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衡
【摘要】多媒體教學是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在化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學,是推動教學課堂改革的必然手段。
【關鍵詞】 多媒體 化學教學
在如今高科技發(fā)展的時代,電腦作為一種逐漸普及的教學工具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在我國,實行電腦輔助教學,也成為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并形成一定的規(guī)模。多媒體是一種利用文字、圖象、聲音等手段。在計算機上表達信息的方法。作為一名化學教師,我想在此談談自己對利用多媒體系統(tǒng)進行化學教學的一點認識。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曾嘗試用電腦進行教學,原本想設計出表現(xiàn)內容的有關反映過程的動畫,因為電腦知識有限,僅僅只能把計算機作為一種板書工具,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設計了需板書在黑板上的內容,在利用投影儀把內容投影在黑板上。盡管在課堂上電腦的操作熟練,與學生們配合默契,但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化學不同于其他學科,有大量的內容需要板書,加上對多媒體教學的認識不夠,如何將化學與多面體聯(lián)系在一起,如何恰當地應用多媒體教學,都需要我不斷地去學習、摸索。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以其直觀性、形象性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感性信息。通過有趣的化學實驗,讓學生親自動手、仔細觀察和認真分析,培養(yǎng)了學生直接思維與形象思維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激發(fā)了他們更濃厚的學習熱情。所以,“讓學生動起來”是我們每一位化學教師最希望做到的,然而在我們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是不可能完全做到這一點。每一個實驗儀器、藥品與實驗場地能否滿足要求?具有危險性的實驗如何去操作呢?以及實驗時間的安排等等因素都讓我們化學教師傷透腦筋。而屏幕圖象,可以通過色彩逼真的動畫,給學生以身臨其境的環(huán)境,不但可以接收到相關的教學內容,而且給人一種清晰明快的感受。
如多媒體教學設計《鉀與水的反應》:學生可觀察到,從煤油里取出一快鉀,用小刀切割一小粒,濾紙擦干煤油后,投入一裝有蒸餾水(加有酚酞)的燒杯中,所有可以觀察的現(xiàn)象都表現(xiàn)了出來:鉀浮在液上面,跳動,有火焰,水變成紅色等等。規(guī)范的實驗操作,準確的實驗現(xiàn)象以及圖象旁內容的提示給觀察者深刻的印象。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看,刺激---反應的心理效果屬動畫最有效,學生通過觀察動畫,注意力更集中,提高了學習效率。我認為還有許多內容都可以以動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如硫酸的工業(yè)生產流程,二氧化氮與四氧化氮的轉換,固體石蠟的裂化等難以進行的或耗時較長的反應。通過多媒體設計,將空間縮小,時間縮短,給學生更豐富的體驗。
電腦還可以通過其三維立體的活動空間變形象為直觀,變抽象為具體,變復雜為簡單,變深奧為淺顯,變陌生為熟悉,變微觀為宏觀、宏觀為微觀,對于分子式、結構式、化學式、氧化還原反應、可逆反應、動態(tài)平衡、電極反應等概念的理解與應用,讓學生通過平面示意圖、球棍模型三維立體展示,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應用他們的聯(lián)想,把各知識點穿插起來進行比較、分析、應用。
再如:進行溶解與結晶的多媒體教學演示,一杯清水中加入一定量的NaCI固體、然后過渡到微觀,屏幕中顯示出水分子、NaCI固體,一開始鈉離子與氯離子不斷脫離大的晶體,運動在水分子之間,且速率越來越快,有的離子又回到固體表面,接著離子離開固體表面的速率減慢,而離子回到固體表面的速率加快,慢慢地,兩中速率達到相等。這就是最直觀的溶解結晶平衡,同時也真正體現(xiàn)了“動態(tài)平衡”的實質。
電腦作為一種先進的工具,還可以改變常規(guī)教學在固定的時間和地點,以班級為單位的集體授課這一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單一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電腦與人的交互性強,可以以學生為中心,實現(xiàn)師生雙向交流。如今,一些學校已實現(xiàn)了上網教學,毋庸置疑這一方式肯定會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推廣開來。另外隨著電腦家庭化,不少學生擁有自己的電腦,利用這一工具學習或上網,因而有許多軟件公司瞄準了這一廣闊的市場,開發(fā)出大量多媒體軟件供學生與教師選擇,更促進了計算機在教育過程中的廣泛應用。
雖然越來越多的軟件公司開發(fā)出多媒體教學軟件,若在學校教學中使用,因針對性較弱,可供教師操作的范圍小,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我認為要實現(xiàn)這一教學,作為化學教師,自身應不斷地學習計算機知識,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勇于投身于電腦技術應用的探索中。通過對自己所在學校的硬件設施的了解,對化學教學進程的掌握,可根據自身的教學特點,針對教學目標,在學習其他多面體設計的基礎上“博采眾長,有的放矢”,自己進行多媒體設計。隨著教學實踐的豐富,必將形成一個有特色的多媒體教學系列。當然,只憑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做到這一步的,這需要學院的支持,相關科目老師的協(xié)助。應用多媒體進行化學教學,是推進化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廣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