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艷
(江蘇省中醫(yī)院風濕科,南京210029)
辨證施護干燥綜合征55例
劉 艷
(江蘇省中醫(yī)院風濕科,南京210029)
燥證;干燥綜合征;辨證施護
原發(fā)性干燥綜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類似于中醫(yī)“燥證”范疇,臨床常出現(xiàn)口干咽燥、雙目干澀、舌紅苔少等一片干燥之象,是一種以累及唾液腺和淚腺等外分泌腺為主的慢性系統(tǒng)性自身免疫疾病。該疾病病因復雜,病情輕重不一,尤多見于女性,其發(fā)病率在風濕病中僅次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西醫(yī)沒有特效方法,而中醫(yī)辨證施治對減輕臨床癥狀、控制病情、調整異常的免疫功能等具有一定療效。采取辨證施護配合治療能進一步減輕癥狀,減少病患痛苦。筆者對所在科室于2011年01月至2013年01月收治的SS患者進行了中醫(yī)辨證施護,均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總結如下。
1.1一般資料55例患者均為我院內科住院病人,且均為女性,年齡24~35歲29例,36~55歲20例,>60歲6例,所有病例均已明確診斷。伴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27例,紅斑狼瘡25例,硬皮病3例;病程最長12年,最短1個月。
1.2診斷標準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1992年制定的歐洲診斷標準;中醫(yī)辨證標準參照衛(wèi)生部制定的《中藥新藥治療干燥綜合征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將SS分為4個證候類型。
生活起居:室內空氣新鮮,保持流通,溫度適宜,必要時使用加濕器;減少探陪,陪護人員保持自身個人衛(wèi)生;避免吹對流風,避免與上呼吸道感染者、咳嗽者同處,必要時可采取戴口罩等防護措施;汗出多者應及時擦干汗液,更換干凈衣被。
2.1陰虛內燥型
2.1.1癥見口干咽燥,咽干食用水送,口角干裂,舌體碎裂,雙目干澀有異物感,鼻腔干燥,干咳無痰,皮膚干燥、皸裂、脫屑,五心煩熱,婦女陰道干澀,小便黃赤,大便干燥,舌紅少苔、無苔或舌苔干燥,脈細數(shù)。
2.1.2施護
2.1.2.1癥狀護理雙目干澀者,使用滴眼液滴眼,或以野菊花、金銀花煎水洗眼,每日4~5次,并避免長期讀書看報或長期面對電腦屏幕;鼻腔干燥者用蒸餾水浸濕棉球,擦拭鼻腔,或遵醫(yī)囑使用油膏;干咳無痰者每日多飲水,飲水量達到2500~3500ml,或遵醫(yī)囑霧化吸入,以稀釋痰液、消除炎癥;每日溫水洗浴,不可過頻,避免使用堿性較強或有刺激性的沐浴露、肥皂,浴后應及時使用潤膚露。衣物以寬松全棉制品為宜,經常更換。
2.1.2.2飲食調攝口干咽燥者鼓勵多飲用溫開水或清涼果汁,如蘋果蜂蜜飲等;咽干食用水送者,予病患食用半流質,其中粥類食用尤為適宜,比如芹菜大棗湯、二桃滋陰湯、無花果杏仁雪梨糊、冬貝百合肺等養(yǎng)陰潤燥之品。
2.1.2.3情志護理患者因病情反復、遷延不愈常有心情低落或遷怒醫(yī)護心態(tài),經常關心患者,耐心應對病患,鼓勵其配合治療;病情許可時,安排患者與治療效果較好的患者交流溝通,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還可適量鍛煉,做放松操、打太極拳等。
2.2氣陰兩虛
2.2.1癥見除上述陰虛內燥證候外,又見乏力,氣短,面色蒼白,易患感冒,頭暈耳鳴,自汗盜汗,舌質紅少津,苔少而干,脈細數(shù)無力。
2.2.2施護
2.2.2.1癥狀護理乏力氣短者,取舒適體位,臥床休息;自汗盜汗者,應及時擦干汗液,更換潮濕衣被;盡量減少探陪人員,避免至人群擁擠之處。
