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威鈞
摘 要:亭是特指一種有頂無墻的小型建筑物,是給行人提供休息的場所。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角度考慮,亭在中國古代文人心目中具有非常獨特的審美意義。園亭是供游人休息和觀景的園林建筑,它的特點是周圍開敞,在造型上相對的小而集中,因此,亭常與山、水、綠化結合起來組景,并作為園林中“點景”的一種手段。亭的功能是多種多樣的,選址也很重要,修建類型應與周圍景觀相結合,相適應。園林中亭具有休息、賞景、點景、專用四種,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在游賞活動過程中駐足休息、納涼避雨、眺望景色的需要。設計時主要從園林建筑空間構圖的需要出發(fā),靈活安排,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園林藝術的特色。
關鍵詞:園林亭;類型;選址;景觀藝術效果
中圖書分類號:TU98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2)32-0160-02
亭的出現(xiàn)有很悠久的歷史,它始于春秋戰(zhàn)國。但這時的亭并不是供觀賞用的亭,魏晉南北朝后,亭作為點景建筑,開始出現(xiàn)在園林之中。亭在人們的心中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亭子不僅是供人憩息的場所,也是園林中重要點景建筑,應布置合理,全園俱活,不得整體感到凌亂不堪。亭既是重要的景觀建筑,也是園林藝術中文人士大夫吟詩作對之地。在現(xiàn)代園林設計也是不可缺少的建筑設施,在園林應用中發(fā)揮著極大的景觀性作用。
1 園林亭的發(fā)展歷程及其在園林中的應用概述
亭起先是作為一種建筑物出現(xiàn)的,并不是作為園林景觀所用。亭可上溯至商周時期,大致以魏晉南北朝為界。先秦至秦漢之亭,主要是注重實用價值,到魏晉尤其是隋唐以后,則注重觀賞價值。
古代的亭多半是有許多房間或者成組的建筑,與園林里的亭是大不相同的,中國園林中亭的真正運用,最早的史料開始于南朝和隋唐時代。那時的亭的形式已相當豐富,有六角亭、圓亭、四方亭,有歇山頂、重檐頂、攢尖頂,有獨立式亭,也有與廊結合在一起的角亭等。它們大多建于園林和自然風景區(qū)內,是中國園林中最常用的園林建筑形式,故稱園林中的亭。
到了宋代,著名的汴梁良岳,巧妙的利用了黑龍江水在平地上挖湖推山,人工造園,其中亭子很多,形式也很豐富,并開始運用“對景”、“借景”等設計手法,把亭與山、水、綠化結合起來組景。明清以后,園林中的亭在造型、形制、使用內容各方面都比以前大為發(fā)展,今天在我國古典園林中看到的亭,大部分就是這個時期的遺物。
新中國成立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特別是旅游熱的興起,亭不僅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民族文化的象征,成為風景名勝中不可或缺的建筑形式。同時亭還成為了一種便民利民的場所,為人們休息游樂服務提供保障。
2 中國古典園林中的亭
2.1 古代造園中的亭
古人最先建造亭子是為了旅途勞累的人休息用的建筑,經(jīng)過時代的發(fā)展和人們物質及精神的進步,人們把亭建在了自己家的院子里,或者風景秀麗的地區(qū)。園林中的亭子是山水或者路邊的亭子的一種再現(xiàn)。
