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英語教師一定要想方設法進行教學方法上的創(chuàng)新,力求最大限度上激發(fā)學生學習初中英語的興趣,“寓教于樂”,努力實現(xiàn)“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英語教學效率”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教學效率
在很多學生看來,英語幾乎就是枯燥無味的代名詞,自身對于初中英語課更是沒有絲毫的興趣。從學生的想法中我們不難看出,即使他們天天都在上英語課,都在學習英語,英語水平和學習成績也始終得不到明顯的提升。
因此,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應當在教學中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初中英語的興趣,努力實現(xiàn)“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英語教學效率”的教學目的。下面是我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悟出來的一些經(jīng)驗和看法,希望能作為廣大英語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學的依據(jù)和參考。
一、結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
初中生活潑好動,愛鬧愛玩,再加上他們的思維和意識都還沒有完全成熟,這就使得他們在課堂上的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如果教師在課堂上絲毫不顧及學生這一年齡段具備的心理特征,只是單純地進行知識灌輸,那么就很容易激起學生強烈的叛逆心理,使得他們逐漸失去英語學習的興趣,這時候再想提高英語教學效率基本上就屬于妄想了。
我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對于這一點給予了高度重視,并在結合初中學生心理特點的基礎上,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而實現(xiàn)了“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這一目標。
1.利用“討論導入法”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討論導入法”是指教師在一節(jié)課剛開始的時候,就向學生提出一個具有討論意義的問題,讓學生針對此問題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等到學生的討論進行的熱火朝天的時候,教師則利用這個有利時機,實現(xiàn)新課的巧妙導入。
比如,在學習“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best?”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我就向學生提出了如下的問題:“Do You Like Animals?
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best?”接著就讓學生自由分組討論,分享彼此的看法。等到學生討論的差不多的時候,我就實施新課的導入:“同學們,你們剛才用漢語表達了自己對于小動物的喜愛之情,可是你們知道怎么運用英語來表達嗎?表達的過程中又需要使用哪些單詞和句型呢?下面老師就帶領你們一起來學習好嗎?”回應我的自然是響亮的“好”。
通過“討論導入法”,不但可以有效避免學生的注意力還沒完全從上一節(jié)課或者課間活動中調整過來的尷尬局面,而且還可以順利轉移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將全部的精力和興趣都集中到新課的知識上來,有利于高效率英語教學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2.利用“情景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情景教學法”是指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設置一個模擬的實際場景,讓學生在虛擬的實際情境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進而逐漸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
比如,在學習“I am your new neighbor”這部分知識時,我就在課堂上為學生精心布置了一個虛擬的生活場景,并要求學生根據(jù)平時鄰里之間可能會出現(xiàn)的談話內容以及溝通話題進行模擬對話的演練。這樣不但能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此項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更重要的是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英語實際運用的能力。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以此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對于沉悶的英語教學模式并不感冒,反而對靈活多變的課堂教學活動充滿著濃厚的興趣以及積極參與的強烈欲望。因此,作為英語教師,一定要重視課堂教學活動對于學生英語學習的必要性及重要作用,靈活選擇各種形式的課堂教學活動,以此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
我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會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教材的實際內容選擇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課堂教學活動。
在學習“What should we do to fight SARS?”這部分知識時,我就組織學生充分展開課堂討論,并結合自身生活中的日常行為習慣制訂相應的應對措施,實現(xiàn)“在討論中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認識”的目的;在學習“The Great Wall is a symbol of the Chinese nation”時,則組織學生結合教材內容寫出自己的讀后感,并舉行主題英語演講比賽;此外,英語詩歌朗誦、英語辯論會等都是我在英語課堂上靈活運用的課堂教學形式。這些都為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貢獻。
總之,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一定要想方設法進行教學方法上的創(chuàng)新,力求最大限度上激發(fā)學生學習初中英語的興趣,“寓教于樂”,努力實現(xiàn)“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英語教學效率”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王曾選.中學英語教學法[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87.
[2]曾智蘭.興趣,英語學習之源[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英語專輯),2006.
(作者單位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qū)圭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