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羅貫中改塑歷史原型人物林沖性格的成功經(jīng)驗及引發(fā)出的美學問題*

    2013-04-12 16:20:18李永祜
    菏澤學院學報 2013年3期
    關鍵詞:羅貫中林沖水滸傳

    李永祜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北京100872)

    在我國古代四大名著的作者中,羅貫中是唯一成為《三國志演義》、《水滸傳》兩部作品作者的杰出的作家。他在作品中表現(xiàn)出具有深邃的思想境界和非凡的藝術創(chuàng)新能力,這在作品主旨的確定、結(jié)構(gòu)的安排、人物的設置和塑造、情節(jié)的提煉、藝術高潮的營造等各個方面都顯示了出來。本文擬就近日新發(fā)現(xiàn)的《水滸傳》中林沖的歷史原型人物性格經(jīng)羅貫中的改塑,顯示出其善于由平凡出新奇的藝術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由此而引發(fā)出的民族審美觀念問題,談一點看法。

    熟讀《水滸傳》的人,都會有這樣的印象:書中許多人物的性格往往與其外貌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例如書中描寫:魯莽蠻橫、性烈如火的李逵身軀黑凜、毛發(fā)倒豎、怪眼圓睜;熱血俠腸、豪爽急躁的魯智深粗壯胖大、胡須滿腮;平易隨和、廣結(jié)友朋的小旋風柴進龍眉鳳目、皓齒朱唇、三牙掩口髭須;聰明伶俐、心思細密的燕青腰細膀闊、唇如涂脂、睛若點漆、三牙掩口細須;而寬厚善良、豁達大度、志存高遠的宋江則是唇方口正、額闊頂平、天倉飽滿;行事光明正大、通情達理、能文斗善武斗、敢作敢當?shù)奈渌蓜t是身軀凜凜、相貌堂堂、眼射寒星、眉如刷漆……這些描寫顯示出,凡是性格比較粗魯?shù)娜宋镔x予他粗獷的外貌;凡是比較細致、精明的人物則賦予其文雅或英武的儀表。我們姑且將這種塑造人物的方法簡單地稱之為粗人粗貌、細人細貌。這種將性格與外貌聯(lián)系在一起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是古代說話藝人塑造人物類型化觀念的反映,它自有其優(yōu)長和局限之處,但這是一個重大而又比較復雜的理論問題,此處不擬深論?,F(xiàn)在要談的是,為什么這一塑造人物的方法在林沖的身上出現(xiàn)了背離的現(xiàn)象。

    林沖出場時作品描寫他的外貌是“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八尺長短身材”。眾所周知,有這副相同外貌的是羅貫中的另一作品《三國志通俗演義》中的張飛,而張飛是個性格急躁莽撞之人。但同樣外貌的林沖待人接物平和文雅、通情達理;對娘子和睦相處、體貼溫存,在日常的生活中毫無暴烈急躁之處,卻給了他這樣一副粗獷的外貌,這就違背了細人細貌的觀念和方法,使林沖這一人物出現(xiàn)了形神背離。多年來我百思而不得其解。我曾猜測過:《水滸傳》的作者是否原擬將林沖塑造成一粗人,其后又改變了主意卻未對外貌作相應的改變而留下了瑕疵?或者原擬將林沖塑造成一細人,卻受《宣和遺事》林沖有“豹子頭”之綽號的束縛礙難更改而留下了痕跡?近日閱讀北宋末抗金名將宗澤的文集發(fā)現(xiàn)了一則史料,才使我對此問題恍然大悟。在宗澤的《宗忠簡集》卷七《遺事》中,有宗澤的女婿余翱為宗澤寫的“行狀”(即傳記)稱,在靖康元年(1126)宗澤任“河北義兵都總管”時:

