!案咧挟厴I(yè)之后就直接參加工作了。工作后,只能利用業(yè)余時間復習,每天早晨四點多鐘起床,特別珍惜有機會參加高考了,就想著有機會能夠進入大學的校門去讀書?!比禁悓χR的渴望,對機會的珍惜仍溢于言表。
據(jù)資料顯示,1978年高考時,全國610萬人報考,共錄取40.2萬人,錄取比例約6.59%,真正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作為培養(yǎng)新中國廣播事業(yè)專業(yè)技術人才的搖籃與基地,北京廣播學院更是受到考生的熱烈追捧,競爭激烈程度與現(xiàn)在的公務員招考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無數(shù)次晨起溫書,無數(shù)回挑燈夜讀,換來的是一次改變人生的機會。
良好的溝通互動能力,突出的理解能力,靈活的反應能力,出眾的口語表達能力……靠著過硬的專業(yè)基本功以及對人民廣播事業(yè)的熱愛,冉麗一步步從播音員到主持人到播音指導,在與廣播播音結緣的31年里,兢兢業(yè)業(yè),孜孜不倦,用無線電波向全世界介紹真實的中國、真實的北京。
“我們一定要重視對外交流工作,走出國門去,讓世界聽見中國的聲音,了解真實的中國,了解真實的北京”。這并不是一句大話、空話、套話。或許,只有走出國門的人才能夠真正明白這句話沉甸甸的含義,才能夠真正體會這發(fā)自肺腑的真情實感。
2002年初夏,冉麗以北京電臺國際部主任的身份應邀赴澳大利亞墨爾本訪問。訪問期間,冉麗參加了合作媒體3CW澳大利亞中文廣播電臺的一檔直播節(jié)目。談起這次直播,我們仍能強烈感受到冉麗內心中所受的震動?!白鲋辈サ臅r候就有很多當?shù)氐娜A人不了解中國,不了解北京,一些離開祖國時間比較長的人,也不知道北京現(xiàn)在是什么樣子。他們就問北京現(xiàn)在是什么樣子,北京是不是都拆沒了?北京是不是特別臟?”
深深震撼于這些“不可思議”的問題,身處異國他鄉(xiāng)的冉麗沒有被這些“不友好”、“不客氣”、“刁難”的問題所困擾,而是心平氣和地為這些離開祖國母親懷抱多年,急于了解祖國的海外游子們送上祖國最真實的聲音,介紹北京最真實的面貌。
冉麗在澳大利亞澳洲廣播電臺訪問
隨著交流的深入,“我與聽眾之間就從剛開始的不熟悉、不了解到像朋友一樣。北京和澳大利亞的氣候反差很大,他們那里是深秋,北京是初夏,當?shù)厝A人華僑怕我?guī)У囊路粔颍瑩奈腋忻?,在熱線電話里一再表示要到電臺給我送衣服來。我當時真的特別感動。”雖然北京與墨爾本相隔萬里,但此時此刻,黑眼睛、黑頭發(fā)、黃皮膚的龍的傳人彼此距離拉近,心靈相通,血脈相連。
冉麗表示,由于多年從事海外媒體合作拓展工作,經常需要到一些國家訪問,與聯(lián)合國電臺、BBC英國廣播公司、加拿大廣播公司、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等多個國家的媒體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系,更是從中親身感受到外國朋友渴望了解中國,了解北京的迫切心態(tài)。這更加堅定了冉麗用無線電波向全世界介紹真實的中國、真實的北京的信念。
長期的新聞工作培養(yǎng)了冉麗對客觀事物敏銳的洞察力以及對時事政治的敏感性,她一直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踐行著播音室之外的責任,履行著市政協(xié)委員的光榮職責。
在冉麗看來,能成為政協(xié)北京市第十一、十二屆委員會兩屆委員非常榮幸?!坝X得當選政協(xié)委員是一件特別榮幸的事。由衷地說,我當政協(xié)委員不是為了撈取政治資本,當政協(xié)委員確實可以跟大家交流學習,提高自己,確實可以反映人民群眾的呼聲,確實可以為人民群眾辦一些實事?!比禁愂沁@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雖然工作時間緊張,但是北京市政協(xié)的各種考察、會議她都盡力抽出時間參加,并且積極獻計獻策。針對發(fā)現(xiàn)的社會問題,她積極撰寫提案,反映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2008年,作為新任委員,冉麗帶著提案《關于對出租車司機進行必要醫(yī)療急救知識培訓的建議》上會,為北京奧運會的順利籌辦積極建言。
