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瑤,毛淑紅,孫祺,華伯元,王娜,胡曉杰,劉莎,路福平,*
(1.工業(yè)發(fā)酵微生物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天津科技大學),天津 300457;2.天津科技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天津 300457;3.工業(yè)酶國家工程實驗室,天津 300457;4.天津市工業(yè)微生物重點實驗室,天津科技大學,天津 300457)
食用菌是一類營養(yǎng)豐富并有很高食用和藥用價值的大型真菌總稱[1],它作為一類高蛋白、低脂肪、營養(yǎng)價值很高的綠色食品日益受到全世界的重視,并成為保健食品的重要功能因子[2-4],因此社會對食用菌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食用菌富含多糖、維生素、氨基酸等天然活性成分,其中多糖是一類具有某種特殊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具有免疫調(diào)節(jié)功能[5]、抗腫瘤[6]、延緩衰老、降血糖[7]、抗血栓作用等。
茶樹菇(Agrocybe aegerita)又叫茶薪菇,楊樹菇,柱狀田頭菇,柳松茸等,屬于真菌界、擔子菌門、層菌綱、傘菌目、糞銹傘科、田蘑屬,民間曬干后用于頭暈、頭痛、嘔吐及小兒低燒、老人氣喘等癥狀的治療,因此被人們稱為“菇中珍品”,享有“中華神菇”,“神仙菇”之稱?,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明,其可滋陰壯陽,對腎虛、尿頻、水腫、癌癥、高血壓、早衰及小兒低熱、尿床等都有較理想的輔助治療功能[8]。茶樹菇是一種富含多糖的高蛋白﹑低脂肪,礦物質(zhì)含量相對較高,營養(yǎng)價值很高的食用菌。茶樹菇多糖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熱水提取法、超聲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和酶法,水提法雖然簡單經(jīng)濟,但是多糖的得率較低,超聲波提取法和微波提取法在傳統(tǒng)的方法上多糖提取率有所提升,但是增幅不大,而且對多糖結(jié)構(gòu)也有一定破壞,酶法技術(shù)具有高效、無毒、反應條件溫和等優(yōu)點[9-10]。本實驗采用兩種復合酶分步酶解法獲得營養(yǎng)物質(zhì),為茶樹菇的深加工提供了理論參考。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離心分離機,pH 酸度計,電熱恒溫水浴鍋,恒溫干燥箱,微量滴定管,電子分析天平,循環(huán)水式多用真空泵,高速組織粉碎機等。
硫酸為國產(chǎn)分析純;纖維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木瓜蛋白酶,果膠酶(天津濱海諾奧酶工程技術(shù)有限公司,酶活性:≥80 U/mg);干茶樹菇子實體(購于市場,制成80 目粉末)。
標準溶液的配制:精確稱取干燥恒重葡萄糖100mg,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餾水定容,得濃度為1 mg/mL。葡萄糖貯備溶液,再準確移取20 mL,用蒸餾水定容至100 mL,得0.2 mg/mL 的葡萄糖使用液。
苯酚溶液的配制:苯酚(純苯酚為針狀無色結(jié)晶),水浴加熱后稱取100 g,加鋁片0.10 g、加入氫氧化鈉0.05 g,蒸餾收集178 ℃~182 ℃的餾分,取餾出液10.0 g,加入水190 mL,得5%的苯酚溶液,置于棕色瓶中備用。
1.2.1 標準曲線的繪制
吸取標準溶液0.1、0.2、0.3、0.4、0.5、0.6、0.7 mL 于10 mL 比色管中,分別加入蒸餾水0.9、0.8、0.7、0.6、0.5、0.4、0.3 mL,各加5%的苯酚溶液1 mL 后,再加入濃硫酸5 mL,搖勻放置冷卻,補加蒸餾水到刻度。另取10 mL比色管加入蒸餾水1 mL,加5%的苯酚溶液1 mL,然后加入濃硫酸5mL,按上述方法制得空白溶液,在490nm處測定吸光度。以糖的質(zhì)量濃度為橫坐標,吸光度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經(jīng)計算回歸方程為Y=0.0061x-0.006 6,相關(guān)系數(shù)R=0.998 8。
1.2.2 茶樹菇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測定
稱取10 g 茶樹菇粉末,置于100 mL 三角燒瓶中,加入蒸餾水10 mL,分別加入各種濃度的酶,并調(diào)節(jié)初始pH、溫度、反應時間,得到茶樹菇提取液。加入3 倍體積的乙醇,靜置于4 ℃冰箱24 h;離心(6 000 r/min、10 min),取沉淀,加10 mL 蒸餾水溶解;Sevag 法[11]除蛋白,取上清液,加水稀釋取樣用苯酚硫酸法[12]測量茶樹菇多糖的含量。
1.2.3 利用復合生物酶制劑分步制取茶樹菇水解液的工藝
