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的壓力來自家庭、學校、自己本身,要給學生真正減負就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
關鍵詞:家庭;學校;壓力;自己
我們經(jīng)??梢钥吹竭@樣的場景:家長一邊背著學生的書包,一邊領著孩子向學??祚R加鞭地走去。每每看到這樣的場景,我們或許都會想:獨生子女多嬌嫩啊,父母是多么疼愛他們?。‘斘覀兏袊@他們是幸福的一代的時候,可曾想過這個書包有多重啊!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提了一下學生的書包,才真正了解了其實學生真得不容易!
“減負”,一個國家提倡、學生企盼的詞語,它僅僅是個詞語嗎?它的背后有多少的不為人知,有多少的辛酸淚水,又承載著多少的希望啊!當看到“減負”背后這些的附屬詞時,很多人會驚訝,為什么?
減負,減輕負擔,學生的負擔是什么,僅僅是那厚厚的課本,重重的書包嗎?不是的,是積在學生心里的巨大壓力,而這些壓力又從何而來呢?來源于家庭,來源于學校,也來源于整個社會和學生自己。
一、家庭的壓力
1.孩子是家長的希望
經(jīng)常聽家長說:“我的夢想沒有實現(xiàn),而我唯有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讓他去完成。”所以孩子就承載起了父輩的希望,孩子們往往在一種父輩寄托的思想下承載著一種心靈上和情感上的寄托,父母也總是在孩子面前訴說著自己的夢想,似乎在日常生活中變?yōu)榱艘环N再普通不過的習慣,父母會告訴自己沒有實現(xiàn)的失望,并且嘗試著鼓勵孩子去完成自己曾經(jīng)沒有去完成的夢想,殊不知,這個夢想是不是孩子的夢想,于是就成了對孩子的一種強加的希望,久而久之,就給了孩子很大的壓力。
2.孩子的未來,我要負責
我們還經(jīng)常聽家長這樣說:“我不能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啊,大自然的法則:“優(yōu)勝劣汰!”所以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落在后面,擔心的結果就是:孩子在幼兒園就嘗試著各種興趣班;小學則開始瘋狂得進入形形色色的補習班,而現(xiàn)在的補習班也是種類繁多,如,“基礎班”“強化班”“先修班”……家長看著別人的孩子上,自己就緊張,自己緊張,孩子就跟著去上輔導班。家長甚至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否有這個必要,他們心中的信念就是“孩子要考個好成績,上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并諄諄教誨著自己的孩子,想要一個美好的未來就必須好好學習,讓孩子有美好的未來則是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就因為家長的這種責任,給了孩子巨大的壓力。
3.家長對“素質教育”歪曲的理解
現(xiàn)在國家提倡“素質教育”,讓學生能夠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于是乎家長就開始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班,要讓孩子琴、棋、書、畫都得會,孩子的周末就開始了這樣的生活:從這個班出來,又踏進了另一個門。甚至可以看到孩子們?nèi)嘀劬Ρ桓改竿现?,一副無辜可憐的表情!這些難道不是孩子們額外的負擔嗎?
二、學校的壓力
學校是學生學習的樂園,可是這樣的樂園,也帶給了學生許多的負擔。在我曾做過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校也會產(chǎn)生害怕,這種害怕,就是學生的壓力。學校壓力的產(chǎn)生往往會對學生自身產(chǎn)生一種無謂的抗拒心理,學生的這種厭煩情緒會造成對學習的不積極,不愛學習的情緒產(chǎn)生,最終會造成學生成績不理想,家長的無盡怨言!
1.遲到
學生早上的快馬加鞭就是為了不遲到,所以學生最害怕的就是堵車,一旦堵車遲到,就會受到老師的批評甚至是請家長,這就給了學生負擔。按時上課,這是一種原則問題,一方面會要求學生從小培養(yǎng)守時的良好習慣,另一方面也會要求學生遵守規(guī)定,做一名守時遵守規(guī)則的好學生。但是在學生努力做到不遲到的問題上,教師要時刻關心學生,針對于班中遲到的學生進行深入的調查,給予一種關心和關愛,讓學生不能有害怕和厭學的情緒,做一個真正了解學生,體會學生的好老師!學生和老師的相互配合才能實現(xiàn)課堂和學習的互贏。
2.考試成績
學生最害怕的就是考試成績公布的一天,考得好,萬事大吉,考得差,就得受到老師的批評,回家說不定還要來一頓“皮帶炒肉”這種責罵和挨打就是學生最大的壓力。測驗對于本學期短時間內(nèi)考查學生知識程度的掌握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學習不太好的地方,教師需要總結知識,學生需要充實這段知識,然而并不以成績?nèi)∪?,去判斷學生有沒有好好學習!教師和家長要相互配合辯證地對待學生的學習成績。
3.作業(yè)
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往往會要求學生買些輔導書或者卷子,讓學生做,有的學生作業(yè)往往寫到十點以后,學生不要說玩了,甚至連吃飯都像打仗一樣!國家倡導了“減負”學校要求教師不要留過多的作業(yè),但是家長又害怕自己的學生掉隊,于是家長給學生留起了家庭作業(yè),這都增加了學生的學業(yè)負擔。
三、學生自己給自己的壓力
現(xiàn)在的學生一代比一代聰明,可是一代比一代早熟,他們接觸的事物增多,看到的現(xiàn)象過多,多種渠道的信息來源充斥了他們的生活,導致他們的思想也變得越來越復雜,這無疑就給自己小小的心臟和頭腦增加了負擔和壓力。
1.攀比心理
學生的生活越來越好,可是他們的攀比心理也越來越重,無論是吃、穿、用,還是學習成績、各種技能,都在攀比,這無疑扭曲了學生正常的心理,讓他們超負荷了。
2.害怕心理
學生被家長和教師嚴格要求著,高標準的要求使他們害怕,他們害怕達不到要求要挨罵、要挨打,害怕的心理侵蝕著學生脆弱的心理,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
社會看到了學生身上的壓力太大,所以一再要求“減負、減負”,但是“減負”不是個口號,它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讓學生輕松地上好課,不會害怕自己考不好;它需要家長積極的配合,不要讓學生的周末比上學還辛苦,不要讓好不容易減輕的書包又重起來;它更需要學生自己能夠消化,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社會的大力支持,持續(xù)關注。
(作者單位 蘭州鐵路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