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升 李平
·臨床研究·
丙泊酚聯(lián)合芬太尼用于氣管插管術前療效比較
郭建升 李平
氣管插管術;躁動;丙泊酚;成功率;效果
氣管插管[1]是將一特制的氣管內導管經聲門置入氣管的技術。能為氣道通暢、通氣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誤吸等提供最佳條件。臨床中,重度頭胸外傷患者多需迅速有效的氣管插管進行搶救,但因缺氧、疼痛等導致患者躁動,延誤插管搶救時機,同時也增加了患者意外傷害的風險。鎮(zhèn)靜鎮(zhèn)痛應用于氣管插管前,能減少患者的躁動和抵抗。合理的鎮(zhèn)靜鎮(zhèn)痛為躁動患者提供良好的插管條件。本研究探討在不用肌松藥前提下,
丙泊酚與芬太尼聯(lián)合用于插管搶救之前,與安定對比,為臨床工作提供一些有益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120例鼻導管吸氧(4 L/min)條件下血氧飽和度(SaO2)<90%、動脈血氧分壓(PaO2)<60 mm Hg(1 mm Hg= 0.133 kPa)、需要氣管插管的重度頭胸部損傷的躁動患者(既往無長期應用鎮(zhèn)靜藥物的健康患者),不包括呼吸暫停者,2組患者均有經過專門培訓的同等插管水平的醫(yī)師插管。其中頭部外傷82例,胸部外傷38例,男79例,女41例;年齡19~60歲,平均年齡(32±3)歲。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60例。2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操作方法:盡早評估病情需氣管插管的必要性,擺好體位,清理呼吸道,準備氣管插管物品,1名護士監(jiān)測生命體征,遵醫(yī)囑靜脈注射藥物常用量,對照組靜脈注射安定10 mg(靜脈推注藥物時間不少于2 min),試驗組靜脈注射丙泊酚2 mg/kg(靜推藥物每10秒不超過40 mg)聯(lián)合芬太尼2 μg/kg,2組藥物靜脈推注完畢后立即按氣管插管步驟[2]插管。(2)注意事項:靜脈推注藥物過快可致呼吸抑制甚至呼吸停止而影響實驗效果。對插管成功率和插管時間長短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1.0統(tǒng)計軟件,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用藥后成功率比較 試驗組成功率高于對照組(χ2= 4.821,P<0.05)。見表1。
表1 2組用藥后氣管插管成功率 n=60,例(%)
2.2 2組用藥后所需時間比較 試驗所需時間低于對照組(χ2=4.130,P<0.05)。見表2。
表2 2組用藥后所需時間比較 例(%)
重度腦外傷患者由于顱內壓急劇增高,表現(xiàn)為神志不清、煩躁不安等,氣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暢,控制呼吸,減輕腦缺氧及腦水腫,避免誤吸,是救治顱腦損傷的先決條件;胸部嚴重損傷患者如合并雙側多發(fā)肋骨骨折、血氣胸、肺挫傷等,其血氧飽和度不能穩(wěn)定維持,表現(xiàn)出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征象,多需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
躁動患者可導致腦耗氧量的增加、血壓劇升、腦壓增高、顱內再次出血、呼吸道易被分泌物及血液堵塞,導致進行性低氧血癥及呼吸困難,甚至出現(xiàn)呼吸衰竭及酸堿失衡,保持氣道通暢是搶救所有重危患者的首要措施,目前臨床上基本選擇了氣管內插管這一快捷而又安全的方法,為緊急建立人工氣道的首選方法[3],對于治療中必須氣管切開的患者,先行氣管插管再切開可提高操作中的可控性,減少并發(fā)癥。及時氣管插管,能有效提高搶救成功率[4],為挽救患者生命贏得寶貴時間。
1 吳在德,吳肇漢主編.外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76.
2 王春亭,王可富主編.現(xiàn)代重癥搶救技術.第1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151.
3 方偉敏,陳曉平.氣管插管時機對心肺復蘇的影響.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03,12:336-337.
4 金少君,馬毅君.早期氣管插管對中重度顱腦損傷患者預后的影響.中國基層醫(yī)藥,2011,18:814-815.
R 459.7
A
1002-7386(2012)17-2645-02
10.3969/j.issn.1002-7386.2012.17.049
063600 河北省樂亭縣醫(yī)院
氣管插管要求迅速及時,操作一般不應超過30~40 s。缺氧與疼痛引起躁動可延誤甚至插管失敗,若應用肌松劑,雖然插管極易成功,但在肌松不完全期間,加壓給氧困難,且可能導致誤吸,延誤插管或插管失敗,易導致插管期嚴重缺氧和CO2蓄積,并繼發(fā)心室纖顫或心跳驟停。因此非肌松條件下鎮(zhèn)靜鎮(zhèn)痛藥物聯(lián)合應用在躁動患者氣管插管前的應用,使插管順利完成,有其較好的應用價值。
本研究試驗中,試驗組與對照組插管成功例數(shù)分別為59及53例;插管成功者中,插管所需時間40 s內的例數(shù)分別為56及44例,表明丙泊酚聯(lián)合芬太尼在用于需緊急氣管插管并躁動的頭胸外傷患者中,插管成功率高,所需時間短。以往在躁動患者氣管插管前常用安定鎮(zhèn)靜,但鎮(zhèn)靜效果不理想,氣管插管過程中患者往往嘔吐、屏氣、嗆咳等咽喉部反射和抵抗,無法順利盡快完成插管,延誤搶救最佳時機,且易使插管動作造成口腔黏膜破損等損傷。丙泊酚鎮(zhèn)靜效果較好,起效快,可降低腦血流量、顱內壓和腦代謝率,并能抑制咽喉反射,很少發(fā)生喉痙攣,并使下頜松弛,有利于插管,但鎮(zhèn)痛作用很微弱,通常配合使用鎮(zhèn)痛藥。芬太尼適用于各疼痛的鎮(zhèn)痛,靜脈推注后立即起效,能夠增加迷走神經張力,阻斷插管時黏膜損傷和喉部刺激的傳入沖動,減少插管時的心血管反應。丙泊酚聯(lián)合芬太尼鎮(zhèn)靜鎮(zhèn)痛,咽部反射減弱并使下頜松弛,減少疼痛刺激,在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縮短插管操作時間等方面顯示其優(yōu)越性。
2012-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