    有招安強寇號第十三將首令(領)者,恣橫兇暴,馳騁市肆間,公命斬之。

    據(jù)史料記載,宋江的部下楊志,在宋江死后代替宋江為征遼先鋒,被當時人稱為“招安巨寇”(見宋徐華《三朝北盟會編》卷四十七轉(zhuǎn)引《靖康小雅》)。此人既然也被稱為“招安強寇”,而且其活動的時間與楊志及另一被稱“宋江之黨”的史斌(進)在同一時期(見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十八),則此人必是宋江部下無疑;同時,此人既號“第十三將”,而且性格“恣橫兇暴”,正與具有史料真實價值的《宣和遺事》中的宋江部下三十六將之第十三將、被同伙或當時群眾冠以兇猛動物綽號“豹子頭”的林沖相合,則此人必是林沖無疑。這條史料與《宣和遺事》的名單相互印證,證實此“恣橫兇暴”的第十三將就是小說中的林沖的歷史人物原型。至此我們也就完全明白,原來歷史人物原型的林沖其本身就是一兇橫的粗人。從南宋初到元代幾代說話藝人和《水滸傳》的初創(chuàng)者、奠基者施耐庵都尊重原型人物的外貌和性格,將林沖描寫成粗人粗貌式的人物。首次將林沖性格作出改變的,是《水滸傳》的第二作者羅貫中。羅貫中在尊重前人創(chuàng)作成就的基礎上,通過將開篇改為“亂自上作”和終篇改為悲劇結(jié)局,從總體上將施耐庵的初創(chuàng)本主要歌頌英雄聚義和建功立業(yè)這一單一思想傾向,改鑄成歌頌英雄業(yè)績和暴露、批判封建最高統(tǒng)治者黑暗、腐敗兩種傾向相輔相成、融合為一的基本傾向,極大地提高了作品的思想意義和社會認識價值。羅貫中改變林沖的性格,是他將開篇改作“亂自上作”大手筆中最為閃光的一筆。試想:一個暴烈魯莽的林沖,他怎能忍氣吞聲承受高俅父子及其爪牙幫兇三番五次的凌辱迫害呢?這樣的林沖,事情乍起時他就會暴跳如雷地與高俅父子拼死血戰(zhàn),直殺得同歸于盡,或個人被擒捉處死。這樣的作為,壯烈倒是壯烈,然而也就沒有了高俅父子等迫害凌辱的罪惡、林沖忍辱負重的痛苦及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血淚悲劇;當然也就不可能出現(xiàn)被后世揭示出的“亂自上作”的主旨和概括出的“官逼民反”的社會性口號,則作品的思想和認識價值將大大降低,乃是不言而喻的。

    對社會認識獨具只眼、藝術上善于獨辟蹊徑的羅貫中,毅然將林沖改塑成一個以平和、沉穩(wěn)為性格基調(diào)的人物。他對待親屬細致周到,對友朋、鄰舍寬厚達理;對強暴勢力既有英雄敢于反抗的一面,又有在做人底線之內(nèi)忍氣吞聲的一面。性格出戲。林沖妻子一再遭受調(diào)戲侮辱、林沖本人遭受陸謙的騙局、公差的虐待、野豬林的謀害、火燒草料場的毒計以及林沖最后挺身反抗、手刃仇敵等等,這都是林沖的基本性格在高俅父子等強暴勢力步步緊逼、變本加厲的迫害、打擊中激發(fā)出的一幕幕血淚悲劇。哀其不幸、痛其不爭,進而怒其不武,是我國自古以來恒有的同情弱者的民族心理,羅貫中是深諳此中奧秘的。他越是寫林沖在強暴兇橫面前軟弱屈辱,就越是在觸動民族心理那根敏感神經(jīng),就越能激發(fā)人們對林沖的哀傷、憐憫,同時也就越能激起人們對強暴勢力的憤怒,因而當林沖奮起反抗,對仇敵斬頭瀝血時,人們又感到大快人心,大舒胸中不平之氣!當然,羅貫中對林沖性格的改塑,其視角不僅限于從社會和民族心理方面著眼,還包含映襯對比的藝術構(gòu)思在內(nèi)。羅貫中將無畏無懼、敢怒敢打的魯智深與不到最后關頭總是對強暴迫害逆來順受、隱忍軟弱的林沖的遭遇和命運糾結(jié)在一起,他們一急躁一沉著,一火暴一隱忍,相互對照,相映成輝,更加顯示出各自鮮明的個性。顯然,羅貫中在雕塑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和營造動人心弦的藝術效果上是一位成功的高手,他的藝術構(gòu)思在宏觀、微觀上都勇于創(chuàng)新的經(jīng)驗,值得我們今人認真研究和借鑒。