2.1.1 單因素實驗
采用單因素試驗確定酶濃度,水解時間,初始pH,水解溫度以及料液比對茶樹菇的水解程度,并測定其水解液中多糖的含量,以此選擇復合酶水解試驗的條件依據(jù)。
2.1.1.1 酶添加量對茶樹菇水解影響
每組稱取茶樹菇子實體粉末10 g,料液比1∶10(g/mL),溫度50 ℃,在初始pH 為4.5 時分別加入不同的酶,纖維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添加量分別0.05%,0.10%,0.15%,0.20%,0.25%,酶解2 h,升溫滅酶,檢測水解液中多糖含量,酶添加量對茶樹菇水解液中多糖含量的影響如圖1 所示。
圖1 酶添加量對茶樹菇水解液中多糖含量的影響Fig.1 Enzyme concentration for influence of polysaccharide amount in A.aegirit hydrolysate
如圖1 所示,隨著酶添加量的增加茶樹菇水解液中的多糖含量也隨著增加,當酶添加量增加到0.15%時茶樹菇水解液中的多糖含量也達到峰值,再增加酶添加量茶樹菇水解液中的含量也沒有明顯增加。
2.1.1.2 初始pH 對茶樹菇水解液的影響
每組稱取茶樹菇子實體粉末10 g,料液比1∶10(g/mL),溫度50 ℃,在初始pH 為4.0、4.5、5.0、5.5、6.0 時分別加入纖維素0.15%,木聚糖酶0.15%,β-葡聚糖酶0.20%,進行酶解,酶解2 h,升溫滅酶,檢測水解液中多糖含量,pH 對茶樹菇水解液中多糖含量的影響如圖2 所示。
圖2 pH 對茶樹菇水解液中多糖含量的影響Fig.2 pH for influence of polysaccharide amount in A.aegirit hydrolysate
如圖2 所示,隨著pH 變大茶樹菇水解液中的多糖含量也隨著增加,當pH 達到4.5~5 時茶樹菇水解液中的多糖含量也達到峰值,之后再增大pH 茶樹菇水解液中的多糖含量逐漸降低。
2.1.1.3 酶解時間對茶樹菇水解液的影響
每組稱取茶樹菇子實體粉末10 g,料液比1∶10(g/mL),在溫度50 ℃時分別加入纖維素酶0.15%,木聚糖酶0.15%,β-葡聚糖酶0.20%,進行酶解,在初始pH 為4.5 時,分別酶解1、2、3、4、5 h,升溫滅酶,檢測水解液中多糖含量,酶解時間對茶樹菇水解液中多糖含量的影響如圖3 所示。
圖3 酶解時間對茶樹菇水解液中多糖含量的影響Fig.3 Time for influence of polysaccharide amount in A.aegirit hydrolysate
如圖3 所示,隨著酶解時間的增長茶樹菇水解液中的多糖含量也隨著增加,當酶解時間達到3 h 時茶樹菇水解液中的多糖含量也達到峰值,再延長酶解時間茶樹菇水解液中的含量也沒有明顯增加。
2.1.1.4 酶解溫度對茶樹菇水解液的影響
每組稱取茶樹菇子實體粉末10 g,料液比1∶10(g/mL),在40、45、50、55、60 ℃不同溫度時,分別加入纖維素酶0.15%,木聚糖酶0.15%,β-葡聚糖酶0.20%,進行酶解,在初始pH 為4.5 時酶解2 h,升溫滅酶,檢測水解液中多糖含量,酶解溫度對茶樹菇水解液中多糖含量的影響如圖4 所示。
圖4 酶解溫度對茶樹菇水解液中多糖含量的影響Fig.4 Temperature for influence of polysaccharide amount in A.aegirit hydrolysate
如圖4 所示,隨著酶解溫度增加茶樹菇水解液中的多糖含量也隨著增加,當酶解溫度達到45 ℃~50 ℃時茶樹菇水解液中的多糖含量也達到峰值,之后再增加酶解溫度茶樹菇水解液中的多糖含量逐漸降低。
2.1.1.5 料液比對茶樹菇水解液的影響
每組稱取茶樹菇子實體粉末10 g,在溫度50 ℃時分別加入纖維素酶0.15%,木聚糖酶0.15%,β-葡聚糖酶0.20%,在初始pH 為4.5 時,酶解2 h,分別選擇料液比1∶10,1∶20,1∶30,1∶40,1∶50(g/mL),升溫滅酶,檢測水解液中多糖含量,料液比對茶樹菇水解液中多糖含量的影響如圖5 所示。
圖5 料液比對茶樹菇水解液中多糖含量的影響Fig.5 Material/liquid ratio for influence of polysaccharide amount in A.aegirit hydrolysate
如圖5 所示,隨著料液比增加茶樹菇水解液中的多糖含量也隨著增加,當料液比達到1∶20(g/mL)時茶樹菇水解液中的多糖含量也達到峰值,之后再增大料液比值茶樹菇水解液中的多糖含量逐漸降低。
2.1.2 復合酶I 的正交試驗
由于茶樹菇的細胞壁是由蛋白質(zhì)、幾丁質(zhì)、纖維素組成,較堅固,為了更好地使是蛋白質(zhì)和多糖等溶出,又不使成本過高,采用纖維素酶,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共同作用,以提高茶樹菇細胞壁的破碎率。
在使用纖維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共同作用時,由于通過單因素試驗可知纖維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的最佳作用濃度分別為0.15%,0.15%及0.20%,我們以前兩者用量為0.15%作為基準,后者分別以0.15%,0.20%,0.25%,0.30%與之進行復配,在單酶試驗的基礎上,同時又考慮了復合酶I 的水解初始pH,水解時間和水解溫度的影響,選用L16(54)進行正交試驗,正交試驗因素水平如表1。以水解液中多糖含量為考察指標,分析試驗結(jié)果,確定復合酶I 水解茶樹菇的最適條件。