造園是一種藝術,所以園中之亭是很講究藝術形式的。亭在園景中往往是個“亮點”,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亭子可以很自然的跟園林中的各種元素配合成為獨特和別致的景色。如拙政園水池中的“荷風四面亭”四周水面空闊,在此形成視覺焦點,加上兩面三刀面有曲橋與之相接,形象自然顯要。又如滄浪亭,位于假山之上,開成全園的中心,使滄浪亭名副其實。
2.2 亭在古代園林中的作用
江南諸多園林中的建筑,包括亭,它表達了一種清閑淡雅,超凡脫俗的氣息,有一種自然山水中隱現(xiàn)有亭的感覺。但江南園林中的亭子 是富有變化的,形式上的多種多樣,頂式上的變幻復雜,以及周圍景色,亭在所處的位置等,都使得亭子雖然看整體起來實在是簡單無比,但細觀下卻能感受到無窮的韻味和深意。
2.3 亭與周邊景色的配合
一座亭子的修建,不光是自身的造型要美,還要看建在什么地方,周邊的景色如何,該建什么樣的亭子。比如說蘇東波的詞句“與誰同坐,明月,清風”,就可以看出,園中之亭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作用:看與被看。而彭一剛先生在《中國古典園林分析》一書中提到的古代園林中的看與被看,主要體現(xiàn)在亭子身上。如卞之琳在《斷章》里寫到的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所以說建造一個亭,不僅可以讓游人在亭子里觀賞風景,還要讓亭子自身成為一道風景。
3 現(xiàn)代園林亭的規(guī)劃設計
①選好位置,按規(guī)劃進行。亭的位置選擇建亭的地位,一是由內向外好看,二是由外向內也好看。如平地可建在道路交叉處和風景較好之處。這樣,游人可以在其休息的同時觀賞四周的景色;如果周圍有水,則亭可接近水面,宜低不宜高,注意保持水位,給人一種寧靜、清爽之感。②造型的選擇要跟環(huán)境相適應。亭子的造型要適地,是在南方還是在北方,如在南方,屋頂?shù)拈芙且话惴绰N得高,不能是平的;是否符合當?shù)氐臍v史意義,如碑亭,一般建在石碑邊,不能亂設置在動物園,植物園等地方。③材料、顏色、色彩應接近自然。亭子本身是最接近自然的建筑之一,在材料和顏色的選擇上應特別注意。亭子的材料一般是防木質的。顏色不能太鮮,太艷。但也不能太過淺淡。顏色的比例要適中。④亭與周圍的植物配置結合形成一道亮麗的景觀。亭子本身的造型就是一種藝術??少p景可休息。它提高了園林中的觀賞性。不論是造型還是顏色方面都要注意與周圍植物相協(xié)調。這樣,游人不但可以在其中賞景,亭子自身也是一道景點。
4 亭在園林景觀中的分類
①圓亭。平面為圓形的亭子。其頂式多為圓形攢尖頂,上下呼應,圓亭的造型簡單而精巧,看似普通,卻往往能令人心動愛憐。②方亭。平面為方形的亭子,分正方和長方兩種,正方亭較為長見,頂式一般用方形攢尖頂。③十字亭。平面呈十字形的亭子,其多是中心建有一主亭。四面出小型抱廈的形式。這樣其頂式往往是抱廈頂與中心主亭的頂相結合形成十字形。④半山亭??雌饋硐褚蛔ぷ拥囊话耄⒉皇且蛔暾耐ぷ?,往往需要一定的依附才能穩(wěn)定地存在,可以是墻,房屋及山石。它能更好的節(jié)約空間,同樣能豐富建筑景觀。⑤重檐亭。小巧玲瓏,活潑多姿,尤其是園林中的小亭,是豐富園林景觀的重要構件。以小而精巧著稱。⑥雙亭。也就是鴛鴦亭,兩亭相連而成一亭的形式。⑦流杯亭。在亭子內部地面上特別鑿有一條彎曲的水槽,可以流水,這是一種傳統(tǒng)文人雅集活動的追慕,即為了實現(xiàn)這樣的一種追求高雅活動的想法而將之縮小亭內。⑧扇形亭。平面為扇形的亭子,其體量大多較小。⑨橋亭。建在橋面上的亭子。為了營造水面上的一個突出景觀,園林池面小橋上多建亭,能防止日曬雨淋。亭內可設置坐凳欄桿,以便在游玩之余作片刻小憩。⑩碑亭。放置在石碑邊的亭子。主要是保護石碑。建得較嚴實,大多用磚墻圍護。
5 園林中亭的選址及功能和景觀表現(xiàn)