為展現(xiàn)北京風采,彰顯人性化,“我們覺得出租車司機應該具備必要的醫(yī)療急救知識。比如說,有人突然發(fā)病,可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趕快打車去醫(yī)院。在打車過程當中,出租車司機如果具備必要的醫(yī)療急救知識,就會采取一些臨時性的急救措施,為搶救病人爭取寶貴的時間。”該提案的誕生并非一時心血來潮,而是基于對整個出租車行業(yè)現(xiàn)狀的深刻了解,植根于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交通臺的“工作之便”。
在該提案的直接推動之下,在北京市交通委員會運輸管理局的積極應對之下,對出租汽車駕駛員急救互救知識的培訓迅速展開:1900余名“北京的士之星”進行16課時急救互助知識系統(tǒng)培訓;直接參加奧運會、殘奧會上會運輸服務的近6000名駕駛員、提供外圍交通保障人員6780人、34000名出租汽車駕駛員,接受一次急救互救普及知識培訓。到奧運會前,近5萬余名駕駛員接受急救互救知識的培訓,我們每一輛出租汽車都成為首都“流動的紅十字”。
這份有理有據(jù)的提案使得冉麗榮獲了當年的市政協(xié)優(yōu)秀提案獎,這也更加激發(fā)了她參政議政的積極性。
2011年,BBC新聞代表團到北京人民廣播電臺訪問
冉麗與聯(lián)合國副秘書長南威哲先生合影
2009年,經過多次實地探訪,在咨詢專業(yè)人員,吸收人民群眾意見建議的基礎之上,冉麗在政協(xié)北京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提交了《關于解決建國門地區(qū)通惠河北路由西向東永安里中路前人行道紅綠燈、中間隔離帶造成車輛擁堵問題的提案》?!敖还芫痔貏e認真,辦理情況特別好,到現(xiàn)場給我們演示應該怎么樣解決這些道路的問題,怎么樣來疏通,包括如何重新設置紅綠燈。從此以后,該路口再不堵車了。”言語之中分明能感受到冉麗那一絲絲的能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的興奮。
憑借這份提案,冉麗再一次收獲市政協(xié)優(yōu)秀提案獎殊榮。
冉麗不僅僅密切關注首都人民的出行問題,同樣對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問題、養(yǎng)老問題牽掛于心。2012年,冉麗就帶著《關于建立食品安全抽測、檢測長效機制的建議》、《關于加快速度和加大力度建設養(yǎng)老院的建議》兩份提案上會。
從醫(yī)療救護到城市交通,從食品安全到養(yǎng)老問題……幾年來,冉麗每年上會都會帶著幾份提案,她希望通過這一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的暢通渠道,切實履職盡職。
因為對歷史情有獨鐘,在當選市政協(xié)委員后,冉麗就主動報名參加市政協(xié)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正是這份對歷史的喜愛促使冉麗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了較少人問津的“口述史”收集整理工作。當冉麗談及口述史收集整理編制提案時,“緊迫”一詞多次出現(xiàn),她語速明顯加快,聲調不由自主地升高?!拔矣X得一個國家有歷史有文化,才能顯出這個國家的厚重!這些歷史你不再收集,不再整理,可能就會永遠丟失了。我有一種緊迫感!我們一些有故事的老人、老藝術家,現(xiàn)在可能已經八九十歲了,如果沒有人去幫他們收集這些歷史,我們就會把這些丟掉,很寶貴的東西就沒有了。”于是,2012年《關于要抓緊進行口述史的收集整理編制工作的建議》提案應運而生。
提案的辦理并非一帆風順,不盡人意之處在所難免。北京市社科院對《關于要抓緊進行口述史的收集整理編制工作的建議》提案進行了回復。冉麗對此并不十分滿意,“主要是不對口,很難產生實效”。
2013年,冉麗再次帶著《關于要抓緊進行口述史的收集整理編制工作的建議》上會?!瓣P于口述史的收集編制整理工作的這個提案,我今年又提出來,還是希望能夠把它歸到更加對口的一個單位,才能務實地去做這項工作?!?/p>
對于這項需要靜下心來認真梳理歷史,回顧歷史和展示歷史的重要工作,冉麗深情表示:“歷史和文化一脈相承,北京的歷史要有人整理,可能沒有政績,沒有轟轟烈烈,但是意義深遠,惠及子孫后代。我愿為在北京留下歷史的記憶中做些工作,無私奉獻?!?/p>
雖有提案辦理未取得滿意效果的一絲遺憾,但令冉麗感到欣慰的是,今年市政協(xié)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在工作報告中,明確引述賈慶林主席在全國政協(xié)文史工作座談會上有關加強口述史工作的講話精神,表示將開展北京市口述史收集整理工作?;蛟S,冉麗所期待的口述史的春天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