2.2.2.2飲食調攝可服用龍杞鴿蛋湯、龍眼洋參飲、姜棗龍眼等益氣養(yǎng)陰之品。
2.2.2.3情志護理此類患者多見倦怠懶言,情緒低落,應多加關心,經常開導患者,選取中國古典喜慶音樂激勵患者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2.3陰虛血瘀
2.3.1癥見除陰虛內燥證候外,又出現(xiàn)口腔經常潰瘍,多發(fā)齲齒,皮膚紫癜,肢體麻木,雷諾現(xiàn)象,面色晦暗,婦女月經后期,量少色暗有血塊,舌質暗紅,有瘀點瘀斑,苔少或無苔,舌下靜脈青紫迂曲,脈弦細澀。
2.3.2施護
2.3.2.1癥狀護理常出現(xiàn)口腔潰瘍者,做好口腔護理,可每次飯后溫開水或鹽開水漱口,再以5%碳酸氫鈉、金銀花煎水含漱,潰瘍處以生理鹽水棉球擦洗后外敷綠袍散、冰硼散,并指導患者戒煙戒酒;多發(fā)齲齒者,使用含氟牙膏,去除牙菌斑;有雷諾現(xiàn)象者,避免接觸冷水,每日溫水泡手、泡足,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
2.3.2.2飲食調攝常以牡丹皮、赤芍、當歸等煎水代茶飲,避免香辣生冷刺激之品,可多食用白鴨冬瓜瘦肉湯、烏雞汁粥等養(yǎng)陰潤燥、活血化瘀之品。
2.3.2.3情志護理患者經常因大片齲齒或皮膚紫癜外貌改變而產生自卑心理,不愿與人溝通,甚而不愿意配合治療,應經常關懷病患,幫助患者建立自信,配合治療。
2.4陰虛濕熱
2.4.1癥見除陰虛內燥證候外,又有口黏不爽,眼中有黏性分泌物,視物模糊,皮膚瘙癢,關節(jié)腫痛,胃脘脹悶,惡心嘔吐,大便黏滯不爽,舌質紅,苔白膩或黃膩,脈弦滑數(shù)。
2.4.2施護
2.4.2.1癥狀護理關節(jié)腫痛者臥床休息,取舒適體位,置關節(jié)功能位;皮膚瘙癢者避免搔抓,遵醫(yī)囑予皮炎靈洗劑外用;惡心嘔吐者少食多餐,加強口腔護理;眼中有黏性分泌物,視物模糊者外出應有人陪同,防止跌仆,平日可使用滴眼液滴眼,或以生理鹽水棉球擦洗局部。
2.4.2.2飲食調攝避免食用胡椒、韭菜、蔥姜等燥烈之品;平素可食用鵝肉沙竹湯、石斛粥等堅陰化濕透熱之品。
2.4.2.3情志護理患者多有活動不利、視物不清,又有胃脘不適,常處于低落情緒,應做好生活護理,鼓勵患者在病情許可的情況下多做功能鍛煉,增加信心以利疾病的康復。
居所應定時通風,保持溫濕度適宜,注意個人衛(wèi)生,經常洗澡更換內衣。
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暢,以防情志內傷,教會患者保持情緒平穩(wěn)的方法,比如氣憤時做十次深呼吸或常聽寧靜悠揚音樂以陶冶情操。
勞逸結合,節(jié)制房事,保精固元[1]。
可多食鴨、鱉、淡菜、柿子等以滋陰生津,忌干食、辛燥、辣刺激之品,如花生瓜子,等禁煙酒、濃茶及咖啡。
教會患者正確認識自身的疾病,并懂得自我保健常識,如咽津功,即每日晨起端坐,凝神懸慮,舌抵上腭,閉口調息,津液自生,待到津生滿口時,分3次緩緩咽下,日久則受益。
根據(jù)病情適量體育鍛煉,如慢跑、太極拳、健身操、游泳等,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干燥綜合征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復雜,是臨床難治性疾病之一,病患往往受疾病折磨,生命質量下降,對生活失去信心。筆者根據(jù)不同證型對55例干燥綜合征患者運用辨證方法護理,做到有的放矢,最大程度的減少了病患痛苦,提高了病患生命質量,增強了病患與疾病斗爭的信心。
[1]張玲.干燥綜合征的辨證施護[J].河北中醫(yī)雜志,2000,22(11):864-865.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3.085
:1672-2779(2013)-13-0124-02
張文娟
2013-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