亭子的選址,一方面是為了觀景,以便游人在駐足休息的同時能夠眺望景色,另一方面,亭子是園林中重要的點景建筑,布置合理,全園增色,布置不當則感到凌亂不堪,明代著名的造園家計成在《園冶》中有極為精辟的論述:“亭胡拘水際,通泉竹里,按景山顛,或翠筠茂密之阿,蒼松蟠郁之麓”,可見在山頂、水涯、湖心、松蔭、竹叢、花間都是布置園林建筑的合適地點。也有在橋上筑亭的。如揚州瘦西湖的五亭橋,有水中倒影,使園景更富詩情畫意,亭橋結合構成園林空間中的美好景觀藝術效果。
5.1 山上建亭
一般是建于山脊,山頂,山的轉彎處或者凸出的崖石上。這是容易遠眺的地形,特別是在山巔,山脊上,眺覽的范圍更大,方向更多。同時也為游人登山中的休息提供了一個坐坐看看的環(huán)境。山地建亭,不僅豐富了山的整個主體上的輪廓,更使山色更加富有生氣,同時也為人們觀賞山景提供了適宜的尺度。
山上建亭可分為山頂建亭,居高臨下,俯瞰全景,此點可作為風景透視線的焦點,控制全景;山腰建亭,則宜選擇地形開闊的臺地,利于眺望和視線上的引導,又為途中駐足休息的場地;也可山麓建亭,常置于山坡道旁,既方便休息,又作路線引導。
5.2 臨水建亭
水面建亭,則一般會盡量靠近水面,宜低不宜高,最好突出于水中,三面或四面為水面所環(huán)繞。在我國園林中,水是重要的構成因素,因此經(jīng)常在水邊設亭,榭一類園林建筑。
臨水建亭有多種形式,如在水邊建亭,最宜低臨水面,布置方式有:一邊臨水,兩邊臨水和多邊臨水等;近岸水中建亭,常以曲橋、小堤、汀步等與水岸相連,而使亭四周臨水;在島上建亭,類似都有:湖心亭、洲端亭等,為水面視線交點,觀景面突出,但島不宜太大;橋上建亭,則既可以提供休息,又可以劃分不同空間,唯在小水面的橋更宜低臨水面;溪澗建亭,景觀幽深,即可觀涓涓溪水、又可聽汩汩泉水之聲。
5.3 平地建亭
一般建于道路的交叉口上,路側的林陰之間,有時為一片花木山石所環(huán)繞,形成一個小的私密性空間。還有的在自然風景區(qū)內進入主要景區(qū)之前,在路邊或者路中建造,其作用是為了起到指引游客的作用。
平地建亭分為多種,有路亭,常設在路旁或園路交匯點,可防日曬雨淋,駐足休息;筑臺建亭,是皇家園林常用手法之一,可增亭之雄偉壯麗之勢;掇山石建亭,可抬高基址標高及視線,并以山石陪襯環(huán)境,增自然氣氛,減平地單調;林間建亭,在巨樹遮陰的密林之下,雖為平地,但景象幽深,林野之趣濃郁;角隅建亭,利用建筑的山墻及圍墻角隅建亭,可破實墻面的呆板,并使小空間活躍。
5.4 屋頂建亭
在屋頂建亭又分為私人屋頂建亭和公共建筑屋頂建亭。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基礎上,越來越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在自己家的屋頂上建屋頂花園也就成了普遍的現(xiàn)象。當然,在這其中,園林亭就成了不可缺少的建筑設施。
6 結 語
亭子可供游人休息,也可坐在其中觀賞風景,同時亭子本身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景觀性極強。不論是從亭的外形還是材料,都可看出其是最接近自然的建筑。古代到現(xiàn)在都受到人們的喜歡。亭在園林中提高了其觀賞性和藝術性,發(fā)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周初梅.園林規(guī)劃設計[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6.
[2] 周維全.中國古典園林史[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3] 張家驥.園冶全釋[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