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煒 鄭瓊莉 周 軍 程振業(yè)(武漢市第一醫(yī)院心內(nèi)科,湖北 武漢 430022)
心力衰竭是一種復雜的臨床癥狀群,為各種心臟病的嚴重階段,其5年存活率與惡性腫瘤相仿〔1〕。而且是一種進行性病變,一旦起始,即使沒有新的心肌損害,臨床亦處于穩(wěn)定階段,仍可自身不斷發(fā)展〔2〕。抑制心室重塑,改善心衰患者預后,已成為各國醫(yī)學專家及學者的研究熱點。本文選擇反復多次住院治療的頑固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在標準治療的基礎(chǔ)上,進行臍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取得一定療效。
1.1 一般資料 選擇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9月我院心血管內(nèi)科住院患者18例,年齡55~82〔平均(71±2.1)〕歲;其中男10例,女8例;缺血性心臟病9例,高血壓性心臟病7例,擴張型心肌病2例;按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心功能分級標準分級,心功能Ⅲ級5例,心功能Ⅳ級13例。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心律失常、休克、造血系統(tǒng)疾病;②中度以上肝腎功能損害者;③>85歲者;④既往有腫瘤病史或直系親屬曾患腫瘤相關(guān)疾病者;⑤艾滋病、乙肝、梅毒等血清學檢查陽性者;⑥高度過敏體質(zhì)或者有嚴重過敏史者;⑦不配合或不同意接受干細胞治療者,極個別期望值過高或者不切合實際的要求者。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休息、限鹽、針對心衰病因及誘因治療,并根據(jù)病情需要聯(lián)合應用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β-受體拮抗劑、利尿劑、醛固酮受體拮抗劑、洋地黃、硝酸酯類藥物等。在此基礎(chǔ)上,完善相關(guān)檢查(胸片、心臟彩超、腹部肝膽胰脾彩超、腫瘤標志物篩查、肝炎全套/艾滋/梅毒等血清學檢查),選擇合適臍血行臍血干細胞分離,經(jīng)外周靜脈注入。
1.2.2 臍血干細胞分離方法 應用骨髓、臍帶血干細胞分離試劑盒(加拿大威爾森公司研制,中國寧夏中聯(lián)達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產(chǎn))。將含有肝素抗凝的臍帶血(80~150 ml)先后加入試劑盒A液、B液后靜置,取上清液2 500 r/min,4℃,離心5 min,棄上清液,每管先后3次加注射用生理鹽水2~3 ml混勻,收集離心管底部的細胞,總體積40~50 ml并為一管;所得細胞懸液以雞尾酒加法緩緩加入到裝有C液的離心管中,1 200~2 000 r/min離心30 min;取中間云霧狀的薄層經(jīng)3次洗滌后,按臨床需求將細胞溶解在5 ml細胞轉(zhuǎn)移管中(一般加1~5 ml鹽水),充分混勻后,備用。
1.3 觀察指標 治后3個月分別行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及左心功能測定、心肌耗氧量及6 min步行距離測定??崭共伸o脈血檢測血漿 N-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細胞介素-6(IL-6)濃度。治療前后觀察有無不良反應及一般性安全檢測,如血、尿、糞常規(guī)和肝、腎功能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0.0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均數(shù)比較用配對t檢驗。
2.1 治療前后心功能分級、心肌耗氧量及運動耐量比較 治療前后心率、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6 min步行距離有改善(P <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心功能分級心肌耗氧量及運動耐量比較(n=18,s)
表1 治療前后心功能分級心肌耗氧量及運動耐量比較(n=18,s)
與治療前比較:1)P<0.05,2)P<0.01;下表同
組別 NYHA分級(n)Ⅱ級 Ⅲ級 Ⅳ級心率(次/min)LVEF(%)心肌耗氧量(次·mmHg·s)6 min步行距離(m)0 5 13 88±21 38±6 103.34±13.96 301.2±55.2治療后 6 9 3 81±161)42±71)100.53±14.23 384.7±46.52)治療前
2.2 治療前后神經(jīng)體液因子的比較 治療前后Nt-proBNP、TNF-α、IL-6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神經(jīng)體液因子比較(n=18,s)
表2 治療前后神經(jīng)體液因子比較(n=18,s)
