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靜華
摘 要:通過對高中體育教學特點的分析,以及對學校體育教學中德育內容的探討,提出在體育教學中如何進行德育滲透的途徑與方法,為同行理清思路,提供借鑒。只有不斷地探尋滲透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德育滲透的力度,促進學生健康的成長。
關鍵詞:體育教學;德育教育;教學滲透
近些年來我國的學校體育教學正經歷著廣泛而深刻地變革,從體育教學基本思想到目標內容,從體育教學方式方法到組織形式,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都出現(xiàn)了春潮般的涌動,蓬勃出前所未有的生機,體育教學科學化的探索研究一浪高過一浪。德育與體育又是學校教育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是相輔相成、協(xié)調發(fā)展的。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針對學生的不同觀點、信念、情感和意志品質,有的放矢地滲透德育內容,是體育教學責無旁貸的任務。
體育學科的教學內容,本身就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和豐富的教育因素,它處處與人的思想道德、意志品質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那么,在體育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根據(jù)我的教學實踐,從以下幾個方面與同行共同探討。
一、根據(jù)教材的特點注意引導教育
高中階段體育教學內容繁多,而每項教材都有其獨特的教育性,教師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內涵,結合不同的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引導。
如,體育理論教學中在講授體育鍛煉的目的和任務時,可以結合我國體育發(fā)展史,給學生講授體育界名人和優(yōu)秀運動員的成長事跡,或組織學生觀看反映我國體育事業(yè)巨大成就的錄像、廣播等,這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強其積極鍛煉身體的自覺性;在闡述科學鍛煉身體的原則和方法時,教師可以現(xiàn)身說法,用實際例子鼓勵學生敢于在各種不同條件下堅持鍛煉,提高自身對自然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
高中體育教學的實踐部分是重點內容,是屬于體育運動的技術教學。每個技術動作都有它自己的特點,有的要求快速,有的要求持久,有的動作復雜驚險,有的練習變化多樣,需要集體配合,教師應在講戰(zhàn)術和技術配合的同時,不失時機地進行德育教育。
如,我在教授中長跑時,首先,會對技術動作及其要領進行仔細講解、示范,并提出練習要求;然后,幫學生運用心理暗示法,暗示自己體力好,感覺也不錯,以達到穩(wěn)定情緒、克服緊張畏懼的心理;當學生體力下降想退縮的時候,我及時運用注意力轉移法,使其將注意力轉移到調整呼吸節(jié)奏上來。整個過程既幫組學生充滿信心地去完成任務,也在努力完成任務中進一步磨煉了學生的意志品質。
又如,在籃球教學中合作是主流,學生只有在團結協(xié)作、充分交流的集體中,才能認識自我、發(fā)展自我。所以,我在籃球教學中十分重視集體精神的培養(yǎng),不崇尚個人英雄主義,經常通過各種游戲、比賽等方法把籃球基本技術和戰(zhàn)術意圖有機結合起來,讓
學生明白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有了這種觀念,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就處于和諧合作,共同進步的氛圍中,教學與訓練的質量得到大大提高的同時,集體的戰(zhàn)斗力和凝聚力也有效地得到了增強。
二、抓好課堂常規(guī)教學中的思想教育
體育課堂常規(guī)是為了保證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對師生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嚴格的課堂常規(guī)應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即:嚴格的課堂紀律、嚴格的考勤制度和嚴格的考核制度。通過認真實施使學生接受嚴格的要求與訓練,以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培養(yǎng)學生聽從指揮、遵守紀律、服從組織的良好習慣。
課的開始要對學生進行動員,提出本次課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項,結束時要進行講評總結。通過動員,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通過競賽和游戲,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和果斷、機智、勇敢、頑強的優(yōu)良思想品質;通過隊列、隊形練習,塑造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值日生借還體育器材和整理場地,可以培養(yǎng)他們熱愛公益勞動和愛護公物的品質。在分組教學時,特別是分組輪換教學時,要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要培養(yǎng)體育骨干的組織能力,提倡認真觀摩、學習別人的長處,幫助同伴改進技術。這樣既有利于提高練習質量,又可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互相幫助的優(yōu)良品德。
在體育教學中利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課堂常規(guī)教育,使課堂教學規(guī)范化、制度化,通過課堂常規(guī)的建立和貫徹,向學生進行文明禮貌、組織紀律、思想作風的教育,逐步養(yǎng)成學生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和一些優(yōu)良的思想品質。
三、從教學評價中滲透德育思想
“贊美有如孩子的營養(yǎng)劑?!币痪溆芍缘馁澝?,便可使喪失信心,挫敗的兒童懸崖勒馬,表現(xiàn)不錯的孩子更加積極上進。在體育實踐課教學中教師應善于觀察,根據(jù)學生的思想道德表現(xiàn)及時進行誘導,并以正面激勵為主。首先教師要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其次,要用辯證的觀點看待學生,注意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據(jù)此進行誘導鼓勵。
如,耐久跑練習中由于學生耐力差距較大,可能后面的同學會被套圈,甚至有些會中途放棄不能堅持到底。教師對那些耐力較差但仍盡力堅持的同學,應及時予以肯定和表揚,鼓勵他們有了這種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毅力,一定會取得更大的進步。這種恰如其分的評價和表揚,不僅能激勵學生的學習信心,相信對他們一生更是受益匪淺。又如,在跳馬訓練中個別同學膽小畏懼,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多給技術水平較差的同學創(chuàng)造鍛煉的機會,在最后講評練習時,除找出較好的同學示范小結外,還可以請雖然完成動作較差,但在某一環(huán)節(jié)有所進步的同學,再做一兩次練習,肯定他們的進步,并要求大家熱情鼓勵,這樣有利于增強他們完成動作的信心并感到集體的溫暖。
教師關心和嚴格要求對學生來說雖說是外部條件,但能促使學生內心產生積極的情緒,從而轉化成為學生接受教育的內部動力。針對高中學生的不同心理特點,體育教師應注意評價的機智與技巧,使學生自覺接受評價教育,從而朝著正確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四、發(fā)揮表率楷模作用進行無形感召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為了對學生給予道德上的影響,教師本人必須是有高尚道德的人?!斌w育教學中教師所展示的不僅僅是一般教學共有的語言行為,而且表現(xiàn)出豐富的動作行為和組織工作行為。這一教學特點決定了體育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會產生相應的思想道德意義,成為影響學生學習體育知識、技術、技能和思想道德發(fā)展的無形感召力量。
體育教學多在室外運動場地上進行,經常受到氣候條件和周圍環(huán)境等自然因素的影響。這時體育教師不但不能回避這種自然條件的影響,而應更好地運用這些惡劣的條件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質的教育。例如,夏天烈日炎炎,學生往往情緒低落,組織紀律性差;冬天寒風陣陣,學生常??s手縮腳,棉衣棉帽全副武裝,不愛參加體育活動。這時教師必須身體力行,讓自己對著陽光,站在風口,準備活動和學生一起做,示范認真規(guī)范,盡量滿足學生的要求,練習時積極為學生當陪練,耐心幫助后進的同學等。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先做到,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感召同學,教育學生與酷暑嚴寒作斗爭,不向困難低頭,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奮勇拼搏的優(yōu)良品質。
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關鍵要靈活多樣、結合實際、因勢利導,這樣自然會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只要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注意滲透德育教育,堅持站在“育人”的角度備課,將德育教育的內容寓于整個體育教學之中,定能提高學生自身的心理素質,
養(yǎng)成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好習慣,培養(yǎng)其獨立從事科學體育鍛煉的能力,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 江蘇省昆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