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芳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對于人才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在此背景下,學前教育小學化的現象已經成為當前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給孩子的身心發(fā)展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主要對學前教育小學化現象的表現、負面影響和解決措施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學前教育;小學化;現象
當前學前教育小學化現象本是社會不斷進步和對人才培養(yǎng)積極重視的表現,但是忽視了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現狀,顯然是達不到教育目的的。筆者從一個小學教師的角度,分析了當前學前教育小學化現象的一系列問題。
學前教育小學化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更是一種嚴重的社會問題。當前的學前教育小學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學前教育的內容與小學一年級的內容幾乎無異,偏向于智力教育,忽視了非智力教育;(2)學前教育的課程設置與小學低年級的設置基本一樣,有些甚至使用了小學一年級的課程內容;(3)學前教育的方法與小學一年級的教學方法一樣,主要利用班級授課方式,忽視了戶外運動和游戲活動。
針對以上學前教育小學化的現象,筆者認為是忽視兒童的智力和非智力和諧發(fā)展的表現,更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拔苗助長的故事。如今的學前教育,存在著和小學一年級一樣的教學內容、課程和方式,但是因為學前教育本身存在著弊端,顯然很難給兒童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的教育平臺。公立幼兒園的數量較少,滿足不了城市和農村人口發(fā)展的需要,有較大部分的兒童只能上私立幼兒園,但是私立幼兒園本身存在著教學管理、方法和理念上的不規(guī)范現象,在提前給兒童上小學內容的過程中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很難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也很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為此,家長、學校和相關的教育機構應該對學前教育小學化的現象進行思考,積極解決學前教育小學化現象:從家長的角度來說,家長在面對中考和高考的壓力面前,應該保持臨危不懼的心態(tài),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要注重幼兒的非智力教育和興趣教育,發(fā)揚幼兒的特長和興趣,進而為小學學習打好基礎;從幼兒園的角度來說,學校要加強自身的師資力量和設備建設,積極開設符合幼兒發(fā)展的課程和學科,注重幼兒的語言、社會、科學、藝術、身體方面的發(fā)展,多開展戶外活動和游戲活動,彰顯幼兒教育的生機和活力;從教育管理機構的角度來說,要加強幼兒園的管理,端正幼兒園的辦學理念,對幼兒園的辦學行為加以規(guī)范和約束。
參考文獻:
楊素梅.淺議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及其對策[J].上海教育科研,19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