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小學數(shù)學教育以其勢不可擋的魅力逐漸促進著教育的全面發(fā)展,其自身也具有深遠的發(fā)展意義。將從數(shù)學教師的角度簡單談談幾點思考。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教學;教學過程;思考
小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和超強的求知欲,但他們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特點,所以需要通過興趣培養(yǎng)和生動授課兼并的方式來吸引學生注意力。特別針對數(shù)學這門邏輯性比較強的學科,應多從思維出發(fā)來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理解,并把數(shù)學和實際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總結出幾點思考。
一、講解知識點要透徹
理論知識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基礎,有了扎實的基本功才能幫助學生思維的發(fā)散,從而在學習過程中舉一反三。教師在知識點講解的時候應該照顧到全班的所有學生,尋找適合學生思考模式的表達方式,使教學方式能夠被學生接受。比如學習三角形的性質,教師在解說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時,要避免用大人的思維模式簡單描述,而是要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用三輪車、飛機等學生常見或喜歡的東西來加以描述,有時甚至還可以組織學生玩疊牌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體會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
二、情感貫穿教學的始末
情感教育是教育教學的催化劑,只有加入“催化劑”,學校教育化學反應的速度和質量才會得以提高,也只有適合具體的教學情景、教學對象以及符合教學規(guī)律,教學方法才能夠真正得到學生的喜愛。教師首先應借助生動、流利的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在課堂中引入競爭機制,活躍課堂氣氛,引起學生興趣。最后再通過作業(yè)評語的方式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教師充滿愛心的教育是學習過程所需要的,不僅要表揚課堂上積極的學生,還要包容學生在交流中的失誤,和學生一起找到原因并鼓勵學生加以改正,避免他們的自尊心受到挫傷。
三、舉例要恰當
課堂舉例是活躍課堂氣氛的一種形式,教師所舉的例子精彩,而且符合小學生特定的心理要求,不僅可以使知識豐富起來,還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課堂變得更有效。如果舉例不當,就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四、行為、言語要合適
教師有“教書育人”的職責,在課堂上,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響到學生的行為。所以教師應時刻注意自己上課的行為言語,想想自己有沒有做不該做的事,有沒有打擊到學生的自信心等等。比如,學生上課玩手機是很影響上課質量的,所以學生上課是不能夠玩手機的,有的學校甚至禁止學生帶手機。而如果教師在上課時接電話,學生就會產生一種心理暗示,認為上課玩手機是理所當然的。
五、通過學生作業(yè)了解學生
課外作業(yè)作為課堂教學的延續(xù),是教學成敗的直接反饋,所以數(shù)學教師要對學生的課外作業(yè)認真地批改,并加以統(tǒng)計,分析其中普遍的錯誤和個別的錯誤,并做好記錄。普遍錯誤就證明學生課堂中學習得不扎實,可能是教師知識講解得不到位,需要對知識點進行鞏固和梳理,而個別錯誤可能是某個學生沒有掌握好,需要單獨輔導。
總之,教師要學會用教學理論來審視自己的課堂實踐,要把對自己的課后認識上升到理論的高度,然后認識、分析和總結。這樣才能把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把零散的教學活動串成完整的教學之鏈,成為名副其實的優(yōu)秀教師。
(作者單位 四川省阿壩州理縣雜谷腦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