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偉,董嘉文,孫敏華,李林林,袁建峰,吳玄光,胡奇林*
(1.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獸醫(yī)學院,廣東廣州510642;2.廣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獸醫(yī)研究所廣東省獸醫(yī)公共衛(wèi)生公共實驗室,廣東廣州510640)
鴨坦布蘇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屬于黃病毒科黃病毒屬的坦布蘇病毒,是DTMUV病的病原[1-3]。DTMUV病于2010年在華東地區(qū)首次發(fā)生,已蔓延至全國各地的養(yǎng)禽場。該病毒能夠感染鴨、鵝和雞[4-5],蛋鴨發(fā)病后,臨床上以病鴨厭食、排稀便、產(chǎn)蛋量急劇下降甚至停止,卵泡出血,變性,壞死為主要特征,其發(fā)病率高達100%,死亡率為5%~10%[1-2],開展該病深入的流行病學研究具有重要的經(jīng)濟和公共衛(wèi)生意義。目前,適用于該病大規(guī)模血清流行病學研究的方法只有用純化的全病毒抗原建立的間接ELISA方法[6],但由于該方法采用全病毒抗原,具有潛在散毒的危險,同時成本高。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種更加安全、成本低廉的流行病學監(jiān)測方法。
DTMUV的基因組為不分節(jié)段的具有感染性的單股正鏈RNA,長度為10990個核苷酸,順序為5'-UTR-C-prM-E-NS1-NS2A-NS2B-NS3-NS4A-NS4B-N S5-UTR-3'。DTMUV非結構蛋白NS1由404個氨基酸組成[7],具有保守性和抗原性。迄今為止,未見DTMUV NS1克隆表達的報道。本研究將DTMUV NS1基因克隆到pET32a(+)載體,在Rosetta中表達,獲得重組表達的DTMUV NS1,為DTMUV病的診斷和血清流行病學監(jiān)測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礎。
1.1 病毒和菌株 DTMUV JM株及其抗血清,為廣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獸醫(yī)研究所禽病研究室分離鑒定、制備和保存;陽性血清是采自本實驗室用DTMUV分離株感染DTMUV陰性鴨耐過后28d的血清。
1.2 主要試劑及質粒 RNA抽提試劑盒、Bam HⅠ、Hin dⅢ、T4DNA連接酶、DNA Marker、pMD18-T Simple購自寶生物工程(大連)有限公司;M-MLV反轉錄酶購自Invitrogen公司;DNA膠回收試劑盒、質粒小提試劑盒購自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預染蛋白質Marker購自Fermentas公司;兔抗鴨IgG購自Nordic公司;OPD購自北京鼎國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大腸桿菌工程菌株DH5α、Rosetta、pET32a(+)為本實驗室保存。
1.3 引物設計與合成 根據(jù)GenBank中DTMUV NS1基因序列(JF312912)設計引物,預計擴增片段大小為1065bp,引物由上海英濰捷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合成。上游引物:5'-TATGGATCCGACACG GGGTGCTCAA-3'(Bam HⅠ);下游引物:5'-CCC AAGCTTAGCCATGACCTTT GATTT-3'(Hin d Ⅲ)。
1.4 DTMUV NS1基因的擴增 參照RNA抽提試劑盒操作說明提取DTMUV RNA,反轉錄合成cDNA。以cDNA為模板進行RT-PCR擴增。反應條件為:94℃ 5min;94℃ 30s、53℃ 30s、72℃ 1min,30個循環(huán);72℃ 10m in。PCR產(chǎn)物經(jīng)1%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
1.5 NS1擴增產(chǎn)物的克隆與測序 將擴增的NS1基因與pMD18-T-simple載體連接,轉化至E.coli DH5α感受態(tài)細胞,提取重組質粒進行Bam HⅠ、Hin dⅢ雙酶切及PCR鑒定,由上海英濰捷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測序并將重組質粒命名為pMD18TNS1。
1.6 重組表達載體的構建 將pMD18T-NS1經(jīng)Bam HⅠ、Hin dⅢ雙酶切后的目的片段與經(jīng)同樣酶切的pET32a(+)載體連接,轉化E.coli DH5α感受態(tài)細胞,提取重組質粒進行雙酶切及PCR鑒定,由上海英濰捷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測序,并命名為pET32a-NS1。
1.7 重組菌的誘導表達及蛋白可溶性分析 將pET32a-NS1轉化Rosetta感受態(tài)細胞,37℃培養(yǎng)至OD600nm達0.5~0.8,加IPTG至終濃度為1.0mmol/L,37℃誘導3h,進行SDS-PAGE分析。用超聲儀破碎菌體,分離上清和沉淀,分別進行12%SDSPAGE分析表達蛋白的可溶性。