組別 Nt-proBNP(ng/L)TNF-α(pg/ml)IL-6(pg/ml)1 903.34±113.96 18.42±1.26 10.2±0.55治療后 1 263.53±122.682)10.80±1.132) 6.6±1.212)治療前
2.3 安全性指標 治療過程中所有均未出現(xiàn)發(fā)熱、心慌、胃腸道反應及口干、頭暈等不良反應。治療前后查三大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均無明顯變化(P>0.05)。
心肌結(jié)構(gòu)和功能的改變是慢性心力衰竭發(fā)生發(fā)展的機制,而神經(jīng)激素-細胞因子系統(tǒng)的激活對心肌重塑起重要的觸發(fā)作用,心肌損傷的加重又進一步激活神經(jīng)激素-細胞因子,形成惡性循環(huán)〔3,4〕。如何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尤其是終末期頑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預后,一直是各國心血管專家關(guān)注的熱點,心室輔助裝置、心臟移植等治療方法由于技術(shù)條件、經(jīng)濟因素及供體不足等因素難以普及〔5〕。臍血中含有豐富的造血干細胞和間充質(zhì)干細胞,臍帶血干細胞是近年發(fā)現(xiàn)的一類具有與骨髓干細胞、外周血干細胞相同的多向分化潛能的原始祖細胞〔6〕。近幾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臍帶血干細胞在特定因素影響或誘導下,可向各種細胞或組織分化,成為臨床細胞移植中良好的種子細胞?;A(chǔ)研究顯示移植的干細胞不僅起到心肌再生、穩(wěn)定心肌組織結(jié)構(gòu)的作用,還可通過細胞因子分泌促進梗死心肌的血管再生,改善心功能,減輕氧自由基對心肌的損傷,縮小心肌梗死面積〔7〕。
腦鈉肽(BNP)具有利鈉、利尿、擴張血管和抑制腎素分泌和醛固酮生成的作用,在心室壓力負荷和容量負荷增高時分泌增加以反映心室過勞〔8〕。血漿Nt-proBNP是在蛋白酶作用下與BNP一起生成的,與BNP相比,其半衰期長,血中濃度穩(wěn)定,對心力衰竭的診斷具有高敏感性和特異性,其濃度越高,則心力衰竭越嚴重。TNF-α能夠直接損傷心肌纖維,使細胞間質(zhì)分裂,重新分布和毛細血管滲透性增加造成心肌水腫,導致心肌收縮功能的減退,與心室功能不全、肺水腫、左室重塑、心肌纖維化和瘢痕形成等密切相關(guān);IL-6則通過影響細胞內(nèi)鈣平衡和(或)誘發(fā)一氧化碳產(chǎn)生,促進心肌細胞肥大和加重心肌重構(gòu),抑制心肌細胞的興奮收縮耦聯(lián),從而導致心肌收縮力降低。冠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擴張型心肌病、心肌炎所致的心力衰竭患者,其血漿中的TNF-α、IL-6水平升高,并且隨著心功能不全的加重而逐漸增高〔9〕。本研究結(jié)果提示臍血干細胞治療能抑制神經(jīng)細胞因子的過度激活,從而延緩心衰進展。
1 孫 影,劉淑榮,張曉華.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規(guī)范治療〔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7):1237-8.
2 劉國良,朱恒泉.缺血性心力衰竭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6例臨床分析〔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11;18(10):20.
3 段 偉.干細胞對心力衰竭保護作用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0;16(24):3686-90.
4 肖 紅,龔蘇蘇,黃瓊芳.造血干細胞移植并發(fā)急性左心衰一例的臨床特征及護理〔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0;27(11):2182-3.
5 郭繼鴻.干細胞移植治療心力衰竭〔J〕.中國心血管雜志,2009;14(5):391-3.
6 賀 芳.干細胞移植在心血管疾病中應用的研究薈萃〔J〕.中華醫(yī)學信息導報,2009;24(2):7-8.
7 陳振云,劉祖秋,熊海剛.自身干細胞移植治療老年頑固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雜志,2010;8(9):672-4.
8 王冬梅,喬云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5例心率震蕩觀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12):1738-9.
9 徐愛萍.血漿TNF-α和超敏C反應蛋白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的臨床意義〔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20):4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