    但是,羅貫中或許是將前輩對林沖外貌定型化的描寫奉為不應打破的成規(guī),他只是改塑了林沖的性格基調(diào),卻仍保留了“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這樣的外貌,結(jié)果就出現(xiàn)了細人粗貌背離的現(xiàn)象。一般的讀者對此往往忽略了過去,細心的讀者總會因這種形神相背的現(xiàn)象而產(chǎn)生不協(xié)調(diào)、不順心的感覺。有此感覺的不獨今人,古人亦然。古人雖然沒有對此現(xiàn)象從理論上去進行分析,然而卻從藝術實踐上解決了這個問題。早在四百多年前的明代嘉靖年間,戲曲家李開先在其傳奇劇作《寶劍記》中就將林沖的外貌作了改變。李開先一方面沿著羅貫中改塑性格基調(diào)的路子,增寫林沖幼讀儒典兵書,滿腹文才,兼善武功,一派儒雅氣度;另方面又將林沖的角色定位為“生”,而對“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之類的外貌描寫全然甩掉。按照明傳奇的體例,劇本的角色分為生、旦、凈、末、丑這幾類。哪個人物屬哪種角色,是劇本作者根據(jù)人物的性別、年齡、外貌、性格、人品、社會地位等多重因素綜合確定的。李開先既將林沖定為生,則林沖的扮相必然是端正、清秀、儀表堂堂,使細人與細貌相合為一體。此后,同時代人陳與郊搬演林沖故事的傳奇《靈寶刀》亦沿襲《寶刀記》的先例,將林沖定為生角。至近代,昆曲《林沖夜奔》的劇情、人物的性格和扮相,是由《寶劍記》一脈相承而來,廣大觀眾都目睹了形神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的林沖的豐采。同樣,近百年來在京劇、地方戲和電影、電視劇中,林沖無一例外地都是以一副清秀、儒雅的形象出現(xiàn),從無人依據(jù)《水滸傳》的描寫對此提出異議;相反,如果有影劇作品果真將林沖妝扮成一副豹頭環(huán)眼、須發(fā)倒豎的面貌,觀眾的質(zhì)疑、責難將會接踵而來。

    林沖的性格由羅貫中的率先改塑,到李開先開細人細貌結(jié)為一體的先河,以及在歷代藝人的藝術實踐中不斷豐富,以細人細貌為特征的林沖的形象已經(jīng)完全定型化??梢哉f,在這幾百年的長期歷程中,作家和廣大讀者、觀眾都是林沖性格、形象改塑的創(chuàng)造者和促進者,因而林沖此一形神統(tǒng)一的形象,應當看作是一種群眾性、歷史性的審美選擇。當然,時至今日,人們未必再拘泥于粗人必定粗貌,但人們對具有正直、善良等優(yōu)秀品質(zhì)的正派人物,仍然不能接受其有一副粗丑甚至兇橫的外貌,仍然執(zhí)著于形神統(tǒng)一的觀念,這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由此可見,形神統(tǒng)一,這是我國具有民族特征的審美觀念中的核心因素,它恒久常新,盡管它現(xiàn)在已出現(xiàn)了細微的變化。

    猜你喜歡
    羅貫中林沖水滸傳
    三國演義(六)捉放曹
    三國演義(二)亂世出英雄
    智海急流
    讀《水滸傳》,看北宋社會風俗
    金橋(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38
    真正的好漢——讀《水滸傳》有感
    林沖的世界 一直在下雪
    讀者(2019年9期)2019-04-17 01:56:02
    試論《水滸傳》的道教思想
    聰明的羅貫中
    羅貫中與施耐庵(下)
    試論林沖的忍與狠
    語文學刊(2014年3期)2014-08-15 00:50:27
    桃园县| 且末县| 舟山市| 晋江市| 焉耆| 吉安市| 大关县| 涪陵区| 平江县| 阿坝县| 驻马店市| 平陆县| 密山市| 博客| 安泽县| 和田县| 金寨县| 亚东县| 九龙坡区| 扎鲁特旗| 新巴尔虎右旗| 乃东县| 昔阳县| 稻城县| 株洲市| 大同县| 肃南| 库尔勒市| 双柏县| 彝良县| 重庆市| 宜兴市| 深水埗区| 华蓥市| 扬中市| 伊吾县| 庆阳市| 天水市| 会宁县| 陵川县| 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