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炳建
摘要:情感因素影響著學習者的學習成就、學習結果。在此之前,人們總是追求有效的教學方法,從語法翻譯法到交際法和任務型語言教學法。如今,人們也開始關注情感過濾教學,并采納相關措施運用于中學英語教學,積極發(fā)揮其在教學中的作用。本文分析學習者的情感因素,尋找情感因素在中學英語教學中使用的合理措施。
關鍵詞:情感因素;措施;中學英語教學
現(xiàn)在的中學教學倡導一種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英語教學也無例外。然而在實際的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會發(fā)現(xiàn)他們所貫徹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并沒有恰如其分地發(fā)揮出來,有些學生上課還是被動的,成績提高也并明顯。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何在呢?
傳統(tǒng)教育強調(diào)了學習主體的親歷性、自主性和方法性;強調(diào)了知識經(jīng)驗、道德倫理的普遍接受和共同感受,忽視了個體體驗、感受的差異性。因此,中學英語教學中有一種傾向,教師一般視傳授知識、解決疑難為天職,而對情感因素在教學中的作用往往估計不足或并沒有真正重視。對英語學習成績不佳者常采用多聽、多說、多讀、多練等強化訓練的方式或批評懲罰等消極的手段,很少考慮情感因素對學習者的影響。
而新《英語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方面增加了情感策略和文化方面的要求。這說明了英語學習策略上情感策略的重要性。
如何使情感因素在英語教學中發(fā)揮作用呢?筆者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英語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情感,消除抑制消極情感
英語教學要成功,教師必須首先對自己的情感給予科學的控制,要把情感信息和情感反饋,積極情感的產(chǎn)生和消極情感的抑制和消退納入自己的控制之中。
(一)要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
興趣是人們積極探索某種事物進行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學習興趣又叫求知欲,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學習興趣,便能產(chǎn)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情感,一旦學生對某個科學產(chǎn)生強烈而穩(wěn)定的興趣后,就會把這門學科作為自己的主攻目標,從而產(chǎn)生克服困難的勇氣,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反之,學生如失去了學習興趣,學習就不再是一件快樂的事,而成了一個沉重的包袱。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積極情感,必須不斷創(chuàng)造能使學生產(chǎn)生濃厚學習興趣的條件、環(huán)境和氣氛。
1.明確學習目的,在知識運用中增強學習興趣
中學生年齡小,閱歷少,對學英語的目的往往不十分明確,他們把英語課只當作升學中要通過的一個考試科目,對難記的單詞語法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學生對英語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除了講清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外,還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和情景使學生盡可能多地運用英語,讓學生在運用中嘗到樂趣,如開展一些情景對話,課堂上組織一些英語游戲,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或第二堂課,如朗頌、唱歌、講故事。
2.要善于創(chuàng)造誘發(fā)學習英語的興趣的環(huán)境
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輕松愉快的這習氛圍使學生以愉快的心境學習,思考并獲得知識,首先要讓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親切感,教學是師生雙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師生關系直接制約著學生情感,影響學生的認知活動。一般說來,學生對某位老師如產(chǎn)生了畏懼、厭煩,那么容易失去對他所教學科的興趣。反之,如學生敬慕喜歡某個老師,課堂氣氛就顯得輕松活躍,學習興趣也會油然而生。因此教師要重視感情投資,不要總是板著一副而孔,以權威的形象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而要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向?qū)W生傳遞親切,信任的積極感情,使學生能夠在和諧的氣氛中大膽,主動地學習英語。
3.不斷變換教學形式,保持學生興趣
一種美味長期反復食用會讓人倒胃口,同理一種好的教學形式一層不變地機械重復使用,也會使學生產(chǎn)生厭煩情緒。從生理上講,中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時期,再好的教學形式簡單重復太多也會減低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因此,中學英語教學也要根據(jù)學生好奇、好動、好玩、好勝等特點和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采用多種形式教學,如游戲講故事,角色表演和猜迷語等等。
二、要使學生有經(jīng)常的成就動機
認知心理學認為,成就動機是一種努力克服障礙,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完成某項任務的愿望或趨勢。成就動機是英語學習中非常寶貴的情感因素,它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應不斷為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更多地嘗到成功的喜悅。成功與否并無絕對標準,好的考試成績是成功,正確回答了老師的提問也是成功。一些點滴細微的成績均可視為成功。這種成功引起的滿足和興奮可以產(chǎn)生繼續(xù)得到滿足的需要,一次成功的體驗又能推動第二次成功,多次的成功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為英語教學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1.理解、尊重學生的感情
學生一般都非??粗乩蠋煂λ麄兊膽B(tài)度,因此,老師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遷怒,不急躁,切忌武斷專橫和使用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語言、方法和手段。教學中應以表揚為主,不當眾點名批評學生,尤其對差生不僅不能歧視,而且要特別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對他們提出的合理要求,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得到滿足,獲得成功,并讓這種成功為眾所周知的事情,以利于鼓起他們的學習熱情。
2.科學地對待學生在學習中所犯的錯誤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犯各式各樣的語法、詞語、拼寫等錯誤,教師對學生的錯誤如果處理不當就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英語教學中,教師在糾錯時要特別講究藝術和策略。有些錯誤不必糾正,如學生在回答教師提問時因緊張而產(chǎn)生的口誤,或因馬虎而出現(xiàn)的錯誤,教師應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尤其不要打斷學生的思路以致加劇其緊張程度。有些知識性錯誤是由于不熟悉造成的,教師可稍加提示,學生自己改正。對于糾錯,教師千萬不要諷刺挖苦,避免學生產(chǎn)生受挫、失敗等消極感情。
3.避免考試使部分差生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消極情感
考試是英語教學普遍采用的一種形式,不少教師只重視考試結果而忽視學習過程,考試后常常由高分到低分將學生依次排隊或是張榜公布,或在家長會上宣讀。這樣做的結果是只有少數(shù)名列前茅的學生可以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而大部分學生只能去品償失敗的滋味,尤其是排在后邊的學生大都不會因為公布成績而努力學習,相反,過多的消極情感刺激會使他們失去學習興趣,甚至自暴自棄。筆者認為學生考試成績不宜公布,但可以宣布少數(shù)考得好的和有進步的學生名單,考得差的學生成績只能通知本人。同時,教師要幫助他們進行科學的歸因,找出不足,鼓勵并幫助他們迎頭趕上。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積極地情感態(tài)度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情感態(tài)度是語言運用的血脈,形成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是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高中英語教學而言,培養(yǎng)學生積極地情感態(tài)度,更是提高學生英語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所在。將學生視為有思想,有情感的個體,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重新審視自己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和地位,使我們每一個英語教師忽視的任務。