表1 復合酶I 正交試驗L16(54)因素與水平Table 1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s of Composite enzyme I factors and level
由表1 可知,各因素的主次順序依次是A、C、B、D、E,最佳的水平條件組合為A4B2C3D2E2。通過正交試驗得到復合酶I 提取茶樹菇多糖的最佳工藝條件為:纖維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3∶3∶6,pH 為5.0,酶解時間2 h,酶解溫度50 ℃,料液比為1∶20(g/mL)。在此條件下茶樹菇水解液中的多糖含量為197.65 mg/g。
在使用木瓜蛋白酶,果膠酶共同作用時,以前者用量為0.20%作為基準,后者分別以0.15%、0.20%、0.25%、0.30%的添加量與之合用,在單酶實驗的基礎上,同時又考慮了復合酶II 的水解初始pH,水解時間和水解溫度的影響。以水解液中多糖含量為考察指標,分析試驗結(jié)果,確定復合酶II 水解茶樹菇提取多糖的最適條件。
通過正交試驗得到復合酶II 提取茶樹菇多糖的最佳工藝條件為:木瓜蛋白酶∶果膠酶=4∶6,酶解溫度55 ℃,酶解時間2 h,pH 為4.0,料液比為1∶40(g/mL)。在此條件下茶樹菇水解液中的多糖含量為201.86mg/g。
采用兩種復合酶制劑進行茶樹菇多糖的提取,通過正交試驗篩選出了復合酶制劑的最佳組合:一次酶解的最優(yōu)條件為纖維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3∶3∶6,pH 為5.0,酶解時間2 h,酶解溫度50 ℃,料液比為1∶20(g/mL)。二次酶解的最優(yōu)條件為木瓜蛋白酶∶果膠酶=4∶6,酶解溫度55 ℃,酶解時間2 h,pH 為4.0,料液比為1∶40。此次實驗,我們采用的復合酶制劑分步水解的方法與其它實驗相比,可以明顯提高多糖的提取率,多糖含量較其它也有顯著升高。比較一二次酶解效果,經(jīng)過二次酶解后多糖含量比一次酶解后的多糖含量沒有明顯的增加,說明二次酶解并沒有使多糖物質(zhì)更多的釋放,但是經(jīng)過二次酶解后其它的生物活性物質(zhì)(如:α-氨基氮等)較一次酶解后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從經(jīng)濟利益方面考慮,最終確定茶樹菇提取多糖的復合酶制劑配方為一次酶解的最優(yōu)條件,即纖維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3∶3∶6,pH 為5.0,酶解時間2 h,酶解溫度50℃,料液比為1∶20(g/mL)。
[1]鄭毅,余望.茶薪菇人工栽培及營養(yǎng)分析[J].中國食用菌,1999,18(5):13-14
[2]孔繁祚.糖化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633-648
[3]王小東,毛慧玲,王順啟.真菌多糖的研究進展[J].江西科學,2005,23(3):243-246
[4]李小定,榮建華,吳謀成.真菌多糖生物活性研究進展[J].食用菌學報,2002,9(4):50-58
[5]歐陽天贄,李小定,榮建華.真菌多糖抗腫瘤及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研究進展[J].天然產(chǎn)物研究與開發(fā),2006,18(3):524-528
[6]劉棟,錢建亞,卜敏,等.香菇多糖抗腫瘤作用研究現(xiàn)狀[J].中國食用菌,2003,22(2):6-7
[7]方積年,丁侃.天然藥物-多糖的主要生物活性及分離純化方法[J].中國天然藥物,2007,5(5):338-347
[8]Tytler,Alexander Fraser.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212-215
[9]趙前程,滕釗,汪秋寬.復合酶法提取海帶多糖的研究[J].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7,38(2):220-223
[10]Figoli,A,Tagarelli,A,Mecchia,A,et al.Enzyme-assisted pervaporative recovery of concentrated bergamot peel oils[J].Desalination,2006,199:111-112
[11]齊慧玲,魏紹云,王繼倫,等.Sevag 法去除白及多糖中蛋白的研究[J].天津化工,2000(3):20-22
[12]傅明輝,葉秀儀,郭秀萍,等.茶薪菇子實體多糖的分離純化和抗氧化活性的測定[J].藥物生物技術(shù),2004,11(5):32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