1.8 重組蛋白的提取及純化 將誘導表達的重組菌用超聲波裂解,離心,棄去上清,加15m L Binding Buffer重懸菌體,冰浴2h,4℃ 11000r/min離心20m in,收集上清,得溶解的包涵體。按Novagen公司的Ni-NTA His.Bind樹脂說明書對重組蛋白進行純化,進行濃縮,bradford方法測定蛋白濃度。
1.9 Western blot檢測 表達的NS1重組蛋白經(jīng)SDS-PAGE電泳后,電轉印至NC膜。以1∶50倍稀釋的DTMUV陽性血清為一抗,1∶5000HRP標記的羊抗鴨IgG為二抗,用DAB顯色。
2.1 DTMUV NS1基因RT-PCR PCR產(chǎn)物經(jīng)1%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顯示,獲得了一條約1100bp的特異性片段,與預期大小(1065bp)一致(圖1)。
2.2 pET32a-NS1的鑒定 pET32a-NS1經(jīng)酶切鑒定,與預期結果一致。并將測序結果與標準株進行比較,結果顯示擴增的目的片段與參考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為99%。
2.3 陽性重組菌的誘導表達及蛋白可溶性分析
pET32a-NS1經(jīng)IPTG誘導表達,將表達重組蛋白進行SDS-PAGE分析,結果表明,在約59ku出現(xiàn)一條特異性蛋白條帶,與預期的蛋白分子量大小一致(圖2)。誘導表達的重組菌經(jīng)超聲裂解后,分別收集上清和沉淀進行SDS-PAGE,結果表明表達的重組蛋白主要以包涵體形式存在。
2.4 NS1重組蛋白western blot檢測 用DTMUV陽性血清對該重組蛋白進行western blot檢測,結果顯示,在約59ku處有一條特異條帶,表明NS1重組蛋白能夠與DTMUV陽性血清特異性結合,證明該蛋白具有良好的反應原性(圖3)。
NS1是DTMUV的非結構蛋白,其功能尚不清楚。而黃病毒科登革病毒(DENV)的NSl是DENV非結構蛋白中唯一的糖蛋白,是唯一能夠在感染細胞表面表達和分泌到胞外的非結構蛋白,高度保守,含有群特異性和型特異性決定簇,具有多種T和B細胞抗原表位,能夠誘發(fā)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應答,檢測血清中NS1水平可以用于DENV感染的早期診斷和分型診斷[8]。針對非結構蛋白的抗體只在病毒感染的宿主中存在,而在經(jīng)滅活疫苗免疫的動物體內(nèi)檢測不到,從而可以區(qū)別感染動物和免疫動物[9]。因此,開展DTMUV NS1的表達研究,將為建立能夠區(qū)別DTMUV感染的動物和滅活疫苗免疫動物的檢測方法奠定基礎,對該病的防控及凈化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為研制能夠區(qū)分感染動物和免疫動物的安全、成本低廉的血清學檢測方法和試劑奠定了基礎,對該病的有效防制具有重要意義。
[1]Su Jing-liang,Li Shuang,Hu Xu-dong,et al.Duck egg-drop syndrome caused by BYD virus,a new Tembusu-related flavivirus[J].PLoSOne,2011,6(3):e18106.
[2]曹貞貞,張存,黃瑜,等.鴨出血性卵巢炎的初步研究[J].中國獸醫(yī)雜志,2010,46(12):3-6.
[3]滕巧泱,顏丕熙,張旭,等.一種新的黃病毒導致蛋鴨產(chǎn)蛋下降及死亡[J].中國動物傳染病學報,2010,18(6):1-4.
[4]陳仕龍,陳少鶯,王劭,等.一種引起蛋雞產(chǎn)蛋下降的新型黃病毒的分離與初步鑒定[J].福建農(nóng)業(yè)學報,2011,26(2):170-174.
[5]黃欣梅,李銀,趙冬敏,等.新型鵝黃病毒JS804毒株的分離與鑒定[J].江蘇農(nóng)業(yè)學報,2011,27(2):354-360.
[6]姬希文,閆麗萍,顏丕熙,等.鴨坦布蘇病毒抗體間接ELISA檢測方法的建立[J].中國預防獸醫(yī)學報,2011,33(8):630-634.
[7]Tang Y,Diao Y,Gao X,et al.Analysis of the complete genome of Tembusu virus,a flavivirus isolated from ducks in China[J].Transbound Emerg Dis,2012,59(4):336-343.
[8]但妍,張娟,張君,等.2型登革病毒ns1基因克隆及其表達產(chǎn)物的生物學特性研究[J].生物技術通報,2008(2):168-171.
[9]Shu Pei-yun,Chen Li-kuang,Chang Shu-fen,et al.Dengue NS1-specific antibody responses: isotype distribution and serotyping in patientsw ith Dengue fever and Dengue hemorrhagic fever[J].JMed Virol,2000,62(2):22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